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意象角度出发,运用意象批评与文化心理批评等方法,对李瑛诗歌中石头和鸟两个主体意象进行了新的读解;进而认为两个主体意象反映出诗人审美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稳定性和生长性,是李瑛几十年诗歌创作生涯中内心生活音乐化的有力表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意象角度出发.运用意象批评与文化心理批评等方法,对李瑛诗歌中石头和鸟两个主体意象进行了新的读解;进而认为两个主体意象反映出诗人审美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稳定性和生长性,是李瑛几十年诗歌创作生涯中内心生活音乐化的有力表征.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本质上是属于听觉艺术。音乐是借助器乐、声乐,通过人的听觉来感受音乐意象、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品行的目的。在器乐的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意象能力一直以来是教师重点研究问题。音乐意象能力的形成不仅依托于表演者的高超器乐演奏技巧,也需要学生充分表现音乐的实质内涵。本文主要从音乐鉴赏、音乐想象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在器乐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象能力。  相似文献   

4.
《望星空》一文认为意象群"月"和"星"分别代表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作家们不同的心灵世界和审美追求。文章的分析有得有失。"合理处"通过细读法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夜空意象,捕捉到冷月与繁星两个意义符号。"不合理处"是耽于对静态"冷月"和动态"繁星"的绝对值,忽视了文学史的定量与定性的问题和这两个时期文学突出的文本形式差异:古体诗与现代诗。  相似文献   

5.
《望星空》一文认为意象群"月"和"星"分别代表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作家们不同的心灵世界和审美追求。文章的分析有得有失。"合理处"通过细读法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夜空意象,捕捉到冷月与繁星两个意义符号。"不合理处"是耽于对静态"冷月"和动态"繁星"的绝对值,忽视了文学史的定量与定性的问题和这两个时期文学突出的文本形式差异:古体诗与现代诗。  相似文献   

6.
呼双虎 《现代语文》2009,(11):39-41
在我国很早的历史时期,笛曲早已被人们给予了政治、道德或社会的许多重要功能。到宋代,笛子意象更是词人词作中经常采用的音乐意象之一,用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作用。黄庭坚的词中多次出现了笛子意象。本文就是对黄庭坚词作中的笛子意象作一下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作品中,意象蕴含着审美、象征、抒情等功能,可以使听者走进作曲家内心的创作世界。本文试图以主题、旋律、节奏、和声四个方面为角度,对被誉为印象派音乐鼻祖的德彪西的钢琴音乐进行研究,通过对他钢琴音乐的意象的创作过程和特征进行研究,引领人们走进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8.
赵薇薇 《考试周刊》2013,(71):180-180
体态律动法是由瑞士作曲家达尔克罗兹首创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世界上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有四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两点最为突出:(1)发展学生的身体感官与大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2)发展学生大量地储存音乐听觉意象和身体运动觉意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风赋》《雪赋》分别构建了“风”和“雪”两个意象。本文试图在尊重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特点基础上,借鉴现代西方意象的理论来分析比较这两个意象构建方式上的异同,以深入把握此二赋所表达的两个意象的特点。本文认为,《风赋》中意象的构建方式有两个特征,即铺陈和主观选择;《雪赋》中意象的构建方式在此基础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体现在:一是物象取象范围的扩大;二是在成熟的意境中来深化意象之意。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建安、正始诗人的内心世界,文章对两个时期诗歌女性意象分析,从女性意象的内涵意蕴中可知建安士人功名意识强烈,表现出对政权极强的依附性,正始士人淡泊名利,疏离政权,追求自我独立;建安士人欣赏美色,正始士人忽略美色,欣赏神韵,总结出两个时期士人的心态、审美意识迥异,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白和王维的乐府歌诗音乐一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共性特征,如题材相似、音乐种类丰富、音乐基本形态大致相同等等。但在不同的人生经历、气质性格及宗教思想的影响下,李王二人的歌诗音乐呈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及审美特征,如李白的乐府歌诗音乐以北乐为主,音域宽广跌宕,节奏、旋法形态多变,具有飘逸洒脱、热情豪爽、意蕴醇厚的整体审美特征,而王维的大部分歌诗的音调结构与旋法复合了北方与南方的音乐特点,并有机融合成一种新的旋律风格,形成了气疏韵长、清雅简淡、意境深远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儿童钢琴组曲》是柴可夫斯基针对儿童演奏者或钢琴初学者而创作的内容丰富的24首乐曲。每一首乐曲都反应了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24首乐曲备有特色,表现出孩子在生活中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及生活场景。在演奏每首乐曲时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刻画怎样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因此要运用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触键方法来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月夜》和《月光》的创作分别处在中西音乐变革期,有着丰富的创新精神。两者通过二胡和钢琴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诠释作品,中西"月亮文化"的差异影响了两首乐曲的审美意境和曲式。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讲,两者蕴含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底蕴,以中西方对月亮不同的诗学追求,表达了不同的"月"境。  相似文献   

14.
新疆各少数民族的美术和音乐艺术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作者力图通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各少数民族美术和音乐的艺术特点及其相通性,更加深切的体会生活中各民族各类艺术形式的美,从而加深各民族间的理解和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同时.作者力求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音乐应运而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技术与手段。作为新型的技术手段,它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计算机音乐让音乐创造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创作音乐,音乐的创作不再受场地与设备的限制,可以让更多喜爱音乐的人参与其中,从而推动了新音乐的流派,使音乐创作与音乐理念百花齐放。本文着重阐述计算机音乐不同于传统音乐的特点,让音乐更加平等多元,更加大众与娱乐化。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实施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为幼儿开启审美与欣赏的心灵之窗、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平台、激活创造性与想象力的源泉、开通情绪与情感的培养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等方面入手,挖掘课堂内外有用的音乐教学资源,营造与音乐教学主题相适宜的情景,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游戏实施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着力点进行音乐教学评价,以此来实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当今世界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先进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它不仅对儿童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它也为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文章主要研究奥尔夫综合音乐观、即兴创造、奥尔夫乐器引用以及奥尔夫对本民族音乐推崇的教育理念,以及其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再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可用身体动作唤醒儿童的音乐情感,选用多种形式体验音采,如让音乐欣赏与动作有机结合、音乐欣赏与‘图谱相互交融、音乐欣赏中打击乐器衬与托等方式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再教育,使学生情感产生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本体建设和"社会服务"活动中,有大量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其起始时间之早、活动内容之多、遍及地域之广、产生影响之大,在西方音乐文化传播历史上地位独特。虽然青年会所从事的音乐文化传播不是青年会活动的主要工作目的,但其在中国南方各地的传播所产生的音乐普及效应,与当时当地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呼应与补充,不仅是十分有益的社会音乐扫盲活动,其各种音乐活动形式也丰富了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内容,带动了音乐文化活动在南方各地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音乐教育呼唤文化自觉,乡土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乡土音乐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西方音乐体系下的乡土音乐欣赏,而应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通过乡土音乐表演、中西音乐比较以及乡土音乐民族志研究三个手段,培养学生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和民族身份认同意识,从而弥补单纯西方音乐体系教学所带来的民族与文化意识的缺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