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洞的现时与英雄的现时”是伊夫·瓦岱所定义的现代性时间类型。在《野草·过客》中,“空洞的现时”表现出一种对现时的困惑、彷徨,而“英雄的现时”是与“空洞的现时”相对的。是对“空洞的现时”的反抗、呐喊。这种在过客身上汇集的处于两种现时之间的情境,表现了鲁迅的现代性时间体验。  相似文献   

2.
伊夫·瓦岱所指认的现代性的3种时间类型:空洞的现时、英雄的现时和断裂模式在《野草》里面表现为黑暗与虚无的生存境遇,对虚无与死亡的抵抗姿态及其象征世界的建构。《野草》所展示的生命主体在黑暗的绝境中内聚起的生命意志,为人类穿越巨大的生存困境提供了精神标识。另外,对于象征主义等艺术言说方式的创造性的运用,确证出鲁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的诗学文本。  相似文献   

3.
“现时乌托邦”和“多种多样的乌托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乌托邦研究日益活跃,这一现象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关:资本主义前景如何?现代性的出路何在?“现时乌托邦”旨在根据当前的社会语境阐述乌托邦的意义和作用,“多种多样的乌托邦”则是从莫尔和布洛赫的乌托邦理论出发,探讨乌托邦的时空转换,乌托邦冲动与现实生活及文类的关系等,指出乌托邦的潜在力量及其在政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不断被重述与反思。不过,这些"再解读"往往未能跳脱"五四"传统的论述框架,内容大同小异。学者周蕾从"电影"这种现代视觉媒介着手,"重返"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现场,考察这一反复"被叙述"的场景所呈现的、复杂交织的"看与被看"关系,重估这种"看与被看"的视觉元素、场景如何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反复被塑造。正是这样的视觉性、现代性,促成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持续贯穿于鲁迅的文学实践中,再继而形成"中间物"、"反抗绝望"等哲学命题。本文将在周蕾、汪晖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重读鲁迅的小说与杂文,试图考察与反思这种"视觉现代性"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发展、对于鲁迅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迷思与求索,所带来的冲击、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意识为同一性与主体性的形而上学所支配,现代性世界观把人设置为主体、把事物表象为图像。古代世界观中具有创造特性的上帝的形象在现代被移植到人的存在中,人成了自由自律的创造者,而创造(创新)与自律遂成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根基于虚无,并把虚无作为存在的开端,古典思想从无生有的宇宙图式在现代成为主体从虚无领悟存在的方式。这是因为,从虚无的观念中,可以生发出创造与革命的现代性意识形态。中国哲学中主导的探询存在的方式——隐显的范式对于有无(存在与虚无)的范式具有颠覆性质,通过这种范式,可以进一步去探求克服形而上学与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笔下,死亡大多是无“声”的。但有一个例外,就是《祝福》中祥林嫂之死。鲁迅在“死亡”的叙事上表现的某些现代性特征与其时的文化语境天然接合,这暗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横截面。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表,梁启超与鲁迅都继承了感时忧国的文化传统.但是,在他们以身许国的人生经历中,梁启超与鲁迅却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特征:梁启超怀终身不改睥睨天下的英雄情结,鲁迅则体味着寂寞与虚无,具有深刻的孤独意识.在梁启超与鲁迅这不同的精神特征背后,站立着两种人格:一种是奉行着“内圣外王”之道的古典人格,一种则是具有清醒的“历史中间物”意识的现代人格.梁启超与鲁迅不同的精神特征及人生归宿,对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面对现代性的问题与困境 ,以佛教哲学资源来进行反省和诊疗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佛教思想家和研究者们对现代性的诊疗主要基于佛教自身的“理性”对现代理性进行反省和批判 ,其核心思想在于揭示西方现代“自我”的虚妄性 ,指出西方现代理性本身也必须进行“祛魅” ,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自由并呈现意义世界。当然 ,这种反省与诊疗并非是单向的 ,而是呈现出一种有张力的状态 :一方面 ,佛教思想家们被西方启蒙运动在科学、民主方面的成就所吸引 ;另一方面 ,他们中许多人对于现代性的危机及其虚无的结果深表忧患。也许正是这种张力才有助于建构起立足中国自身传统的现代性 ,并为解决现代人共同面对的现代性问题寻找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塑造了著名的“准则英雄”来对抗一个“异我”,传统价值观丧失,混乱不堪的世界。评论家大多认为“准则英雄”体现了坚强,无畏,充满勇气等性格特点。但实际上,海明威式英雄的共性并非性格特点,而是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的遭遇使他们意识到生存的荒谬和虚无,但他们坚信“要在重压之下保持优雅风度”为基准的律令,不屈不挠地和虚无作斗争,寻找人生的坐标和意义。文章通过对海明威四部长篇小说的文本分析,力求证实“准则英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揭示“准则英雄”的抗争对现代人生存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灯下漫笔》无疑是鲁迅的现代性思想宣言,在否定一切形式的主奴关系的基点上,鲁迅寄希望于"第三样时代",树立了应然性的社会理想与人格标尺。作为一种无名而精确的表达式,"第三样时代"体现了鲁迅独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并且成为鲁迅贯之一生的现代性追求。"人"的现代性自然是一方最难耕耘的土地,这正是鲁迅一生最悲观最无成就感的缘由所在;但是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和终极之维的价值预设,其意义又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批判理论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范式:其一是侧重于形而上学的意识哲学批判,对于这种现代性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其对立面则是深入社会存在的层面根本性地解决现代性问题,揭示资本的形而上学奥秘,这种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资本现代性批判”,这正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路。它又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对资本改变了社会存在形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批判;其二则是资本对意识形态的中介与干预的批判,表现为对拜物教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粤西地区化州县传统民俗舞蹈“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同时也是该地区首批被收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且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随着近年该地区人均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间的艺术鉴赏能力普遍得到发展,这促进“跳花棚”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新。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比较“跳花棚”现状与传统的表演形态和舞蹈本体形态的异同,“跳花棚”与傩有着渊源,在剖析动作中,总结出“跳花棚”的“稳、沉、蹬、跳”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形态。在此进行对该舞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理迅笔下,死亡大多是无“声”的,但有一个例外,就是《祝福》中祥林嫂之死,鲁迅在“死亡”的叙事上表现的某些现代性与其时的化语境天然接合,这暗示了中国现代学研究的一个横截面。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形成文学史上“这一个”的独特风格与文化现象,对鲁迅小说的解读,长期以来,主要是从社会学,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及人类学的角度对其现代性生存意义和哲学意蕴的向度进行的。本文拟从鲁迅叙事本体的角度试叙鲁迅小说的叙事技巧,策略及其先锋色彩。  相似文献   

