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大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有学者认为,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在于一系列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如同行评价制度的扭曲、异议制度不完善、监督和惩罚机制缺位等等。而笔者认为,研究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大学的组织特性,与西方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组织特性在于:受政府集中控制,自主性差;大学内部崇尚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方式。基于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行之有效的学术制度(如同行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2.
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以大学的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最为典型。传统的大学人事制度重事轻人,没能充分发挥竞争、激励、市场和保护机制的作用,不利于学术队伍的壮大发展;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普遍欠缺明确的质量标准,存在过于量化、功利化和行政化的不良倾向,不利于学术生产的长远发展。有鉴于此,大学学术管理制度应当从四个方面加强改进:一是加强基层学术自治,以此克服学术管理中的行政主宰;二是保障学者的学术自由,以避免学术管理舍本逐末;三是以学者的发展为本,而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四是必须体现一定的精神与价值追求,克服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3.
学术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学术的严肃性,保障学术活动质量,建立规范的学术秩序与环境。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主导着大学教师的学术行为方式,其价值导向依次为: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大学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评价制度不仅使大学偏离了其学术评价的目的,且极易引起学术道德的失范。完善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需要"破""立"统一,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政府退出评价主体;加强社会参与,推行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强化同行评议制度,完善同行评议方法;形成约束机制,建立学术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高度制度化的组织,大学的知识活动及其管理均有相应的制度。大学的学术制度主要涉及教学、科研及学术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包括学科制度、学位制度、教学制度(学分制、讲座制、导师制、研讨班和实验室制度)、学术评价和晋升制度等等。近年来,学术组织、学科分类、学科史以及学科文化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评价是大学学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向度的演变与教师角色的延展紧密相关。由于排名机制诱导、学术“锦标赛”和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学教师评价多元向度之间的冲突,也催生了“五唯”痼疾,与评价的原目标相背离。在“破五唯”的背景下,大学教师评价迫切需要秉持多元化的学术观,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实施分类管理,在制度层面上加大对教师立德树人的激励,促进学术职业多元价值的平衡,推进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伦理建设是提升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效能和制度伦理道德水平、激发大学学术活力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伦理建设不仅是满足大学学术活动范式现代转型以及大学学术管理实际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学学术管理伦理诉求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大学学术活动的底线伦理、责任伦理、交易伦理与诚信伦理、合作伦理与共享伦理以及价值伦理与身份伦理等构成了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伦理的内涵和特性。构建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体系不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章程,建立以伦理道德规范和要求为基础的学术管理制度体系,而且需重视学术管理制度伦理自身建设的完整性,并健全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相关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伦理在学术管理中的权威地位和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组织冲突包括科层管理与学术自治间的冲突、市场价值与学术期望间的冲突和大学组织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大学的冲突管理应当以一种整合的思路和理念,建立制度和规范机制保障,包括树立正确的冲突管理观念、建立和完善大学组织中的冲突预防和应急机制、凸显法治和制度在冲突管理中的双重效力和选择有效的冲突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本研究是围绕大学管理问题而进行的一番历史探索。当前,大学的教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管理理念、机制、制度、方法到教师评价、组织文化均受到人们的质疑。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存在缘于大学对如何才能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缺乏清醒的认识。传承文化和创新学术是大学的本职,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师的本务,大学本职的实现以大学教师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归根结底是进行学术生产的机构。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大学学术生产力决定大学办学水平的观点。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生产存在的问题,探讨制约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术生产产权制度、学术资源配置方式、学术评价制度、学术管理制度、学术竞争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明晰学术生产产权制度,改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合乎学术逻辑的学术评价机制,构建具有学术道德伦理约束的学术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学术竞争和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正论文基于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已有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从整体上把握、厘清其发展、演变脉络,重点分析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内容、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讨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对当前大学学术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分六章。第一章基本理论分析,探讨了学术的内涵和特点,对评价、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既需要道德自律,也需要制度他律.加强学术规范制度的建设必须整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加强学术规范教育与训练,建构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开展学术批评,加强学术反腐败制度建设,在学术工作中推动学风建设,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学生学术不诚实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出现学生不诚实的现象,从内部个体成长与外部环境制度方面深入分析了学生学术不诚实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品德养成,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按章依法科学管理,转变评价观念与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提升本科成绩管理效能的十个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课程成绩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对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监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提出了建立规章制度、改进成绩采集模式、构建学业预警机制、加强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等十项提升本科成绩管理效能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教师工作性质和自身特性着手,探析了保障其学术自由权力、公正评价其学术水平和授予其治学和管理学术事物的权力与实施人本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对应教师层面的人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的学术规范管理非常富有特色,这体现在其强调学生自律的管理理念、严格而细化的管理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与对学术失范行为实施公开惩处等方面.普林斯顿的学术规范管理使该校本科生从入校起就接受严格的学术规范教育,逐渐认同并自觉身体力行学术规范与要求,从而使优良的学术传统能在普林斯顿大学代代相传,成为后代学人学术不断产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力远低于组织因素,职业倦怠的根源应归咎于职业群体的组织和直接管理者的行动,提出从培养职业兴趣、建立合理绩效评价体系、营造合谐校园氛围、建立社会支持网等方面,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管理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7.
组织研究生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有利于研究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当前研究生学术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术活动交流范围较窄;学术活动的成效难以评价。为此,高校研究生学术活动要加强管理,在学术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组织与设计、保障与评价等方面不断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调查高校经管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新要求和经济管理类学科特点,提出从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强化导师指导、搭建学术平台、增加学术交流、重视科研实践、加强质量监控、完善学术评价体系、营造学术氛围、丰富学术资源等多途径,培养经管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构建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教师丰富的人力资本、教学资质和良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环境对改善课堂教学互动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基于这一研究,本文认为学校物质资源并不是改善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因素,教学过程中一些软的因素,尤其对师生教学互动质量的改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学校效率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这对物质资源缺乏的农村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教务管理:问题述评与对策因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学体制与管理理念的嬗变,我国高校教务管理中制度建构的主客观性、目标定位的价值取向、内部结构的核心功能、职员素养的反思提升等问题日益暴露于当今教育改革的现实界面。探究并厘清其中的基本问题和主次问题,不仅为阐明问题之应对策略,也能促进教务管理专业化和现代教务管理机制建设。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其一,创新管理制度,以学分制为中介,以和谐管理为宗旨,联动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其二,明晰教务管理的主体目标和客体"软"、"硬"目标,有的放矢,合理取向;其三,坚守教务管理内部结构中的学生核心和课程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核心功能;其四,树立五种意识、培养四种能力、完善三种机制,提升职员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