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二、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三、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者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  相似文献   

2.
最近,新闻出版署发布《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从此,对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有章可循。《处理办法》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作出的。具体规定如下: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二、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三、报纸、期刊因刊载虚…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新闻出版署发布《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据新闻出版报消息顺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阳前由新闻出版署发布执行。从此,对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有章可循。《处理办法》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作出的,具体规定如下: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二、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一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分…  相似文献   

4.
《传媒》1999,(5):14
为了保证报刊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公正,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报刊的出版秩序,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对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  相似文献   

5.
王国庆 《传媒》1999,(6):9-9
3.问:报刊的更正与答辩有何规定? 答:发表更正与答辩是新闻机构对所刊发的不真实、不公正的内容履行的一种职责。《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报纸、期刊发表的作品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近期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这一规定,新闻出版署最  相似文献   

6.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各新闻出版单位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一、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报刊出版单位要完善新闻采编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机构及其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要认真核实报道的基本事实,确保报道的新闻要素准确无误,不得编发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刊载未经核实的来稿,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近一段时期,《京华时报》等报刊出现的严重失实报道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制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那么,在新形势下,虚假新闻有哪些特点?产生虚假失实新闻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虚假失实新闻的发生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郝远 《编辑学报》2012,24(6):543-543
第9条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本条例所称出版单位,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第10条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出  相似文献   

9.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各新闻出版单位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通知主要内容如下:一、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报刊出版单位要完善新闻采编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机构及其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应坚持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调整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与被管理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关系的法律。行政诉讼法的产生,对我国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闻出版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是:(1)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新闻出版法律、法规;(2)贯彻党的新闻出版工作方针、政策;(3)对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等出版物出版、印刷、发行的管理;(4)会同公安、工商、文化部门管理图书、报刊和音像市场,查处违禁  相似文献   

11.
求真务实写好稿报纸是传播新闻的一种载体,而新闻必须真实。因此,各家报纸都采取严格措施,力争使自己的新闻报道真实无误,杜绝虚假。尽管如此,新闻报道的失实现象在各家报纸中仍时有发生。我在农村基层采访时,有位农民听说我是记者,很不客气地对我说:“现在的记者...  相似文献   

12.
自新闻诞生之日起,新闻史上就没断了虚假新闻的踪影.(本文中的虚假新闻包含两个概念: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和部分失实的“失实报道”.)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闻出版总署就不断发出文件,明令各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正式对虚假、失实报道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通报批评了京华时报等6家报纸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为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公信力,2011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但媒体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失实报道,而这些失实报道多数是在所谓的真实幌子掩盖下存在的,这种现象对新闻公信力的伤害较之虚假新闻同样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业界短信     
《新闻世界》2009,(5):2-2
新闻出版总署出重拳制止虚假报道 新闻出版总署目前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健全报刊采访活动的有关制度,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通知》要求,严禁滥用舆论监督权,严禁利用采编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转载未经核实的新闻报道、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报道失实,  相似文献   

16.
最近,新闻出版总暑通报批评了京华时报等6家报纸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方田  刘荔  孙永军 《新闻前哨》2011,(10):87-88
近年来虚假新闻报道屡禁不止.久禁不绝。2010年更是先后涌出了多起“重量级”的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恶劣的影响。当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就《甘肃日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时报》、《新疆日报》和《商务周刊》等6家报刊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向全国新闻出版界发出通报批评。针对近年来存在的报刊未核实即引用、转载网络虚假信息,造成虚假新闻被放大,媒体公信力下降等问题,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将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报刊采编活动。  相似文献   

18.
赖斌 《声屏世界》2002,(9):17-19
这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我们需要强化我们的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力量。但我们不能因为对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挚爱,而放松了对公民权利的关注。法律赋予新闻工作者以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正当权利。但是,法律同时也维护被采访报道的公民(法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以及姓名、肖像、名誉和隐私等不受侵犯的权利。言论、出版自由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权利是平等的,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不侵犯。新闻报道经常涉及特定的人和事,它如果不能准确真实或含有侮辱性语言,则极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新闻采访报道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冲…  相似文献   

19.
报刊公开更正,指对已发表的文章中有关错误所进行的公开改正。这里所说的公开更正,单指因新闻报道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发生错误而涉及对公民或法人权益纠纷而进行的公开改正之举。新闻的生命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全面是新闻真实性的题中之义。但是,新闻因受从业人员认识水平、思想作风、采访手段的限制,加上时效的特殊要求,发生差错有时是难免的。同时,即使新闻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因侵害了公民的正当权益,也会造成过错或过失。对此,报刊社理应进行必要的公开更正。然而,多年来的新闻实践表明,当批评性报道出现失误而涉及公民或法人权益争议时,不少作者和报  相似文献   

20.
宁夏省军区银川军分区通过在全区部队新闻报道队伍中开展严把“稿件质量关”的活动,收到较好效果。去年以来,他们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刊稿1000多篇,无一失实,受到上级的表扬。针对一些单位为追求k稿数量而出现的写虚假报道现象,军分区党委“一班人”有一个明确的共识:新闻报道贵在真实,虚假报道如同假冒劣质商品一样,伪劣商品侵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而虚假报道损害的则是军报、党报的信誉,后果尤为严重。为彻底杜绝失实报道的发生,军分区政治部定期对基层报道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教育引导报道人员端正报道思想作风。新报道员上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