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世纪之前,孩子们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呢?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为我们打开了他的童年之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怎么样,成长中的你,愿不愿意拿起笔来记录你读书和成长的足迹呢?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再看看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让孩子们读书,  相似文献   

3.
一篇好文章,一千个人阅读,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语文课常见的讲法是把课文肢解、割裂,不管什么类型的文章都要归纳个一二三,都要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这种教法常让人有一种强奸文意的感觉,本来很丰富很动人的文章,变成了丢肉失血的苍白骨架,又谈何美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到的三味书屋中的私塾生活,先生让学生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读起书来是人声鼎沸,这些似乎又找到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先要练好字。其次是诵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培养语感,读的书多了…  相似文献   

4.
李拥军 《成才之路》2010,(15):38-38
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再看看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让孩子们读书,自己也读得很有兴致的描写:“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沉浸在读的情境之中。”由此可见,“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运用朗读,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呢?本人根据多年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自家后花园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生活片段,以及新奇纯真,充满乐趣的私塾生活场景。百草园五彩斑斓的景色让人陶醉,美女蛇故事里有压抑不住的神秘感,冬日捕鸟是男孩绝对刺激快乐而又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是属于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三味书屋看似很沉闷,但对于孩子来说,又是另外一种快乐,看先生入迷读书时的新奇,在后院捉蚂蚁的快乐,在底下画绣像的专注。  相似文献   

6.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7.
<正>先生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中的"脊梁",这里所说的先生,自然是指鲁迅先生。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为数不多的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学习的散文,记述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生活到三味书屋枯燥乏味但却影响深远的读书生活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历来解读的角度各异,结果也不尽相同。这种多元性体现了文本解读的多重视角。但对于教学来说,有一个视角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一、“对课”简说: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从宋代开始,对课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旬,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鲁迅先生早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曾学习过对课,这成了他在枯燥私塾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许多年后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  相似文献   

9.
大凡读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人对鲁迅先生描写的那段有关读书的文字并不陌生: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单调枯燥,教学内容陈腐,艰涩难懂,教学方式则是死记硬背,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学生对文章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看先生读书  相似文献   

10.
唐佑英 《小学语文》2007,(11):23-25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多曼博士说:“想要培育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尽早让孩子读书。”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的老师们,为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开心幸福的读书乐园,从1995年建校开始,经过12年的潜心研究、辛勤耕耘,终于成功地为低幼年龄段的孩子们打造出了以“提前识字-提前阅读-提前习作”为特色的读书乐园,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享受着童年读书生活的有趣和丰富多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这样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  相似文献   

12.
<正>"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掌握住了阅读的主动权就掌握住了语文的主动权,语文要回归本真,阅读就要还给学生。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主动积极为孩子们创设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等,为孩子们铺架阅读桥梁,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去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此时无声胜有声——创设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1.精挑细选,让孩子有书可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读书要保证有书可读。首先我们可  相似文献   

13.
生活就如五味瓶,酸甜苦辣成,让人回味无穷;生活就如七彩霞,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联想翩翩;生活就如百科书,语文英语数理化,天文地理音体美,让人百读不厌……与孩子们相处,也是无奇不有。最近,就碰上了一件当时揪心、过时痛心、现在舒心的事儿。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述了他的启蒙学习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说的“对课”,就是对“对子,”是旧对学生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种训练方法。先从一字对起,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老师说“细雨鱼儿  相似文献   

15.
如何学好语文,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中学老师和学生的体会———编辑方竹玲张桂英老师:学好语文,首先要朗读。记得报上说,现在人才最重要的四种素质,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而这是只有靠朗读才能练就的功夫。其次,要泛读。读课本以外的时文、美文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泛读的重要性;还应该读生活这本无字书,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有了《落花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泛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很多写作尖子谈语文学习经验时都说得益于“课外书”,像韩寒就读过《…  相似文献   

16.
在《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作以儿童天真烂漫的视角,体昧百草园自然诱人的风景、奇幻迷离的故事,而三昧书屋却成了束缚儿童天性、教条、死板的象征,这样的对照给学生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三昧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今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7.
读过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的人大概不会忘记下面的情景:(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如果撇开他们所读的内容不论,那鼎沸的读书声以及先生投入的诵读的情境,还真很令人神往。“读书”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细细考究起来,它可以分出很多种类:从声音的有无看,读书可分为默读和有声…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首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本来看.鲁迅的童年是快乐的,不必说百草园中美奇趣,也不必说三味书屋里的读书游戏.单是从百草园中到三味书屋的烦恼令人回味无穷。百草园虽快乐.但毕竟孤独.虽有无数个为什么但无法求解.无人解答;而三味书屋虽然陌生.多有束缚。  相似文献   

19.
薛廉珍 《小学生》2012,(9):29-29
语文课后,孩子们怎么做?我告诉孩子们,读书的孩子最美丽!老师永远会在书中等他们!我给他们印发必背古诗文和推荐书目,给他们编制课外主题阅读手册,带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我和他们一起同欢笑,共感动,齐成长……一、培养读书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虫子蠢蠢欲动,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我抓  相似文献   

20.
语文老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搭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平台,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拓宽课外阅读的空间教师应当是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一座桥梁,提示学生从图书馆寻找优质阅读资源,丰富自己的阅读量。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特性和优势,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然而巧妙地与图书馆发生关联,从而形成借书、读书的好习惯。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延伸阅读空间,找到阅读线索。如学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提示学生这篇课文是从鲁迅先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