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语交际训练是近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它强调按言语交际的本来面目在交际中学习言语交际的各种表达本瓴,变单一的课堂上的作文教学为开放的多渠道的说写训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言语交际训练也走向了更为神奇的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说写训练实验开拓了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对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于老师用他的智慧,把每一次言语交际都设计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他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常被他独出心裁的设计所折服。一个个设计如一道道大餐,让人回味无穷。于老师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五重教学法”。今研读于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和小学语文专家的评点,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跃然纸上,我为它冠以“五重”艺术特色,以飨读者。一、重情境创设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  相似文献   

3.
这是于老师21年前上的一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1985年,于老师在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老师和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实验。21年后的今天,其中“口语交际”部分已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于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节课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课堂上,他们情之所生,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4.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大连市 实验小学上的题为《于老师印象记》的 “言语交际”作文指导课已经过去一段 时间了,但我仍然记忆犹新。它宛如一 首爱心与真情的合奏曲常常在我耳边索绕。  相似文献   

5.
一、高校学生“说”的能力并不乐观,口头作文训练是写作课缺少不了的环节也许,在一些同行看来,探讨高校写作还拿口头作文“说事”,未免太“小儿科”了。因为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说”也有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分别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更进一步。高中阶段已经要求:“自信负责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了大面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近几年来,我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凭借《小学作文》实验教材,认真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成效较为明显。我的做法是:一、找准仿效范例,引导学生作文每个学期,《小学作文》均安排了30次训练。每次训练一般都安排了一、两篇范文,有的还有三、四篇。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训练的“内容”、“要求”,面向多数同学,去找准最切合实际的“范文”,使学生有例可仿,有话可讲。如做五年级上学期《小学作文》训练4,供学习的例文有两篇,我选用了范文(一):读《落花生》。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他们便  相似文献   

7.
说说“无话可说”●于永正于永正,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州市小语会副会长,中央教科所“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课题组成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面对着...  相似文献   

8.
贵刊在今年第5期发表了四川钟永菊同志的《应当以内容指导为主》一文,笔者觉得这种提法欠妥,理由如下:一、“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作文材料和恰当的表达形式”.可见“指导选材”和“指导表达”是并重的,没有主次之分.笔者以为“内容”和“表达”是作文的两只手,两手都要硬,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即不能只重内容,轻表达.二、张田若与郭惜珍两位专家合著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当前“问题还在把认识与认识的表达混为一谈,没有把作文课要着力进行表达训练突出出来.”这句话中“着力”一词说明了“表达指导”不是处于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9.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是在每个基础训练中以一个习作体现,学生练习时因缺乏明确的提示和必要的铺垫,感到力不从心。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对命题作文更感到坡度陡、难度大,常常望“文”兴叹。 基于上述情况,我区于1987年在珠市等3所小学3个教学班进行“从仿作入手,读说写并重”作文训练实验。 一、实验教材 实验仍使用统编教材,配合使用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作文》。 二、实验步骤 1.阅读悟法。《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的现状,我对习作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构建交际作文教学模式,广辟训练的途径,尝试开放式作文教学。一、拓展说写时空针对学生爱活动的特点,我请有关老师协助,开展如拔河、跳绳、扳手腕、猜谜语、画大鼻、钓鱼等比赛,在活动中安排说写训练。如四年级《我设想的产品》,就是通过介绍自己设想的产品的特点、功能进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一例。课前,在泥工老师的参与下,我们布置了学生们自己精心设计的“产品展销会”,学生既是设计者又是推销员,听课教师且当回商人或厂方代表。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写作课程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这就表明作文具有交流信息、分享经验等功用。时下小学各年级习作教学都提倡“交际语境写作”,倡导“多功能多类型语篇写作”,这种重视交际功能的阐述是表达主义课程观的体现,要求学生站在“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这个交际角度进行构思,尤其是习作题目的命名。小学写人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生活见闻交际课是运用交际手段开启学生生活仓库,接通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言语交际,为良好的书面表达打下坚实基础,并克服学生“畏文”的恐惧心理,从一个侧面寻求大面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课型。笔者于反复实践中,深感此课型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有“质和量”的指导意义。现将课型特点并结合实例略述如下,以飨广大同仁。一、交际材料的准备这是师生都参与的活动,它是交际课的基础。首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我们知道,口语交际要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体态等来表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学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而相对言语的表情、动作等的训练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口语交际被片面理解为言语表达。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把言…  相似文献   

14.
张玉梅 《课外阅读》2011,(9):286-286
国家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熟练的运用母语进行简单的言语交际,最为基础的就是说话,这是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准确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的训练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能够使小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文,并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表达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可见,在小学教育阶段,有必要加强小学生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6.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用“口语交际”一词取代“听说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更把口语交际放在了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平行的位置。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听说的功能,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性。它注重过程、主动、应对和调整,既着眼于风格、语言的变化和语言词汇等言语因素,也关注体态、空间的距离和副语言等非言语因素;既注重言语本身的表达训练,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是我们提出与实验的一个新型的初中作文训练体系。自1977年在北京月坛中学实验以来,得到了语文界广泛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已有两千多个教学班正在进行这一体系的联合实验。作为一个“体系”的正式提出,见《光明日报》1981年10月14日发表的《对作文教学的序的探讨》一文。当时“简称为作文的‘三基’训练体系”(“三基”,即观察、分析、表达三项基本能力)。1983年在《河南教育》第六期介绍此体系时,改称为“作文三级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8.
背景提示 薛法根,1968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88年无锡师范大专毕业分配到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现名为盛泽实验小学)任教至今。先后参与“视听训练”、“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落实语言训练,优化课堂教学”、“顺应儿童言语心理,构建作文训练序列”和“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等实验研究;1991年开始参加《江苏教育》主办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多次获得一等奖;1993年开始在“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中进行观摩和示范教学,崭露头角;《江苏教育》在“教坛新秀”、“呼唤名家”和“独家策划”等栏目分别对他进行了报道;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次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2年获“全国模范教师”提名,成为江苏“新生代”教师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9.
这是于老师21年前上的一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1985年,于老师在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老师和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实验。21年后的今天,其中“口语交际”部分已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于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节课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课堂上,他们情之所生,妙语连珠。巧创情境调动内需(上课铃响,于老师还没有来。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  相似文献   

20.
明确目标扎实训练──“小语能力训练”实验作文单元教学浅谈徐学明(资溪县实验小学)“小语能力训练”教材教法改革实验是一项整体教学改革实验.实验教材汇集了训练型和文选型体系的优点。就真《作文》教材而言,变作文教学“空空洞洞看不见”为“清清楚楚一条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