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科研、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特殊重要价值,然而这些植物通常分布范围狭窄,个体数量稀少,随时都有灭绝的危险。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优先保护及评价指标等方面就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先琨 《资源科学》1995,17(3):69-74
根据调查统计、广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21种,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本文论述了广西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资源特点,系统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植物资源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保育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濒危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由于自然与人为等原因,植物种质的消失日趋严重.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刻不容缓,而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杰  兰小中  罗建 《资源科学》2011,33(12):2362-2369
对西藏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共有35种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隶属23科33属,占整个西藏高原种类的比例较大,是西藏高原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的一个缩影。除鸡蛋参、喜马拉雅紫茉莉、卷叶黄精、羊齿天门冬、翼首草、螃蟹甲、窄竹叶柴胡外,其他药材植物地上部分的含水率均大于地下部分的含水率。平均单株生物量方面,暗红小檗最大、为1800g,最小是卷叶黄精、为0.699g。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方面,波棱瓜最大、比值为14,最小的是羊齿天门冬、比值仅为0.189。调查分析亦表明,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储量为3199.29t,单位面积药材植物生物量与海拔关系密切,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种类多、生境复杂,分布广、但分布不均,储备量大、经济价值高。建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营发展的关系,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的保护区,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种植园,改进药材植物濒危等级的确定。研究和分析结果为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宣 《资源科学》1997,19(4):59-62
卧龙是四川省珍惜濒危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4种,隶属18科,20属,其中一级保护2种,二级保护11种,三级保护11中。本文论述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特点、类型及地理分布,以及这些植物的一些利用价值及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在之前成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草本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基础上,又成功实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多种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相似文献   

7.
长蕊木兰     
冯倩 《百科知识》2011,(6):46-46
1986年9月23日,为了宣传保护木兰科的珍稀濒危植物,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T111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全套3枚。其中第3枚就是长蕊木兰。 长蕊木兰Alcinlandra cathcardii,为长蕊木兰属植物,该属仅此一种。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2,(17):104-104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在之前成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草本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基础上,又成功实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多种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相似文献   

9.
黄祥童 《资源科学》1996,18(1):68-72
长白山区分布着国家级第一、二批珍稀濒危植物不仅在医药、花卉观赏、化工、木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由于自然,人为及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稀有植物濒临灭绝。因此,积极、有效地保护与$长白山、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持续利  相似文献   

10.
傅志军 《资源科学》1994,16(5):60-66
陕西省分布着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4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1种,二级保护15种,三级保护28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医药、花卉、化工、木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由于近年来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贵稀有植物濒临灭绝。因此,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植物保护在珍稀植物、濒危植物、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不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从创新视角提出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植物园有引进和改良植物的长期历史,对粮食、香料、树木和种植作物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植物园对数万种植物进行了引种栽培,是自然界之外保存最大量植物多样性的场所。近来,植物园主要致力于保护,有时也进行再引进野生植物种,特别着重于那些珍稀或濒危品种。  相似文献   

13.
红豆杉(紫杉)是红豆杉属常绿乔木,为世界珍稀树种,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而且是鼓励人工栽培发展的经济林木。分布于北半球。全球有11个品种,我国有4个品种和1个变种。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鄱阳湖流域是指以鄱阳湖为中心,以入湖的赣、抚、信、饶、修等5河及其流域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区,湖泊流域总面积16.67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土地面积的92.7%。鄱阳湖流域分布的植物种类达3800余种,包括国家珍稀濒危植物57科128属226种。然而近几十年来,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和不合理地使用,鄱阳湖流域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流域内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包括:野生植物分布区域萎缩;资源状况和物种种群数量不清;生境有所恶化,资源逐渐减少,部分物种濒危加剧;流径有所萎缩,水质呈下降趋势;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对策和生态开发技术等。如何保护鄱阳湖流域野生植物多样性,尤其是珍稀濒危植物的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在陕西榆林市卧云山植物园进行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繁技术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在陕西榆林市卧云山植物园进行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繁技术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植物迁地保育是植物园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植物资源保育及合理利用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有效保育是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植物迁地保育中出现的植物生长不良或繁殖障碍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对经济价值高或者珍稀濒危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因此,分析和鉴别影响植物迁地保育的各种因素,有利于保障植物迁地保育的策略研究。土壤生物群落与植物迁地保育关系密切,而相关研究工作较为薄弱,为此建议加强土壤生物互作机制对植物迁地保育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代植物园具有供作植物学研究、保护植物、普及植物学知识和参观游览的园地的多种职能。植物园的中心任务是进行植物的广泛收集、引种、栽培和驯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保护、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方面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若干年来,植物园日益重视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及种质资源,为珍稀和濒危植物提供“避难所”,特别是拯救那些在科学上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从而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植物园还逐渐加强了它的植物学教育功能,把科学和美学贯穿于建园之中,吸引了众多的生物学爱好者和观光游客,起到了美化人类生活环境和普及植物学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叶云杉、喜玛拉雅红豆杉是我国西藏特有植物,属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我们在拉萨进行了其移栽及扦插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在合适的管理条件下,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较全面地调查了景宁畲族自治县范围内的珍稀濒危树种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现状,并对珍稀濒危树种的进一步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