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缩句     
项玲华 《辅导员》2010,(21):19-20
所谓缩句,一般地说,就是把一个复杂句子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去掉,留下主要成分,即主干。如把“英勇的红军狠狠地打击凶恶的敌人”缩成“红军打击敌人”,使其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原则应为:一是不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来句子结构;三是缩成后的句子仍然是句子,是简明地表达原句主要意思的完整的句子。  相似文献   

2.
谈谈缩句     
谈谈缩句○严陵显(泰和县禾市镇中心小学)所谓缩句,一般地来说,就是把一个复杂句子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去掉,留下主要成分,即主干。如“英勇的红军狠狠地打击凶恶的敌人”缩成“红军打击敌人”,使其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原则:一是不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二是不...  相似文献   

3.
所谓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保留句子中的基本成分,即通常所说的去掉句子的枝叶,保留句子的主干。例如:“齐威王洋洋自得地夸耀自己的马”缩成“齐威王夸耀马”,使原句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作用很大:一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句子的内涵,二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帮助学生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在缩句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有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成后仍然是句子。上例缩成“齐威王夸耀马”后,意思、结构不变,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一个标准 “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单句)压缩成为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这是一个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的缩句的标准。但是,如何把握这个标准,在具体操作中有时则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这一标准,其有三点必须明确:1.小学生进行缩句,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2.缩句要去掉的必须是句子的修饰、限制的词语,而不能删去句子的主干。3.压缩成的句子必须与原句的意思基本相同,保持…  相似文献   

5.
缩句杂谈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句子练习中,缩句是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考试命题也往往有这方面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缩句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句子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意思。 关于缩句,各种小语复习资料都有论述,一些语文报刊也偶有涉及。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缩句是给一个复杂的句子(单句)去掉附加成分,留下主要成分,使之成为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最简句。但是如何把握这个标准,在具体操作时则认识各异,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舛误颇多。试看几个见诸报刊或复习资料上的缩句的例子: 1.我最爱家乡的那条弯弯的小河。 缩成:我最爱的小河。 2.风猛烈地摇着路旁的白桦树。 缩成:风摇着树。 3.住在长江两岸的人们都爱吃鲜美的鱼。 缩成:人们吃鱼。 4.妹妹的脸红得好像熟透了的苹果。  相似文献   

6.
缩句的技巧     
徐丽华 《青少年日记》2009,(1):64-66,31
缩句就是把具体、生动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但不能改变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 1、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缩句训练,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理解与归纳长句意思的能力,但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有些句子就显得棘手——难以把握最简要求。试以实例。略陈管见。以利商榷。一、简缩句正确与否的原则根据训练目标,笔者认为,正确的简缩句必须符合下列三个原则:一、结构要完整;二、意思不变;三、句意要简明(下简称三原则)。否则,不能算对。二、该删去的尽量删去缩句,顾名思义,是对句子的简缩,因而原句中的附加成份,只要不影响句子意思,都该删去。请看  相似文献   

8.
贾相忠 《青少年日记》2009,(9):65-66,51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也可以形象地说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合适的修饰语、附加成分,即在一个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进行修饰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扩句与缩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自己扩充和紧缩的句子正确与否,心中无把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试行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互逆关系来检验其正误的方法,效果很好。如:扩充句子“王明打扫教室”。学生把这一句扩充为“我和王明一起认真地打扫六年级教室内外”,认为只要添加了与原句有关的词语就行了。我们引导他们将所扩充的句子再进行紧缩,结果紧缩成“我和王明打扫教室内外”,这样的句子与原来句子的意思不一样了。通过对比,他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扩句不能乱加  相似文献   

10.
施秀山 《现代语文》2011,(11):156-156
一、概念阐述 重组句子,就是按题目提出的要求,对所给句子重新组合,即改变语言的组合形式,但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一般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在不遗漏原句信息的情况下,由于陈述对象的改变,往往会导致原句中施动者与受动者在充当句子成分时的角色互换,或句中因果关系的倒置,  相似文献   

11.
缩句,就是把具体、生动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但不能改变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缩句不等于抓句子的主、谓、宾。  相似文献   

