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归根结底是为了抒情。不是吗?新芽是种子的抒情绿叶是树苗的抒情雨是风的抒情雷是云的抒情小溪是山涧的抒情瀑布是悬崖的抒情高楼是地基的抒情大桥是江河的抒情喜是眉的抒情哭是嘴的抒情眼泪是双眸的抒情笑容是脸庞的抒情……你来到人世的第一声啼哭是抒情,童年的呀呀学语是抒情,青春的喃喃自语是抒情,中年的指点江山是抒情,暮年的沉吟静思更是抒情。抒情如诗,平仄出生活之韵;抒情如歌,吟唱出人生之韵。自然因抒情而灵动,人生更因抒情而丰富。而最迷人的抒情,是充满个性的抒情。也许你要问,个性到底是什么?坚硬是石的个性,柔韧是苇的个…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文学功用很多,情感抒写则是其本色行当。对于诗歌抒情方法的分类历来争论不休,总体来说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结合中国古代文论、诗歌案例以及抒情方法主要特点将间接抒情细分为六大类,即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相似文献   

3.
抒情建构主体在建构表现心灵之情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组构抒情话语的抒情行为和动作,形成了一定的抒情环节.使抒情话语肩负起极富创造性和蕴蓄性的话语系统。抒情要将感情具象化,借助意象来抒发;抒情要将感情音乐化,通过音律来抒发;抒情要将感情舞蹈化,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抒发。  相似文献   

4.
做诗歌鉴赏时,经常提到诗歌的抒情方式.一般情况下,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相似文献   

5.
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考点分析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表意是诗歌的核心和归宿,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笔法。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情感直露,它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撼人心,容易把握。  相似文献   

6.
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因此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在备考中要科学研究抒情方式的内涵、手法与答题方法,并辅以必要的一定量的训练,才有可能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获得好的成绩。一、古典诗歌抒-隋手法例析诗歌抒情方式研究的是诗歌如何抒情。古典诗歌的抒情手法从大类来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即事抒怀、借古讽今、借助一些独特的意象抒情、运用修辞强化抒情等。下面举例阐述一下,让大家对抒情方式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所谓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情感.它主要是以情感人,它有助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抒情,是在对人或事物、景物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有感而发.因此间接抒情包括即事抒情、即人抒情和即景抒情三种.……  相似文献   

8.
对骈文在六朝的抒情问题作一总体的描述,对传统所说的骈文抒情性差的问题作一反思,指出六朝骈文在情感抒发的发展中有一个从叙事抒情到代人抒情,再到以景抒情,最后发展到典故抒情的完美运用的过程,从而完成了六朝骈文抒情方式的程式化过程.这种抒情其实也是一种抒情,说骈文只重形式忽略内容是不准确的.骈文更多的是注重文章的形式完美.  相似文献   

9.
王永金 《考试周刊》2010,(32):67-68
鲁迅的小说《故乡》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在《故乡》中,作者多角度注入自己深厚的情感,并调用各种艺术手段加重抒情的色彩,即通过第一人称展开故事直接抒情,通过刻画人物抒情,通过描写抒情,等等。  相似文献   

10.
所谓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情感。它主要是以情感人,它有助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抒情,是在对人或事物、景物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有感而发。因此间接抒情包括即事抒情、即人抒情和即景抒情三种。抒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紧张的、强烈的,把感情直接倾诉出来,风格较为外露明快;一种是轻淡的、和缓的,把感情深藏在心底,风格比较内向含蓄。抒情类文章的内容和对象:可…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掌握恰当的抒情方式是写好真情文章的前提。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也即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露倾吐感情。间接抒情是“依附于事、景、物、理,借助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感情的表述法”。由此可见.间接抒情可分为寓情于叙事、寓情于写景、寓情于议理三种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术语解析】"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抒情的方法一般分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胸臆是心意的意思,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它的特点是不要任何凭借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这种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人们借以抒情的最古老而又最常见的文学体裁,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的抒情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4.
张燕 《作文》2023,(7):16-18
<正>单元要求1.认识抒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2.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3.运用适合的抒情技巧,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指导无情不成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流传千古的名篇,无不是至情至性之作。人生因有情而丰富,文章因抒情而动人。  相似文献   

15.
语文意义上的“抒情”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抒情”从初一起始就是很重要的阅读与写作基础知识,以至于同学们在长期标准化训练的轮番轰炸中,渐渐变得倦于抒情,惧于抒情,只好矫揉造作地抒情. 其实“抒情”是可以用朗诵为载体来体会的,我们就来通过朗诵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作品,来欣赏不同风格的抒情经典片段,同学们准备好你们的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抒情语段,大声朗读吧!你会感觉到这些抒情语段,有的如缓缓流淌的小溪与从容前行的河流,有的如暴涨的洪水与奔腾飞泻的瀑布,这就是个性化抒情的两种呈现方式,“婉约派”的倾诉式抒情和“豪放派”的爆发式抒情.  相似文献   

16.
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承,且都在革命的时代选择了用抒情标记心声,但是出于不同的立场与目的。通过对话比较,可以管窥抒情的历史作用,探索抒情的底色,理清诗与史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诗歌的艺术生命。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叙事诗,固然需要叙事,但也必须用抒情的方式、抒情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借叙事以抒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就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我们”,即包括诗人在内的亿万人民。“我们”以炽热的感情反复向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急切地寻找周总理,抒发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依恋、思念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抒发诗人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借助叙事来抒情,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是在客观叙事中加上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对我国抒情文学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廓清“抒情者”和“抒情人物”的内涵及其功用。认为我国抒情作品中的抒情者虽然有作家的几分影子,但决不能将其与作家视为同一人,它既是作家虚构的角色,又是抒情作品不可或缺的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唐人抒情绝句大量表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感情,而且能在艺术上别出心裁,各具特色。或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抒情,景触情生、情景交融;或借想象与梦境抒情,使感情的表达意蕴深沉;或以场景和细节描写抒情,形象生动、笔底传神;或运用反跌与双绾手法抒情,使之深婉委曲、含蕴不尽,这正是唐人抒情绝句历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冯至《昨日之歌》的抒情内容和独特的抒情风格,认为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