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特别是改用40mm大球的今天,不断加快挥拍的速度,增大击球力量是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要测定乒乓球运动员极快的挥拍速度,必须使用高速摄影等特殊手段,一般很难完成。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我们对击球瞬间挥拍速度与被击出的球飞出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挥拍速度与球的飞出距离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使用40mm乒乓球的情况下,相关系数男子为0.881(P(0.01),女子为0.889(P(0.01)。用测量扣杀时球飞出距离来推算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作为一种简便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正> 乒乓球挥拍加速度直接影响击球力量、速度、旋转,它关系着击球的技术质量。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运动员技术质量的优劣,只能用眼睛衡量。能不能通过一种方法测定出挥拍加速度,速度及其它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呢?从1985年以来,我们对陕西体工队队员和西安体院专项班学生做了二十七人次的正手攻球、拉孤圈球加速度的测试。现将我们测试方法及分析结果介绍如下,供教练员运动员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测量健将、一级和二级运动员头顶封网技术运动学指标并分析原因,为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及训练和比赛指导。结果表明,迎球挥拍阶段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右肘的角度、角速度和加速度差异非常显著;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在球拍触球阶段右腕的角度、角速度、加速度差异著性。结论认为:健将运动员各关节活动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动作舒展性、动作衔接的紧密性、动作技能熟练程度优于一级和二级运动员;从迎球挥拍到随势挥拍结束的整个击球过程中,腕关节的控制对击球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击球节奏分快、慢两种,改变节奏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第一,击球的时机。击球的时期分为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击球时机越早,节奏越快;第二,击球的力量。力量越大,越主动发力,节奏就越快。当然,力量的变化,会影响旋转、落点和弧度。合理的击球动作,是把握好击球节奏的前提。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分为四个部分:引拍、挥拍迎球、击球、还原,这四个动作的完成时间,就组成了一个击球动作的周期,这个周期,就决定了学生的击球节奏。合理的击球动作,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还原快,具有充分的引拍过程,挥拍迎…  相似文献   

6.
提高网球加力控制技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大击球力量又不使球出界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也是提高网球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在挥拍方向(力的方向)和拍形(力的作用点)的基础上加大球的旋转强度,无疑有助于这一个问题的解决.在讨论击球时拍对球仍有时空存在的基础上,认同了球拍对球有包卷作用.实践也证明,包卷动作有利于网球加力控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增大乒乓球击球力量过程的力学分析,揭示了击球力量与挥拍速度及球拍与球作用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快攻运动员的攻球质量(这里主要指力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击球瞬间摆速的大小。本文试从力学角度来研究如何加快击球瞬间摆速。在攻球动作中,球拍由引拍位置到击球点,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故球拍到达击球点的瞬时摆速V_t应等于球拍在击球前摆动加速阶段的平均加速度a与加速度的时间t之乘积: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乒乓球球拍的拍把上加装加速度传感器,并开发相应的击球力量训练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时挥拍的加速度数据,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出乒乓球运动员挥拍的速度、位移和力量等实时动态参数,并以曲线的形式实时、直观地显示给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教练员了解乒乓球运动员挥拍的力量等数据提供科学手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技战术和体能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采集的训练数据实时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便于对运动员的击球力量等数据进行长期、科学的跟踪,以提高运动训练监控的针对性和科学化水平,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门球运动中有两大核心技术,一是击球命中率,二是击送球到位率,即力度。前者比较具体,易于操作,后者则比较抽象,难以驾驭,本文试就击球力度这一问题做一肤浅的探索,不妥之处,请球友们赐教。首先明确一下门球中的力,即什么在门球运动中挥杆击球,从而使球产生运动。所谓力度即是力的大小,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度如何掌握,这是我们重点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视球为一个质点,那么这个力的大小从理论上说,应当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即 F=ma。这里 F 表示力,m 表示球的质量,a 表示加速度。由于门球球的大小、形状、重量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质量 m 在这里是一个常量,由此可知力 F 与加速度 a 是  相似文献   

