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新读写》2009,(7):13-14
《昆明的雨》,作者不直接写雨,而是写昆明雨季中的茵子、杨梅、缅桂花,看似与雨无关,实是以此作衬托,更充分地写昆明的雨;《秋雨》,作者用大量比喻、象征,诗化了秋雨;《雨之歌》,则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唱出了雨之歌……三篇佳作手法不一样,但都把雨写得饱满、切实而形象!  相似文献   

2.
语园地二习作要求:通过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圭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完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编按]  相似文献   

3.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在作文教学中,我乐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乐写“对话式评语”,把自己的感受写到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小新同学在作文中真切诉说自己写不好作文的焦虑和苦恼,“希望老师帮忙”。文章强烈地震撼着我。面对这样的作文,我奋笔疾书:“小新同学,老师认为你的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古来写泰山之作甚多,而《雨中登泰山》独以“雨中”登临的“雨趣”为线,从“山”和“水”的关系着笔,由水势写出山势,写出泰山的“灵性”来。角度新,构思新,写法也新,确是游记中之佳作。这篇散文交替运用多种笔法,着重写了三幅水景,每一幅都从不同的水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的“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而教学目标4则要求“学生能够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作深度探究,并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班上与同学进行交流”。笔者也对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了探究,现在写出来。  相似文献   

6.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艺术化的语言,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选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课文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中提高差生的举措合肥十一中学吴健学生作文头痛也使我陷入了头痛的境地。我感到要想提高这些“特殊”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树立写作信小使他们感到自己“会”写、“能”写,至于要写成什么样的“妙文佳作”,则是下一步...  相似文献   

9.
教材内容本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这次口语交际安排说和写两项内容,说和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体现了说写结合的思想。具体要求是: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写。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下来。然后把写的内容跟同学交流交流,听听同学的意见。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 在批改作文“最难忘的寒假生活”时,看到一篇写跟爷爷吃麻辣烫的文章,有滋有味。作文评讲课上。我特地挑出这篇佳作推荐给同学们——出人意料的是A同学嗤之以鼻:“这篇作文是抄的!”同学说:“我昨天在《新概念作文》中看到一篇作文和他写的一模一样。”我顿时无语。究竟是谁剥夺了他们说真话的自由?为此我选择本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找到了“假”习作原因:小学生习惯于或乐于写“假”习作,这与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习作评价时有意无意“立意深刻、内容健康、材料典型、语言优美”等列为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更有甚者鼓励学生假借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11.
[锐点事件] 学校的优秀作文,编辑竟称“写坏了”! 在一次聚会中,某学生刊物的编辑说起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某名校读初中.一次,朋友转来孩子一篇作文《在逆境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朋友说,此文曾作为“优秀作文模板”在全年级同学中被传阅.但读了这篇“佳作”后,他陷入深深的忧虑中,当即给朋友回信: ……这是典型的应试作文.  相似文献   

12.
拔河     
第十册习作二要求:这是老师批改过的一篇作(略)。老师在“总批”和“眉批”中,对这篇作的优缺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修改意见。好章是改出采的,我们要学会修改章。请你把这篇作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运用修改符号加以修改。也可以将自己的一篇作草稿读给老师、同学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参照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草稿,然后誊在作本上。[编按]  相似文献   

13.
戴欣欣 《小学生》2007,(7):94-94
有些同学经常写错别字,比如把“娱乐”的“娱”写成“误”,把“派遣”的“遣”写成“遗”,这样,不但字音变了,字义也就变了。那么,减少错别字有哪些方法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完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梁静 《四川教育》2003,(1):48-48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跳蚤放到一个器皿中,用玻璃盖住。刚开始,跳蚤挣扎着使劲往外跳。一段时间即使把玻璃罩取下,跳蚤也只能跳到器皿那么高。这些往日的“跳高冠军”们,被封在了自己界定的高度我感慨万千: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的孩子与被放在器皿中的跳蚤,有时那么惊人的相似。上学期三年级语文试卷中有一道看图作文《雨中》,如果以成人的眼光来看,描述的是着大雨,地上的雨水很深,两个孩子在雨中搭砖头。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写成是天下着雨,孩子的书包坏了,书掉了一地,另一个帮着捡;有的…  相似文献   

16.
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是:“从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值得回忆的事中,选一件写成一篇作文,注意写出这个同学的特点,并适当写一点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根据题愈,写作前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①写一件发生在你和同学之间的值得回忆的事;②记叙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③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是同学而不是自己);④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题中要求写出“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我认为既然是要求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那么“必然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既然是第一人称,那么“我”怎么会知道”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呢?我认为题的要求有误,故改为写自己的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  相似文献   

18.
让桂林常青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完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个日本小学六年级的教例:《就语言进行调查作文》,学生搜集身边的外来语,调查一下其由来和同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1)将自己经历过的事实,词典、百科全书中查到的事实整理出来。(2)阐述自己对这些事实的感想。(3)认真思考文章的结构。并提供三篇同学想写内容的笔记,为学生作参考,寻找自己想写的东西,来写一篇调查作文。  相似文献   

20.
王小鸣(ming)刚上一年级,常常把自己的名字写错,有时写成“王小鸟”,有时写成“王小呜”。他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写作业。 爸爸批评他:“不好好写作业,长大了我看你能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