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知     
让艾滋病毒自杀迄今为止,艾滋病还是一种不治之症。然而,德国女科学家卡琳·莫琳却声称3年后可以让艾滋病成为可治之症,因为她已经找到了一种人造遗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让艾滋病毒自杀。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毒性传播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85%艾滋病毒感染者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毒的性传播,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预防为主。现有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由男性主动使用的安全套,适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男性包皮切除术。正在研究的新技术包括疫苗和由妇女主动使用的杀微生物剂,两者都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热点。鉴于艾滋病防治的艰巨性,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技术手段能够100%的预防艾滋病毒的性传播,所以必须多管齐下,在大力宣传教育和普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实施适当的行为干预的同时,要使用多种技术来预防,才能把艾滋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中国艾滋病科研产出位居全球第四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爱思唯尔发布最新报告,描绘了全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毒")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俗称"艾滋病")的最新研究趋势。该报告显示,有关艾滋病和艾滋病毒的研究中,最活跃的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4个国家,包括南非、乌干达、肯尼亚和尼日利亚。南非是开  相似文献   

4.
法国艾滋病毒研究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运用有些艾滋病人长期不靠药物治疗也能对抗病毒侵扰的事实,研究出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以造福大部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法国艾滋病毒研究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运用有些艾滋病人长期不靠药物治疗也能对抗病毒侵扰的事实,研究出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以造福大部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一位德国有着10年艾滋病史的病人最近成功地被医生治愈了!一位医学博士在利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时突然灵光一现.想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可以阻碍艾滋病毒侵害细胞.于是寻找到含有这种特殊基因的捐献者骨髓.在消灭了德国艾滋病人自身被感染的骨髓细胞后.将捐献者骨髓移植到了德国艾滋病人的体内。最终奇迹发生了.在20个月的监测中。这位病人体内再无艾滋病毒的任何迹象。  相似文献   

7.
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从全球来看,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4年12月,累计活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3940万。仅2004年,就有490万新感染者,死亡310万。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艾滋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检查,证明艾滋病毒于1982年传入中国,1983年首次感染大陆的中国公民。1985年一个美籍阿根廷艾滋病患者来中国旅游,在北京发病死亡。1989年首先在云南发现经静脉注射吸毒的艾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中国艾滋病毒/艾滋病的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强调指出如果中国政府对势不可挡的HIV/AIDS在中国的流行再不采取果断措施.艾滋病/艾滋病毒受害者的治疗成本将与中国年度军费持平,中国经济势必出现大跃退.中华民族将可能再次沦丧为“东亚病夫”。  相似文献   

9.
科苑集粹     
激光干掉艾滋病毒艾滋病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如今,美国一位物理学家找到了杀死艾滋病毒的新方法,可能会让这个不治之症变成可治。这位物理学家发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有自身的振动频率,于是他用近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部分罕见的群体,在感染艾滋病毒后,能够长期在不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控制艾滋病毒感染的进展,他们被称为"精英控制者"。2020年,一项针对64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研究,揭示了他们的不寻常成功与病毒在其基因组中的定位之间的联系。这些"特殊患者"多年来未曾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一直保持健康状态。这些新的理解虽然暂时无法达到治愈艾滋病的目标,但开辟了一种新的策略,使感染者能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生存数十年。  相似文献   

11.
自美国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并于1983年分离到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以来,患病人数和感染人数与日俱增。到去年12月1日,全世界已有17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400多万,其中200万人已经死亡。目  相似文献   

12.
交易所     
《科技新时代》2009,(2):119-119
[AIDSCURE]2018年之前,科学家能发明出一种治疗艾滋病的可靠基因疗法 两年前,一名居住在德国柏林的42岁男子进行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由于这名男子同时还是艾滋病毒的携带者,因此医生为他移植了带有艾滋病毒抗体的骨髓干细胞。两年过去了,研究人员发现,不仅他体内的癌细胞消失了,艾滋病毒也不见了。这个成功案例让人们对基因疗法充满了希望。但是科学家的声明却给满怀希望的人泼了一盆冷水——有30%的患者接受治疗后会死亡,而且只能应用于癌症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炳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种上市多年的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喷他脒,具有"切断"艾滋病毒的生命周期,阻止艾滋病毒自我复制,从而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据了解,这一名为"喷他脒气雾剂"的药物,在其主要成分被发现有这一新作用前,只是用于治疗因艾滋病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有效的冶疗手段。如今,美国一位物理学家找到了杀死艾滋病毒的新方法,可能会让这个不治之症变成可治。这位物理学家发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有自身的振动频率,于是他用近红外线激光刺激试管中的艾滋病毒的外壳,结果破坏了病毒外壳,杀死了病毒。  相似文献   

15.
同性恋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许多携带艾滋病毒的母亲会把艾滋病毒传给自己的新生婴儿,这是无数家庭的悲剧。最近,美国科学家似乎成功地治愈了一个艾滋病婴儿。这位婴儿在孕育了35周后早产,其母亲在临产检查时发现感染了HIV。医生决定对出生31小时的婴儿进行鸡尾酒疗法治疗,也就是各种艾滋病治疗方法多管齐下。29天之后,在标准测试中,婴儿体内已经无法探测到艾滋病病毒。21个月后,婴儿体内无法探测到  相似文献   

17.
顾娟 《科学中国人》2000,(10):50-50
艾滋病(AIDS)是20世纪新的流行性传染病,一旦确诊,患者就不可避免地死亡,成为吞噬人类生命的恶魔。因此,该病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罕见的高致死性传播疾病,是一种感染了艾滋病毒(HIV)直接演变为艾滋病的世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