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文学和艺术使人的精神发达起来、提升起来,因此文学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种根基。诗不仅是诗人的,而且是人类的。只有在诗意的状态下,人才出场,才被照亮。清代学者袁枚说:“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2.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文学和艺术使人的精神发达起来、提升起来,因此文学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种根基。诗不仅是诗人的,而且是人类的。只有在诗意的状态下,人才出场,才被照亮。清代学者袁枚说:“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命在于寻求超越。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人类听从存在的召唤,回归本真的自我,恢复与自然万物相融合的原初生命状态,找回人类原初的生命智慧,使人重新成为真正的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诗人正是在风中静静聆听大地回音的人,诗人在这样的言说中回到了本然的自我,与天、地、神合一,这就是人的本质存在,生命的美和诗意。  相似文献   

4.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借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肯定了文学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而中文的基础课程《文学理论》就在于揭示文学是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即对诗意的追求。如此一门学科的教学就特别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龙士 《教学随笔》2008,(6):39-40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向往,是诗人自己一生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他所期望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高度和谐。教育素以关心人的终身幸福,塑造真、善、美的健全人格,唤醒人类对个体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普遍认同与敬畏为其终极目标。我们的学校如果能让全体师生“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能诗意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校园里,  相似文献   

6.
大地乌托邦是海子诗歌的第一心理时期。诗人试图将麦子与诗歌、物质与精神统一于村庄、河流之中,构建一个“健康的麦地”。诗人坚信通过艰辛的劳动.人类最终能够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大地乌托邦中,诗人立足大地,歌颂生存的艰难与劳动带来的慰藉,同时仰望天穹,感受神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大地乌托邦是海子诗歌的第一心理时期。诗人试图将麦子与诗歌、物质与精神统一于村庄、河流之中,构建一个“健康的麦地”。诗人坚信通过艰辛的劳动,人类最终能够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大地乌托邦中,诗人立足大地,歌颂生存的艰难与劳动带来的慰藉,同时仰望天穹,感受神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大地乌托邦是海子诗歌的第一心理时期。诗人试图将麦子与诗歌、物质与精神统一于村庄、河流之中,构建一个“健康的麦地”。诗人坚信通过艰辛的劳动,人类最终能够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大地鸟托邦中,诗人立足大地,歌颂生存的艰难与劳动带来的慰藉,同时仰望天穹,感受神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那么这幅画卷的底色一定是劳动。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劳作中诗意栖居,是人类追求的生活境界,也应是劳动教育的最终归属。然而,现实生活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片面认识使得劳动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屈原在文学上所走的是一条成功之路。他继承和借鉴了诸多的中原文化、楚文化因素,创立了“楚辞”新诗体,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对后世产生了既深且广的影响。司马迁引用刘安的话评价屈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王逸标举扁赋是“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刘勰云:“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姜亮夫先生说:“要是没有屈原的作品,就不会有我们后代  相似文献   

11.
万玉霞 《湖北教育》2004,(13):47-4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语文呼唤诗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师生的共同享受。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  相似文献   

12.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一个诗人”(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是最具人文性和诗意的一门学科,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让语文课堂飞扬激情、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13.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就是一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它与“缧绁”、“禁锢”、“奴役”区分了定义,与“摧折”、“愚钝”、“诓骗”划清了界限。它使活动主体拥有“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氛围和人际互动,它使学子生活在劳动与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语文呼唤诗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师生的共同享受。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师生的心灵沉浮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染着墨韵  相似文献   

15.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就是一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它与“缧绁”、“禁锢”、“奴役”区分了定义,与“摧折”、“愚钝”、“诓骗”划清了界限。它使活动主体拥有“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氛围和人际互动,它使学子生活在劳动与  相似文献   

16.
饶培慧 《学语文》2013,(3):77-77
我们以万物灵长的骄傲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种对人间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诗意的生存     
德国的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 :“人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存 ,就是指那种在生活里处处都能感受到趣味和美的存在的生存。生活在教育情境中的师生都应该是诗意般的生存者。我一向把师生间的坦诚对话当作这种生存的表现。一位学生问我 :“老师您心中 ,我排第几?”我想也不想 ,便答 :“第一。”他疑惑地看着我 ,再问一次 :“真的吗?”我说 :“孩子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各种排行里 ,每个人都期望得第一 ,其实要拿第一也容易 ,就看你愿不愿意换个角度来看 ,只要另起一行 ,每个人都是第一。”另一位刻意打扮自己的女生…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哲人、诗人海尔德林在《人,诗意的栖居》中写道: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人就会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诗人的"栖居"是追求"精神"上的"存在"。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在不断追求精神的存在价值,希望通过语文组课程文化建设,引领我们  相似文献   

19.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20.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钝,走向精致、高雅、聪慧的生活.它能使活动主体拥有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氛围和人际互动,使人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的和诗意的氤氲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