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由于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游记》重要的学价值。近20年来,“徐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分析挖掘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探讨徐霞客及其《游记》悲剧,揭示中国古代思想化专制统治给中国化带来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明代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与杰出的理学家、文化巨子黄道周情谊笃实。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初,徐霞客“万里造膝”,专程从江阴赴漳寻访黄道周。他由漳平入华安,考察九龙江北溪源头及流向,抵漳州府后即赴南靖考察九龙江西溪,尔后到漳浦绥安拜会黄道周。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徐霞客再次赴漳。他在《游记》中,详细记叙从华封至漳州沿江盘山越岭考察九龙江溪流、危石、险滩的情景。崇祯六年(1633年)秋后,徐霞客第三次赴漳,在漳州与黄道周、蔡玉卿夫妇聚首,然后南行百里游平和大峰山(即灵通山),行屐道周家乡铜山(今东山县)寻访刘完公(东山人,举人,道周铜山之弟子)。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徐霞客"耽奇嗜僻,刻意远游",并没有理解其壮游天下的社会意义,更大大降低了徐霞客旅游事业的文化品位。徐霞客是明朝中后期旅游热的产物,他的旅游事业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种与众不同赋予他的旅游以一种恢弘的人文精神,即"徐霞客精神"。明末大学者钱谦益最先使用"徐霞客精神"一词,但未作阐释。本文研究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潮和徐霞客旅游的奇特性,总结"徐霞客精神"的文化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4.
高镇仁 《保山师专学报》2000,19(3):14-15,38
崇祯十二年,徐霞客曾到腾冲经下绮罗李虎变家小住。二人结伴游团山长洞,后由芭蕉关金银堆返城共住七天四夜。经考证,李虎变家确切住址有两处,而当时徐霞客来住的是老家。李虎变原名李振邦。藏于老家的乾隆族匾两块证明,李虎变子孙曾住地方长官,在当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徐霞客“耽奇嗜僻,刻意远游”,并没有理解其壮游天下的社会意义,更大大降低了徐霞客旅游事业的文化品位。徐霞客是明朝中后期旅游热的产物,他的旅游事业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种与众不同赋予他的旅游以一种恢弘的人文精神,即“徐霞客精神”。明末大学者钱谦益最先使用“徐霞客精神”一词,但未作阐释。本文研究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潮和徐霞客旅游的奇特性,总结“徐霞客精神”的文化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6.
杨慎与徐霞客是中晚明时期游历滇云的两个典型代表人物,他们对云南自然地貌、山川河流、社会风俗、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记载,为我们探寻明代以来云南的自然社会变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较早入滇的杨慎,影响着后来徐霞客在云南的考察。虽然是截然不同的游历风格,但徐霞客的考察中多处追寻着杨慎的足迹。昆明作为明代云南省府,是他们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以游昆为切入点,探析二人游历的差异以及他们对昆明的功绩。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徐霞客作为早期中国旅游文化开创者,其作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以《徐霞客游记》为切入点,研讨蕴含在其中的徐霞客旅游文化思想,进而剖析在旅行中徐霞客所采用的旅游文化理论,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导游”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认为在徐霞客的旅行生涯中,“导游”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徐霞客游记》的记载,从旅行时间、考察内容和线路安排,以崇祯九年为界,将徐霞客的旅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探讨了这两个时期“导游人员”的构成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晚明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地方导游和全程陪同服务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有论者认为徐霞客的思想冲破了程朱理学的束缚,并与东林党人及泰州学派有渊源关系,这是不符合徐霞客的思想实际的。事实上,徐霞客的思想并未冲破程朱理学的樊篱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98):12-13
徐霞客故里的节庆旅游应当以徐霞客品牌作为鲜明主题,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相关特性的旅游节庆产品,提升徐霞客故里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1.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中摘录的数则内容,是徐霞客于崇祯十年(1637年)秋在广西旅行途中的实话实说:丁丑十月二  相似文献   

12.
张国学  景晓茹 《华章》2011,(11):26-28
【原题回放】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 题目:以心灵温暖心灵 作文2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3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旅游日当天,在徐霞客开游地浙江宁海,多家机构联合举办了“2011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参与者亲身体会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徐霞客精神。  相似文献   

13.
钱谦益《徐霞客传》有两处记叙徐霞客与黄道周的交游.二人深厚的情谊源于他们相似的志趣、性格和学风.徐霞客临终遣子探望石斋的细节提升了徐霞客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作者对黄道周的关切和对时局的担忧.  相似文献   

14.
《徐霞客游记》中的《滇游日记》十三则是徐霞客在云南游历的行迹,就游记中的《滇游日记》部分归纳了其在科学方面和学方面的贡献。科学方面的贡献从地貌、水、生物、人地理进行了分析;学方面的贡献从其学风格和方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21,(6):51-53
徐霞客郴游日记体现了徐霞客丰富的内心情感,既有对山水审美的愉悦,对人文古迹的追思,对过去贤哲的敬重,也有游愿没满足的遗憾,同时还有生逢乱世的忧世情怀。分析徐霞客不同情感的成因,对郴州市旅游宣传,本土文化的推广,传统文化的保护,研学旅游的开展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霞客作为明末的大旅行家,一生游踪经历了大半个中国(约当今天的二十个省区)。考其游经路线,其在苏、沪、浙、皖、赣、闽、鄂、豫、晋、陕、鲁、湘、黔、桂、滇等省区的游踪或有记录,或可推测,即便在粤、津、京的游踪也可考订。但有关徐霞客在川境、京师以北一带的游踪,仍有可探之疑点,争议颇大,这在褚绍唐教授的《徐霞客旅行考察路线图集》中也只能空缺不标、留作悬案。本文就这些疑点,提出新识,以期众方家讨论。  相似文献   

17.
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对丽江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主要表现在珍视人类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反对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和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8.
试论徐霞客及其游记对保山文明史的贡献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霞客及其游记对保山文明史具有特殊的位置和影响。其考察及游记是对保山山川自然最早最全面最详实的梳理和评介;徐霞客所激赏称赞的特异景观和山川奥秘形成了其后保山重要的旅游、自然资源;徐霞客从人文、自然相生相克、和谐统一的理念基础上,对保山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面貌作了描述;徐霞客的游记成了认识保山、宣传保山的重要资料,是研究保山明代历史文化、自然山水、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经济政治、边关国防等百科全书式的宝贵史料;徐霞客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更是留给保山人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游记》中所载的永昌府的山川、形势、寺庙、坟墓等内容,均透露出徐霞客的风水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我们徐霞客实验小学地处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的故乡——江阴马镇。徐霞客,这位千古奇人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艰苦卓越的科学考察事业。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坚韧不拔、自主自立、探索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人格,激励影响着后人,同时也为今天我们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