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阶段,在现代艺术发展的今天,究竟如何发扬中国山水画这一古老的画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山水画教学中临摹教学与传授传统技法的必然关系。临摹教学作为中国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不可替代的。指出了临摹教学与宏扬和发展中国山水画之密切关系,它是学习、掌握山水画基本知识的必由之路。由此而涉及到中国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的临摹,写生,创作,是高校美术教育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成为学习山水画定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前人的创作经验,对于指导山水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中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汇聚了中国画最主要和最精华的技巧和理论,其中透视理论独具特色。它决定了中国画的构图方法和基本面目,是中国画理论中的基本部分。本文创举了中国山水画的不同构图形式,力求从理论上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揭示中国画透视方法的不凡之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丽君 《考试周刊》2013,(18):174-175
中国山水画是最能反映中国人心境与思绪的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山水画传统中,伴随着人与自然"相望相化"这一永恒的主题,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是长期伴随着山水画发展的。当代高中生如何才能体会到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呢?现代学生似乎很难理解古人的心绪。现就中国山水画的诗性精神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5.
写生是画家贴近生活、丰富生活感受、积累直接经验、吸取创作源泉的最直接的手段,已成为美术院校山水画教学中关键一环.写生教学有何不足之处、怎样进行有效的写生教学,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外师造化”是中国山水画发展不竭动力,写生教学最终要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线描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描绘方法,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在人物、花鸟、山水画教学中都需要运用线条来描绘物体.其重点突出表现在工笔画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学好中国山水画,需将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环节联系起来.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最基本手段,写生是山水画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创作状景抒情、借物写心、讲究笔墨、意法化一.  相似文献   

8.
李强 《文教资料》2012,(12):115-116
李可染的山水写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通过写生他探索山水画的变革,他将光引入山水画的表现,在辛勤的笔墨耕耘中创立了"李家山水";他的写生实践教学具有系统性与可实施性,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山水教学的基础,教学体系影响到全国院校的中国山水画教学;他所确立的写生模式在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普遍应用,成为山水画家探索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高等院校山水画教学应以建立中国画审美观念入手,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中国山水画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山水画临摹教学与山水画写生教学。临摹教学应从指导学生解读作品开始,在临摹教学中逐步了解传统,较好的掌握笔墨。写生教学中应感悟山川“心师造化”,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目标去传达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山水画教学中的问题出发,以学习画山水的与观念为切入点,以山水画在美术史中的发生、局长为线索。对传统的延续、西方的影响予以分析,寻找一个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山水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山水画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笔墨技法体系。纵览历代山水画作,虽风格不一,但笔墨程式大同小异,师承之脉絡清晰可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质。古代大师大多都是从笔墨技法的学习研究入手,由师承而后体察、感悟大自然,获得心灵启示,创新技法,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而笔墨技法的承袭,始终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人画从边缘到主流的这种绘画史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画的出现一开始就体现了是以牺牲了中国民间画工画和宫廷画传统绘画的写实性为代价的,并由此改变了中国绘画的演变之轨迹,没有成为像西方那样的写实绘画。文人画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流,一方面提升了中国绘画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其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不顾绘画的本体,极力贬低绘画技法的作用,将文人们所说的'神'强调到了极端,由追求"逸笔"而导致笔墨的草率,使得中国绘画的最本体的东西———造型,从此走向衰微与没落,也使中国传统绘画从明、清逐渐走向末路。虽然清代的'四王'力图挽救此局面,打出了'复古'的旗帜,然而没有抓根本,最终中国传统写实绘画衰落。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重视笔墨,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它与物象合为一体,不只是工具材料,更是联结着物质与精神的一个中介物,是中国画中最具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传统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因素。笔墨也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它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讲究笔墨精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关键所在,笔墨相互结合,巧妙地运用在山水画中,使中国传统绘画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在两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北宋山水画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既完善了山水画对宇宙、自然和生活的认识,又完善了整个冲华民族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山水画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南北山水画风。宋人特关注现实社会和具有对自然的直接体验以及对诗意的不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五代宋初北派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后世的发展,其图式与风格成为后世的典范,表现出的理性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山水画发展的历程,表达出的意境成为文人向往的理想境界。五代宋初山水画风偏于写实,这种风格的形成经过了各种因素的积累和沉淀,最终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人物画起源最早。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物画也由兴而衰。直到近代,透视,色彩,光学结构,素描写生等造型手段融入中国画,特别是建国后中国人物画家走向,加之改革开放后政治文化开明,经济繁荣,把中国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7.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6):110-113
欧洲古典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给人以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视觉感受,但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创作对象的画种。欧洲古典风景画是以写实为造型手段,在风景画的内涵上,追求本真、朴素、自然和谐的美。中国古典山水画则是以写意为创作手段,在山水画中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景观的和诣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世界文化的一元,面对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从其教育来看.青年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思维观念切入当代中国画的教学,笔者从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与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画教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教学对待与选择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进而得出中国画教学和谐思维导向性的体系建构。使之对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绘画题材、构图、透视、笔墨、色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迥异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西方风景油画重“理”,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案为目的.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西方人通过对风景油画的描绘采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理想的视觉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虽然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对象,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性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绘画体系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