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伦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和重要代表。创造了拜伦式的英雄是拜伦诗作的一个重要成就。拜伦的作品中,《堂磺》是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最成熟的。爱倩描写在这部长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海蒂与堂磺的爱情是最亮丽的一笔。海蒂不仅美貌超群,而且敢爱敢恨,勇于牺牲,是拜伦式英雄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个形象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拜伦的精神情感。  相似文献   

2.
诗人拜伦因其一系列惊世骇俗之举而享誉世界文坛,又因其特立独行的情感方式和人生观致使批评界对其毁誉参半。本文从拜伦典型的性格特征——叛逆的视角切入,并从天生叛逆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的叛逆——追寻自由与爱情,和叛逆的浪漫主义悲歌——拜伦式英雄,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造成他叛逆性格的原因,这种性格在他文学作品里的表现以及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拜伦式英雄源于18世纪诗人拜伦作品中的某些主人公,海明威式英雄是指海明威作品中的一系列主人公。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都是英雄,都敢于为人类的和个人的理想而战,并坚持不懈。假如我们要将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英雄主义总结成为一种模式,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都试图突破某种界限,取得其“有限性”和宇宙的“无限性”的同一或一致。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产生与形成,都与特定的社会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世纪浪漫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和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生平和创作的分析,阐释了拜伦所创造的拜伦式英雄的精神实质,并分析了这一形象的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5.
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是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对于这两者的研究,目前已相当全面和具体。然而,两者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其差异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旨在探讨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之间的差异,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拜伦的《希伯来歌曲》与《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抒情诗情《希伯来歌曲》的大部分篇章取材于《圣经》,是拜伦借鉴古代题材为现实服务的成功范例。这批诗歌体现出“拜伦式英雄”的英雄气概和悲观绝望色彩,对欧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示以深切的同情,并对侵略压迫和专制暴政进行了严厉抨击。  相似文献   

7.
杨虹 《考试周刊》2011,(56):32-34
拜伦是19世纪初期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过许多享誉世界的精美诗文,以东方为背景的《东方叙事诗》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英雄才气,塑造了一系列孤傲的叛逆者,反抗现实的孤胆英雄;青年鲁迅弃医从文,十分喜欢浪漫派文字中的斗争精神,也努力向他们学习是自己的文章再发新声。本文简要比较《东方叙事诗》中拜伦式英雄和《野草》中鲁迅式英雄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扬雪 《中文自修》2006,(6):9-11
歌德曾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赞拜伦是“思想界的君王”。拜伦那热情如火、天马行空的诗笔,不仅震撼了19世纪的欧洲,更让全世界为之振奋;而他为追求自由正义,亲赴希腊战场的英雄气概更让他名垂千古。  相似文献   

9.
郭华敏 《现代语文》2009,(12):117-118
乔治·戈登·诺艾尔·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拜伦和基督教的关系国内研究者少有人问津,本文选取基督教中的恶魔形象作为切入点,考察拜伦作品中的恶魔形象,寻找拜伦作品与基督教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0.
拜伦湾的海     
李琳 《神州学人》2011,(2):40-41
拜伦湾(Byron Bay)是一个位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州东北角的海湾,从这里再北上,就是昆士兰最负盛名的黄金海岸,而坐落在两州交界处的拜伦湾,是澳洲大陆最靠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拜伦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以自身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死亡、生存、生命价值等个体生命的自主意识进行了阐释,以其独特的见解及其实践而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拜伦的生命意识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2.
拜伦与梁启超都身兼革命家和诗人双重身份,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及其文学创作,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出非凡的英雄业绩,在艺术创作上带有浓郁的英雄情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东西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的英雄情结在具体表现内涵、结果、风貌等存在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拜伦与雪莱,从生活到创作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同为贵族出身,成年后同样就读于名牌大学,二人都主张以美好的大自然和情感世界来对抗人世间的丑恶,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反抗的和人道主义的共同主题。拜伦与雪莱的最大差异,是雪莱具有利他主义和世界大同的思想,而拜伦则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这一思想。此外,在浪漫主义时代,雪莱可以称得上是最有学问的诗人之一,他对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乃至自然科学都进行过多年的研究,他的思想是启蒙主义、柏拉图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泛神论和博爱主义的集合。但就对于实践生活的影响方面而言,拜伦却远远走在雪莱的前面,拜伦是以一个怀疑主义、个人主义者和向世界宣战的斗士的形象而闻名于世的。  相似文献   

14.
拜伦与梁启超都身兼革命家和诗人双重身份,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及其文学创作,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出非凡的英雄业绩,在艺术创作上带有浓郁的英雄情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东西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的英雄情结在具体表现内涵,结果,风貌等存在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拜伦减肥     
拜伦是19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诗人。同时,他被当时的女流们称为“最具魅力的男人”、“最完美的情人”。  相似文献   

16.
王统照从中国文化精神出发研究拜伦与常人不同的人生。从遗传学角度研究其性格、人格;从爱情与生活经历研究其诗歌的发展;从性格人格及时代环境研究其思想;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其人其诗。王统照受到拜伦的巨大影响,是性格人格上的隐合影响,对拜伦的学习研究使王统照“心神俱旺”。  相似文献   

17.
拜伦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他以自身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实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死亡、生存、生命价值等个体生命的自主意识进行了阐释,以其独特的见解及其实践而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拜伦的生命意识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8.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兼民主革命家拜伦,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梁启超是近代诗人中受影响最早也是较深的一个。拜伦精神及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都对梁启超创作的新诗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梁启超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及风格上都有别于传统诗,别树一帜,开拓出传统诗歌的新国土,成为真实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充满慷慨豪迈之气的时代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人当中。以拜伦的世界观,表现的最为矛盾。他既是一位屈强无畏的战士,又是一个突出的个人主义者。他揭露虚伪残忍的资产阶级罪恶,却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他同情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却又表现出轻视群众,高居群众之上的错误思想。他热烈的讴歌自由,却又散布愤世嫉俗、悲观失望的情绪。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便是拜伦世界观矛盾的最形象概括。因为这类“拜伦式英雄”也和拜伦本人一样,表现为一方面具有昂扬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自鸦片战争到现在100多年来我国对拜伦的译介和研究几乎从未间断过,其间形成了三个高潮,一为20世纪初到五四前后。二为新中国成立后10年间,三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但由于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前两个阶段译介拜伦的原因、目的、方法和结论截然不同,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将详细地比较这两个阶段中拜伦译介和研究的异同,并探讨中国民族主义在拜伦的译介和研究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