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读是学生需要训练提高的重要能力,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本文从课前读(理读、类读、巧读、扩读)课上读(领读、范读)两个领域介绍了六种读法,试图打破只需加大学生读的力度,不需要重视教师读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传统观念,从而探索出一条通过提高教师自身读的水平,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张田若先生有一句话:"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的确,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同一。阅读教学本身应该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目的,而读又可以当作理解、领悟和吸收阅读客体材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窦瑾 《物理教师》2015,36(2):30-32
"用教科书教"首先要解决"读"教科书的问题.读懂、读透和读活是"读"教科书必须经过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4.
任敏 《文学教育(上)》2011,(24):108-108
文章类读就是将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联系起来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指导文章类读,选择类读点和类读文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转换标题、置换语序、删节句段、更换详略、更换词句或标点,与原文进行类读。选择类读文,要注意选择的角度和选择主体。  相似文献   

5.
教师主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言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权芳 《教师》2013,(27):65-65
本文主要论述了读的重要性及读的各种方法,即品味词句,体会读;想象移情,体验读;感悟妙句,赏析读;理解角色,合作读。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不能认为“诵读”教学层次低,费时多,见效慢,就忽略甚至抛弃。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讲求读的质量,将诵读作为教好语文和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朗读对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课前预习读、课堂拔高读、课后巩固读"节节相连,环环相扣,贯穿教学活动始终,为教学起到了铺路奠基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讲前读   讲前读也叫感知读,就是在讲读课文之前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文意,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尝试式读”,是从整体出发熟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   讲前读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默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或互相讨论解决。 (2)自由小声读,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要求说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3)分段指名读,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不加字、不丢字、不错字 )。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阅读分为两种方式——实读与创读,二者紧密联系,实读是创读的基础,创读是实读的升华。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①要让学生树立“文本没有原意”的思想;②鼓励学生利用多元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理解;③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声音;④改变当前阅读评价方式,把发展学生的批判、创造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从简洁、抽象的数学语言中辨别、选择、整理和组合有效信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理解是关键,但理解的基础又是"读"。可见,阅读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和手段之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通过理解"读"、质疑"读"、比较"读"、拓展"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读、读得懂、主动读。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7,(18)
阅读课要想让学生从文字的层面上升到文学的层面甚至文化的层面,那就是“读”。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有所体验。  相似文献   

12.
"教读"和"自读"是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两类课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数量较多,并且巧妙地与单元学习相结合。教师需要打破当前自读课教学的困境,探讨提升自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凸显自读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中“读通、读透、读破”这三个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三部曲”。认清“读通”的重要性,分析其原因,力求“读通”。在“读通”的基础上,从基于文本、浓缩文本、超越文本三条途径“读透”文本。完成“读通…‘读透”的阅读目标,只有“读破”,才能妙笔生花,以至文思泉涌,或纵横捭阖,或旁征博引,达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的“如神”境界。然后知:读书易,读“破”却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读书和读人、读事、读物及其关系的论述,有分析有批判地说明一切否认读书或否认读从、读事、读物的错误言行应当终结,一切倡导读书和读人、读事、读物的言行应当发扬;说明“四读”的基本方法是“钻进去,跑出来”。我想,本文的论述,以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领导工作、教育改革、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学生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参照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读”实验用于单篇的读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心理学的驾驭下施行。它的五个环节反映了读文心理“定势—定向—感悟—彻悟—迁移”的活动过程。各环节均有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具体操作,综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五读”模式是参照框架而不是普适样板,它规而不范、恒中有变、简易可行。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就应充分认识到备读在备课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备课时除了抓好那些常规的环节,还要把“读”文本纳入备课范畴,备课时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做到“三读”;读通,读懂,读透.  相似文献   

18.
读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也是提高写作的基础。"多读"、"熟读"对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有极大帮助,要想唤起学生爱读的兴趣,必须诱发学生愿读、乐读、会读的心情。学生对读有了兴趣,就能使他们对读有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点燃他们强烈的表达愿望之火,主动而快乐地读。情感是读的动力,文章萌发靠情感这颗种子的内核,文章的诞生是靠情感波澜的冲击,情感能唤起读的粘力。读实质上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情感的过程,只有多读才能读出真情实感。多思善读是"吃透文章内容"的关键,要想读懂每一句话就要理解字词。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读,给他们一个感、知、读的技巧,使其知重音、快慢、高低,应恰到好处,在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要渗透以读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学会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教育学生在阅读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应该创造学生运用环境带动学生阅读,用读带动学生读,以说带动学生读,以练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以读促进学生读的策略,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会阅读,实现学生运用读促进学生思考,运用读发展学生激情,运用读带动学生感悟,运用读带动学生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关乎为青少年"打一个精神底子"的大事,但是目前的名著阅读却呈现出少读、浅读、听读的怪现状。为此,在名著阅读的引导上,要引导学生计划着读,批判着读,运用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