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技术》2004,(11):48-49
[编者按] 亲爱的读者朋友: 你们好! 本刊从这期开始与慧海大学生俱乐部合作推出"大学生俱乐部"栏目,包括"慧海快讯"、"大学时代"、"书影斑驳"、"学子与职场"等子栏目.内容涉及来自慧海大学生俱乐部、职业技术网、职业技术杂志及全国各高校、职业院校的关于学子的新闻;由大学生自己讲述学子生活,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搜集大学生步入职场的见闻、感受,形威典型案例,请专家予以点评,给学子们以权威指导,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2.
作者、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教育与职业》学生版已经快一岁了,首先感谢大家在这一年里给予我们的支持和理解!新的一年里《教育与职业》学生版将以全新的面貌和大家见面,封面上刊名称为《教育与职业》下半月版,每月16日出刊。宗旨是指导青年学生的学习、升学和就业,同时反映青年学生丰富的课余生活;我们的目标是,让我刊成为青年学子升学、就业、创业的导航者,成为青年学子生活中的朋友。希望大家和以往一样,继续支持、关注我们,多多赐稿,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本着“一切依靠读者,一切为了读者”这一办刊原则,我刊在栏目设置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职业形象教育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尽快地走上职场,融入社会,这也是他们在生活与职场中取得成功所必备的"软实力"。如何打造一个符合用人单位期许的良好职业形象,是摆在每一个求职阶段和初入职场的高职学生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开设了《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本文将浅谈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职业形象教学。  相似文献   

4.
职业形象教育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尽快地走上职场,融入社会,这也是他们在生活与职场中取得成功所必备的"软实力".如何打造一个符合用人单位期许的良好职业形象,是摆在每一个求职阶段和初入职场的高职学生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开设了《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本文将浅谈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职业形象教学.  相似文献   

5.
日前,"外企志愿者——体验奥运回归校园"系列活动在京7所高校中展开,来自佳能(中国)、壳牌(中国)、施耐德等外企公司的"奥运"志愿者们走进校园,在大学生求职、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管理等相关方面提供公益服务。根据几所高校的办学特色,主办方将活动定位不同的主题:"从企业文化谈自我认知"、"职场商务礼仪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职场精英打造卓越团队"、"外企优秀员工职业素养"……尽管内容大不相同,但每所高校的活动都吸引着众多学子的参与。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既有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也有大一新生。对于职场,他们都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活动中,志愿者与学子亲切对话,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悉心给予解答,并给予了意见和建议。在此,记者对几场活动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希望业内人士的建议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永玲 《时代教育》2015,(5):101-102
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是学生个体与职业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一个过程,是体现大学生对工作任务、环境、人际关系等的适应的结果,它反映了个体与职业之间通过不断磨合达到和谐的过程,是大学生适应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进入职场,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尤其体现在大学毕业生对于职场环境的"不适应",因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相似文献   

7.
职场关键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和顺利转型为职场人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职场关键能力不足的表现和影响,指出回归"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在职场关键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完满教育"为核心的适应职场需求的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理念革新、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与社会的接轨、与生活的关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独立担当的全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常态化和全面化地提升学生的职场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8.
职场新鲜人     
又是一年毕业时,一批怀揣梦想的学子结束了学生时代.同时也开始了崭新的职场生涯。他们是最成熟的学生.也是最年轻的职场新鲜人!  相似文献   

9.
会员之家     
播放机亲爱的会员: 《高校招生》读者俱乐部成立了!很多读者陆陆续续来电来信加入了读者俱乐部!大家的态度都很积极哦! 我们专门为俱乐部会员开设了《会员之家》栏目,先推出《会员说吧》。有空大家来“说吧”坐坐聊聊! 如果您是高中学生,想同全国各地的同龄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排解高中生活的紧张和焦虑;如果您是学生家长,想同全国各地和您一样望子成龙的家长交流辅导教  相似文献   

10.
熊佳 《文教资料》2020,(2):114-115,6
本文从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建设的内涵解读出发,剖析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建设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通过分析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演辩俱乐部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式和途径,探讨基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演辩俱乐部”社团文化建设与研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刊讯     
《新职教》1999,(11)
《职业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上半月版面向学生,反映校园生活,指导课程学习,报道先进典型,提供就业参考。主要栏目有:豆蔻年华、七彩校园、实习记录、金钥匙、心情笔记、生活参考、文苑新作、青春有悔、创业之路、综艺大观、就业之门、开心俱乐部、知了信箱。  相似文献   

12.
每年7月,都有一批大学生脱下T恤和牛仔,从单纯的校园迈入富有挑战的职场。从象牙塔中的学子蜕变为一个职业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困惑与失落,用断奶期来形容还真有几分贴切。入职"断奶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这意味着他们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衣食无忧的消费者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父母的襁褓中走出来逐渐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这期间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解读其中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职场训练的开展,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独特的优势。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开展职场训练为例,探讨高职院校进行职场训练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通信工程局开办的"960119——学子港湾"栏目,升通至今受到了众多中小学生的青睐,同学们踊跃参与,很多同学都在此留下了自己的声音。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我们对栏目进行了改版,独具创新的栏目,相信你一定会更喜欢!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各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要适应高速发展的职业环境,需有效职业规划,不断开发自身潜能,提高从业能力,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引导学生高效度过大学生活、合理择业、成功就业以及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该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力明显不足,提升教学效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用人单位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社会用人单位更注重就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此作为评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大学生职场素质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高校以及社会等因素。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职场素质的相应对策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塑大学生成才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创建终身职业培训与能力开发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用人单位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社会用人单位更注重就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此作为评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大学生职场素质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高校以及社会等因素。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职场素质的相应对策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塑大学生成才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创建终身职业培训与能力开发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微软技术俱乐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探索。俱乐部本着"学习先进技术,开拓创新思维,体验多元文化,成就一流人才"的宗旨,在各高校团委指导下,通过学术讲座、技术沙龙、兴趣小组、大型比赛、参观访问等活动,活跃学生学术气氛,丰富校园活动。目前,全国共有30个微软学生技术俱乐部。自2002年第一个实践项目申请开始,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收到1500多个实践项目申请,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资金支持了300多个项目,将近10000名学生在这些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不仅在实践项目中很好地与学生的课堂学习形成互补,同时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项目过程中得到运用和进一步的理解。另外,在实践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个栏目,不仅将微软技术俱乐部的优秀创新创业案例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它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微软技术俱乐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探索。俱乐部本着"学习先进技术,开拓创新思维,体验多元文化,成就一流人才"的宗旨,在各高校团委指导下,通过学术讲座、技术沙龙、兴趣小组、大型比赛、参观访问等活动,活跃学生学术气氛,丰富校园活动。目前,全国共有30个微软学生技术俱乐部。自2002年第一个实践项目申请开始,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收到1500多个实践项目申请,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资助支持了300多个项目,将近10000名学生在这些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不仅在实践项目中很好地与学生的课堂学习形成互补,同时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项目过程中得到运用和进一步的理解。另外,在实践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个栏目,不仅将微软技术俱乐部的优秀创新创业案例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它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创业要绝招致富有先机 现在找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越来越难,而对于职场中人来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也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既然找工作这么难,当下一些学子和"久战"职场正在赚经验的人都纷纷表示,何不自己当老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