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珠的奥秘     
冬天的清晨有些凉意,阳光穿过层层高楼照射在我们身上。我和孩子们正在感受朝阳的美好,这时侯奇小朋友发现滑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他一喊,所有的孩子全拥到了滑梯边。我看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已经转移,就改变目标,与孩子们一起观察研究起了小水珠。我说:“大家猜猜看,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有的说:“是爷爷刚刷过滑梯。”有的说:“是楼上的人用盆倒下来的。”有的说:“是下的雨。”有的说:“是雾。”……到底谁说得对呢?我没有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大家商定中午的时候再来看。吃完午餐,孩子们急急忙忙来看。咦?…  相似文献   

2.
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在操场上滑滑梯。成成往滑梯上撂了一块石头,看着石头徐徐滑落,他兴奋地大叫:“石头坐滑梯喽!”我斥责道:“你从哪儿拿来的石头?砸到别的小朋友怎么办?”成成低下头,小声申辩道:“我想看看石头会不会滑下去。”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有点不忍心,心想何不让孩子们探索一下?于是,我让孩子们站在滑梯两边,然后拿出一张小板凳放在滑梯上,板凳缓缓地滑了下去。接着,我又让孩子们试着去端装满沙包的塑料盆,孩子们都说:“很沉,端不动。”这时,我把塑料盆放在滑梯上,塑料盆很快滑了下去。“啊,这么重的东西也能滑下去!”孩子们发出感…  相似文献   

3.
杨万萍 《教育导刊》2004,(4X):40-45
春游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去海边春游,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有的说:“我要去玩沙!”有的说:“我想学习照相,把大海拍下来!”“春游”这一话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春游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去海边春游,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有的说:“我要去玩沙!”有的说:“我想学习照相,把大海拍下来!”“春游”这一话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上一节“发现朋友有缺点.该怎么办”的五年级口语交际课。当我让孩子们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朋友时.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孩子说:“朋友像一把伞,当你在风吹雨打,感到无助时,是它给你遮风挡雨。”有的孩子画了一面镜子,说:“朋友就像镜子一样,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警惕着自己。”有的孩子说:“朋友就像一瓶酒,越陈越香醇,越陈越珍贵。”……看到孩子们智慧火光的闪烁,我立刻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要是发现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周丽萍 《早期教育》2006,(10):29-29
户外活动时,好多孩子钻进一架“直升飞机”滑梯的“机舱”里玩耍,好久不见他们“哧溜”滑下来。我好奇地走到机舱一端圆形镂空窗口,瞥见郑渲潭正兴致勃勃地对着窗口边“开”汽车边说到上海去,后面的庞依晴也神采飞扬地对着窗口双手转动“方向盘”说到苏州去,其他几个孩子也神情投入地扮演着驾驶员。呵呵,一个原本用来采光透气的窗口竟然被可爱的孩子们想象成了汽车的方向盘,孩子们的创意真让我自叹不如。这架“直升飞机”在我的概念里就是滑梯玩具,它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们体验上下滑坡的快乐,除了造型有趣外勾不起我其它的遐想,要不是组织孩子活动的需要,我想我会觉得它腻烦的。可是为什么小朋友经常能乐此不疲地百玩不厌呢?原来孩子们有更高明的智慧发现:“直升飞机”除了是一个好玩的滑梯以外,还是一辆方便的汽车,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船,也可能是一个温馨的家……正是这一次次开放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们能从同样的活动中寻找到不同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光滑大比拼     
每逢下课,孩子们总是冲到我前面,有的帮我捶背,有的扑入我的怀中,显示出与我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孩子们之所以如此,是他们想和我玩“光滑大比拼”的游戏。游戏很简单,我把脸贴在孩子们光滑细嫩的小脸上,来回蹭几下,随即再对每个孩子小脸的光滑程度做出评价:“哟,你的脸真滑,比滑梯还滑呢”;“你的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星期五,该给孩子们布置回家作业了。让孩子们干点什么呢?有了,我对孩子们说“:春天来了,双休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田野上走一走,看一看……”我话还没说完,就有孩子接着我的话说“:然后写一篇日记,是不是?”我笑着说“:能写一篇日记那当然好!”讲台前的一个孩子笑着说“:要是写两篇的话,老师就要高兴死了!”我听了,随口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我‘死’呢?不说我高兴‘死’行吗?”孩子们都乐了,纷纷开口,有的说喜气洋洋,有的说兴高采烈,有的说喜笑颜开,有的说眉飞色舞……我灵机一动,说“:是呀!要表示高兴有很多词语可以说,用其他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活动区里的孩子们正玩得起劲,有的孩子在翩翩起舞,有的孩子建起了“摩天大厦”,有的孩子在看图书。咦!美食城怎么没动静呢?我走过去一看,美食城里一塌糊涂:食物全倒在地上,锅碗瓢盆东一个西一个,桌椅也是东倒西歪,简直是“造反”了。我刚想责问他们,说了一句“怎么搞得这么乱?”美食城的高翔宇赶快接嘴说:“我们的美食城正在“装修”,所以有点乱。”我灵机一动,说:“你们正在‘装修’美食城呀,难怪这么乱,等你们装修好以后,让大家都来你们的美食城吃饭好不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装修’好了,我们就马上通知你们。…  相似文献   