11.
加大击球力量生物力学原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所谓击球力量是指人体通过球拍作用于球体的力。它是通过球飞行速度V=s/t表现出来的。所谓飞行速度,本文系指从击球点到落对方球台点之间这段时间内球飞行速度。乒乓球比赛中的双方运动员都希望自己击球力量大,球飞行速度快或旋转强。以达到压制对方或直接得分的目的。怎样增大击球力量呢?本文试图从生物力学原理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一、击球力量与球飞行速度的关系球的飞行速度主要是由击球力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6,(4)
解决之道:当你由低到高的挥拍时,你用球拍上方的拍框(而不是球线)去击球。也许一开始你会感到困难,但是这种夸张的做法,更容易让你体会到垂直向上刷球的感觉。接着,你再试着用领先的球拍上部边缘球线去击球,记得,这次是用球线击球。这时,你的击球就会充满旋转。如此练习多次,把注意力放在旋转上,而不是击球的落点上。即使是职业球星也可能使用这样的上旋挥拍方式,比如:纳达尔,在防守时,常常由于击球点靠后的缘故,他的正手大上旋随挥能将球拍甩到自己的脑后。  相似文献   

13.
对于掌握了技术要领的人来说,正手击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击球方式。但如果不得要领,一旦失去感觉,很容易立即"中毒",陷入被动局面。随着打球经验的累积,力量的增强、技术的精进,你或许也能回击一些刁钻的球了。但回击这种球时,若动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挥拍不稳定,特别是正手,如果手臂乱做动作,将很容易失去挥拍节奏。另外,由于正手击球便于发力,很多球友常会有力就发,甚至只用手部力量击球。这些正手问题看似容易改正,实则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要领,不妨温习基础技术,为你的正手"解毒"。  相似文献   

14.
准确把握击球力度,做好以力控球,是门球技术范畴中最大的难点。这是因为:其一,击球力度(含击球力量和击球速度)不同,门球滚动的速度和距离也各有差异,导致送球闪球和触及他球的直接效果不同;其二,击球力度的"度",蕴涵着丰富的击球知识、击球技巧和科学击球的奥秘。本文论述两点  相似文献   

15.
仪名蕾  毕研嵩 《精武》2013,(18):27-28,30
本文从挥拍击球的定义出发,对正手挥拍击球技术进行了分解,研究了挥拍击球技术的能量产生、传递、增强、转化的过程,找出了提高挥拍击球力量的方法。对提高正手击球的攻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总是感觉职业选手的击球好像没用很大的力量,球却又快又重地呼啸而出。即便是非常被动地击球,挥拍速度也风驰电掣。这是怎么回事呢?而我们打不出这样的击球,除了力量层面的差距,还犯了什么错误呢?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心上升的力量向前上方挥拍反手起下旋球时,为了使拉球具有一定的威胁,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挥拍的同时,两腿蹬地,将身体重心迅速上提;要利用好腹肌、背肌的力量,将爆发力充分释放。在击球时,腿部从弯曲状态迅速伸直,重心在上升的过程产生了足够大的前冲力,此时顺势向前上方挥拍可以使动作更加干脆有力,增加反手拉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发球主要是由抛球和挥拍击球两个动作组成的。抛球是前提,击球部位和挥拍方向是决定发球性质的关键,用力大小的第一落点的远近是发球变化的条件。这里介绍几种便于初学者掌握的发球方法(均以右手为例)。一、平击发球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是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发球方法的基础。正手发球的动作方法:1.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侧前方;2.引拍与迎球: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右臂从身体右后方向右前方挥动;3.击球:当球下降至稍高于球网时,击球中…  相似文献   

19.
初学者看到出现机会球时,往往会急于拉手,但是等了半天球才过来,这时再出手已经用不上力了。为了把力量打出来,我们应该利用转腰拉手时的惯力,再根据对方来球的节奏,找好击球时间和位置,利用前臂动作的加速度,加上腰和腿一致用力,从准备击球到击球后的还原,做到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这样的击球力量就会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20.
一、托马斯·穆斯特(Thomas Muster)对快速来球的正手接发球动作 照片中的穆斯塔正在回击对手发来的速度很快的球。由于来球很快,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穆斯塔转动上半身,向后做不大的挥拍动作(②③),球拍几乎直立,击球位置靠前(④),击球后随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