12.
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让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一、指导低年级学生通过理解字词读懂句子阅读从读句开始。读懂课文中的句子的前提是认识完整的句子。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以句号为标志。教师要训练低级学生用单坚线画出句子。读懂句子的关键是学会抓句子的主要成分,尤其是较长的句子,可采取缩句的办法来理解。学生不懂句子成分,教师要化难为易,逐步引导。如这样提问:“哪位小朋友能最简短地告诉老师,这句话讲了‘谁,怎么样?’(或‘什么,怎么样?’)”学生回答对了,就抓住了主要成分。可反…  相似文献   

13.
缩句,就是缩简句子里的附加成分,保留基本成分,则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如果学生善于缩句,在阅读时就能理清句子的结构,准确地理解句子的主要内容;在写作时就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把话写得简洁。缩句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区分主次。现行的统编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编排了如下几种形式的缩句练习。第一种形式:照样子,缩写下面的句子。例:蓝蓝的天上飘着五颜六色的降落伞。天上飘着降落伞。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里,句子的成分是不做详细学习的,所以修改病旬就有明显的局限。在教学中的修改病句,我一般要求学生缩句。缩句的日的是看句子是否完整,看词语是否恰当,看句子的意思是否矛盾。  相似文献   

15.
缩句扩句是句子训练,主要在中年级进行。缩句,知道一句话主要的意思,体会什么是完整的句子,训练思维的概括性。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项训练着重在段、篇中进行,如概括段落大意,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等。在句的训练中也有体现,就是缩句。如“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缩为“大尾巴翘着”,就是排除了句子次要部分的概括。扩句,学习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训练思维的具体性。这项训练,从低年级补充词语开始培  相似文献   

16.
在练习缩句时,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缩句,经常练习缩句有什么好处,再就是看看用什么方法缩句。把一个句子缩减去修辞或限制的词语,留下最基本的主干部分,叫缩句。经常练习缩写句子,能使我们一下就抓住句子的基本意思,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这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今后的语法学习都有好处。下面结合实例,谈谈缩句的方法。一、逐步缩减法。这种方法是把句子中修辞的词语逐步缩减,直到缩减到最简程度,留下主干为止。例如:红红的太阳从海平面上慢慢地升起来。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来。太阳升起来。第一句“红红的”和“慢慢地”是修辞、限…  相似文献   

17.
句子复位是将语段中抽出的某个句子归复原位的一种题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复位;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的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定位选句”和“定句选位”的解题方法基本一致。限于篇幅,这里只用“定位选句”题型的例子来说明其解题方法和技巧。“定位选句”主要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考虑选择句子。内容包括所选的句子的意思和上下文的意思是否吻合;所选的句子和上下文是否有相同的语境。形式包括所选的句子在句式、句子的语气、陈述的对象等方面是否和上下文一致。具体论述如下:1.选句和原文意思要吻合。例①利民饭庄和新风小吃店为元宵节特别制作“迷你”小元宵,__________,好吃、好煮、好熟。A.口味独特,价格合理B.每50克竟有五六个C.真正“利民”树“新风”D.随到随卖,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8.
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基础,不少课文后面安排了“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的练习题。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你们想错了”》课后第二题: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带点的词语。 “‘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淡淡地说。” 类似这样的句子,其意思本身就较明白,怎么还要求理解它的意思呢?究竟怎样理解?怎样表达? 一、让学生明确句义和含义的异同。句子的意思,就是指句子表面的意思,如同词语的本义;句子的含义,就是指蕴含在句子里面,没有说出来的思想,没有说出来的感情,如同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方志敏淡淡地说”的表面意思是:方志敏很自然、很平淡地和敌人讲道理。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生而言,缩句教学有助于他们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检查句子是否完整、通顺。这也是在为中学阶段划分句子成分奠定基础。然而,在没有学过词性与句子成分之前教学生缩句子,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可言。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长句简缩以后,容易把握它的意思。因此,缩句练习是使学生熟悉句子的一种好方法。缩句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包括宾语,然后把附加成分去掉。但小学生还没有学习句子成分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