10.
洪晓琴 《幼儿教育》2001,(12):14-14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尊重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共同学习,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肿瘤”是什么孩子喜欢钻研,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有一次,一个孩子问什么是“肿瘤”,对此我没有回避,而是饶有兴味地和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肿瘤是红红的”,有的说“肿瘤会一跳一跳的”,有的说“肿瘤会发炎”,有的说“肿瘤会出血”,有的说“肿瘤是长在身上的一只圆鼓鼓的  相似文献   

11.
合格     
有个搞心理学研究的人去美国访问,他以“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为题问一些孩子。孩子们有的说长大了想干什么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有的说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朋友又启发他们说:“你们长大了想做怎样的人呢?”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更多的人说“做个合格的孩子”。美国孩子所说的“做一个合格的孩子”.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原则。合格似乎是一个“最低”的标准,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潮汕陶瓷     
有一天,崇舟的手上印了一个“奥特曼”的图案,孩子们都围上去观看。正在这时,我的杯子不小心掉在地上,碎了。孩子们闻声都闪开了,只有一个孩子蹲到碎瓷片边上,问我:“老师,杯上的小熊变成两半了。奇怪,这上面的图案是怎样印上去的呀?”其他孩子听了也议论纷纷。有的说:“是画上去的。”有的说:“是用纸印上去的。”“昨天,我用泡  相似文献   

13.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14.
这天,我组织了“我们的身体”这一活动。中午,在孩子们准备吃饭时,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把你们的小手放在小腿上。”“老师,应该是小手放在大腿上。”我一看,是平时调皮捣蛋的乾乾,便不想搭理他。可转念一想,乾乾说得不错。我们刚刚认识了大腿、小腿,孩子们的双手的确放在大腿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问大家:“乾乾说小手放在大腿上,你们说对吗?”有的孩子想也没想就说:“不对!”有的孩子想了一会儿说:“小手是放在大腿上的。”我说:“对,乾乾说得很对。你们看,我们的小手就是放在大腿上的。他帮老师改正了一个错误,老师谢谢他。…  相似文献   

15.
午餐过后,我领孩子们去户外散步,崔淙源说:“老师,玩奥特曼的游戏吧?”彭霖说:“老师,玩蓝猫淘气的游戏吧?”“老师,玩球!”“玩猫捉老鼠!”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嚷嚷着。为了不让孩子们太兴奋,影响午睡,最后我决定领孩子们玩滑梯。听说玩滑梯,孩子们也很兴奋,争先恐后地滑起来。  相似文献   

16.
情满课堂     
吴开金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54-155
每学期一次的社会开放活动如期而至。那天清晨,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走进了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袋鼠与金子》这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讲的是一只袋鼠妈妈在带着孩子出远门的路上,放下孩子休息时,发现了一堆金子。袋鼠妈妈以崇高的母爱战胜了金子的诱惑,拒绝了小草的建议,坚持把孩子放进袋里走了。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母爱的纯洁与伟大。我请他们谈谈:你知道你的妈妈每天都要为你做些什么吗?学生们个个都有话可说,兴致勃勃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我的妈妈每天都要上班,晚上还要为我检查作业。”有的说“:我的妈妈要为我洗衣服。”有的说“:我的妈妈每天都要为我买菜,做饭,辅导我功课。”……“那袋鼠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需要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继续思考,有的学生说“:袋鼠妈妈要为孩子摘果子吃。“”袋鼠妈妈在跳的时候,她还要看着自己的孩子,别把它甩出袋子。“”袋鼠妈妈还要带自己的孩子出去玩。“”袋鼠妈妈还要保护她的孩子,不让她的孩子受欺侮。”……“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辛苦啊!那袋鼠妈妈为什么还要选择自己的孩子呢?”孩子们思考片刻,一个男孩站了起来“,袋鼠妈妈如果不要孩子,她就没有快...  相似文献   

17.
【镜头回放】大班体育活动“小马过河”开始了,教师T戴着大马头饰说:“孩子们,我是马妈妈,你们做我的小马宝宝,好不好?”幼儿答道:“好。”接着,教师T发给每名孩子一个小马头饰。有的孩子自己戴上了。有的孩子的头饰圈太松或者太紧,需要调换。等孩子们都戴好头饰后,教师T说:“小马们,让我们排好队出发吧!”教师T在队伍前面左手“拉缰绳”、右手“扬鞭子”,学起了马跑。孩子们跟着他,围着圆圈跑了起来。由于幼儿多、场地不够大(圆圈直径5米~6米),有的小马想快跑,但是跑不开;有的小马头饰掉了下来去捡头饰.后面的小马涌了上来,混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以小燕子三次到菜园里去观察,最终发现了冬瓜与茄子的细微差别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事要认真。课堂上,当我问到“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时,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小燕子发现了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有的说:“因为小燕子很认真地  相似文献   

19.
我曾这样问过班上的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他们是怎样爱你们的?”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我烦透妈妈了,早上我要穿裙子,她不让,还打我。哼,还爱我呢!其他孩子也高声应和起来,班上气氛热闹极了。没想到这个活动演变成了“控诉会”,我大吃一惊,孩子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  相似文献   

20.
滑梯旁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的是谁?教室里拿着木偶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的是谁?钢琴边用那甜美的嗓音向孩子们歌唱美好生活的又是谁? 告诉你,那就是我——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王”! 自从与孩子们打上交道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