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纪录片创作的逻辑起点是现实和理念二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面前,创作不应为了纪实而纪实,不能将创作手段等同于创作目的。纪录片是选择的艺术,选择体现了编导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驾驭结构的能力。它展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的真相而非生活的表象。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应该是编导的意识与生活真相的自然交融,是透过生活表象揭示生活真相的成功表现。在纪录片创作的新时期,创作主体意识的流露成为衡量其艺术水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译者的再创作风格是既相互矛盾又融合统一的。译者的再创作风格即译者的主体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作的创作性改写。本文拟对《飘》的创作风格以及傅译本的再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分析文学作品中原作与译作在创作风格上的矛盾与统一。文章首先讨论创作风格和再创作风格的定义和实质,接着再从小说《飘》的标题、人名地名和小说中的对话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具体的实例来论证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和译者的再创作风格有矛盾之处,更是有机统一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3.
艺术教育的形式探讨是多维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基础课教学与专业创作谋而不合的矛盾越显突出。本文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来阐述专业基础课教学与陶艺创作的互动关系,探讨陶艺教学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张虹 《教师》2013,(6):115-115
当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家长和老师关注的时候,幼儿美术创作成为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幼儿美术创作的价值在于它符合幼儿的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它成为了现代艺术教育的趋势。然而,在我们当前的幼儿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必须采取哪些有效途径进行幼儿美术创作指导呢?  相似文献   

5.
贾作光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表演家和编导家,他开创了我国现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先河,提出了新颖的教育思想,备受后来人推崇。本文从实际入手,从创作入手,赏析了贾作光舞蹈创作与艺术特色。首先,简述了贾作光主要艺术成就;然后,结合作品对贾作光舞蹈创作与艺术特色进行了赏析。希望通过本文探讨,增进对贾作光舞蹈创作艺术的了解,传播贾作光先生的舞蹈创作思想和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从改革开放之后实验艺术在我国才真正发展,并通过实验摸索建构了今天的实验艺术教育体系。在当代艺术生态环境中,把握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与精神,意味着实现我国当代实验艺术教育"学院化、学术化、理性化",使之成为艺术标杆和学术核心。  相似文献   

7.
创作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是决定文学创作成功的前提。1938—1942年延安内在的政治功利性违背了文学创作规律,作品艺术水准下降。不过延安的政治文学生态仍以开放自由为主,保证了创作回归个人的可能。政治功利性与艺术自觉的碰撞,导致作品成为展示内心矛盾的载体,创作主体意识总的来说是弱化了。  相似文献   

8.
纵论方言剧     
方言的正确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是必要的.方言剧创作的成功由戏剧艺术的成功与出色运用方言塑造人物、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两方面构成.方言剧创作不应一哄而上,也不可无端扼杀.剧作家应该从题材需要出发,通过恰当的方言形式,努力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较高艺术品位的方言剧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9.
贞观文学未能伴随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达到一个高度。唐太宗的诗文创作,与其文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偏离,其"雅正"文学思想、帝王的宫廷生活以及太宗自身即创作主体的矛盾,是造成这种偏离及其创作未能突破前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王其志 《考试周刊》2009,(42):52-53
本文从绘画材料运用变革的角度出发.梳理了中小学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绘画材料不仅是各类画种形成的主要因素,而且是限制创作思维发展的根本原因,认识这一矛盾,对中小学生怎样合理利用材料,充分呈现艺术构思.创作出优美的艺术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儿童舞蹈重在表现儿童的生活、思想和情趣,所以,它的创作,既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状态、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又要考虑儿童舞蹈的创作特征和创作要素。由于儿童在心理、生理、生活情趣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儿童舞蹈较之于成人舞蹈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和视觉审美多元化的今天,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愈来愈显现出其珍贵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剪纸艺术的多种可能性是现当代剪纸艺术创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自身主观的剪纸创作体验来探讨剪纸艺术普遍的创作过程和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13.
蔡永辉教授的绘画表现形式十分广泛,从油画到水彩,从人物到风景,从主题性创作到小幅精品,都表现出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成就斐然.其专著《心之所向——蔡永辉油画与水彩创作研究》生动地展示了他几年来的绘画创作和治学经验,其中包括他发表在国家级权威期刊《美术观察》杂志上的论述惠安女创作及水彩创作心得的论文.这些都体现了蔡永辉的艺术感悟和人文主义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书法教学中,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个颇难过渡的阶段和环节,临摹与创作是一对互相依赖,互有渗透的矛盾关系,在临摹过程中应体现创作意识,创作过程中应再现原碑风范。写实性临摹中要抛弃自我,写意性临摹中要寻回自我,张扬自我,通过集字法创作和再度创作,寻找创作灵感,走上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校园舞蹈教育和创作是高校实施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舞蹈教育的作用、实施舞蹈教育的途径以及校园舞蹈的创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有其独特的结构规律与表现方式,一是词、曲作家的创作,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度创作;二是演唱者的精湛表演,即二度创作。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其最终目的是走向舞台,为观众服务。只有做好歌曲的艺术处理与加工的工作,歌曲内容与音乐的深刻内涵才会得到恰如其分的表演,使艺术歌唱的舞台实践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艺术美学的高度,较为全面而深刻地评析了当代云南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个性;全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云南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艺术追求。作者力求勾勒出云南儿童文学在全国儿童文学领域的地位,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述了我创作中对艺术的理解,在此创作中对一些认识的深化和感悟,即艺术是人类的创造物,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的创作,艺术与社会生活。我的大脑也在不断充实着,不断地吸收着精华,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期在以后的创作中,能够将理论更深、更好地结合于作画当中,寻找出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与当今整个时代进行更好的连接。  相似文献   

19.
对何存中小说的创作历程、创作得失以及创作主体的艺术追求的轨迹,在评论界何氏创作评论中作了首次性的整体把握。其中着重评析了主要创作阶段——第二阶段的创作情况,从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化、作品主题的多层次开掘、艺术方法的式样化等方面,总结了何氏的创作成就,提示了何氏创作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全篇并简略勾勒出何氏“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艺术追求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巡回画派"的批判现实主义适应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需要,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美术教育对我国油画创作和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我国美术创作和教学培养了大批人才;1989年两国恢复友好关系,中俄美术交流在新的形势下走向平等对话.在艺术多元化今天,实事求是地看待俄罗斯美术,有助于中国油画创作与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