15.
这部书选择这两个文本我以为是自有其深意的。《在酒楼上》是鲁迅先生最佳的短篇作品,它有高度的微妙性。它一方面对于启蒙的宏大话语有深刻的认同,将这一话语的意义反复凸显,另一方面却又深刻揭示了这一话语的无力感。启蒙似乎是我们的唯一的选择,但又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具体性难以发挥作用的空洞之物。吕纬甫的悲观不是由于个人的弱点,反而是由于对话语本身的拯救能力的追问和困惑。吕纬甫的反归平庸,并不仅仅是社会的压力和冲击,而亦是自身的困惑,这种困惑当然是由于个人的思考和性格的选择,但也是五四以来的启蒙话语本身的限度和难题的展现。启蒙的话语有强大的精神的力量,却难以超越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的困境和危机。吕纬甫尝试拯救他人,也试图以启蒙的话语创造世界。但他竟然发现拯救的无望和创造的虚无。于是沉入了无底的深渊。从吕纬甫和“我”的互动中我们看到的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我”对于一个落伍者的简单的俯视和怜悯,也不是对于中国“现代性”的价值的简单的肯定,而是在文本的缝隙和微妙处时时透露出一种双重的追问。对于吕纬甫的追问其实也是对于我的追问,吕纬甫的生活其实也是我的生活的另一面。“我”和吕纬甫之间并没有决绝的界限,其实,吕纬甫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吕纬甫的矛盾也是“我”的矛盾。所以,这里吕纬甫其实不仅仅是“我”的“他人”,反而是自我的一部分。正是在这样的表现中,鲁迅显示了一种独特的反思的敏锐和深入。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尚未对霍桑的现代意义给以应有的重视,其《红字》的现代性表现在:一、主题:窘迫感。霍桑以他的“过去感”对心理感受进行对象化认识和再现,表现了人心因种种压力所致的窘迫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后世美国文学中荒诞感主题的先声。二、人物:反英雄。人物性格趋于淡化,重心开始从行动往主观心理转化,成为某种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化身。三、意图:多重性。霍桑对《红字》所表现的意义不作简单的两极限定,而是以多重、未定的意味呈现,调动读者的介入。《红字》的现代性对以福克纳、贝娄等为代表的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有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余华用手中的笔表达着对生存的深深思索,体现在《铸剑》与《鲜血梅花》两文中就是作品表现了一种很强的虚无感。但是由于时代不同,他们的这种虚无思想的根源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生活方式与艺术创作,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内容,体现了个体与社会分裂、理性与非理性分裂的“现代性”症候。李白通过张扬非理性的、来自于本能的激情,力图摆脱现实生活对生命的压抑。实现对人生虚无的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余华用手中的笔表达着对生存的深深思索,体现在<铸剑>与<鲜血梅花>两文中就是作品表现了一种很强的虚无感.但是由于时代不同,他们的这种虚无思想的根源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数据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成为一种修辞方式,称之为“精细”。 鲁迅先生的名篇之一《孔乙己》的开头就用了这种“精细”的手法。 在这段环境描写中,关于喝酒价钱的介绍,把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朴素地反映了出来。没有这样的“精细”,“曲尺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