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扬 《教学随笔》2010,(6):34-35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韦应物调任滁州刺史。此诗当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春。李儋(dan),字元锡,曾官殿中侍御史,是诗人的诗交好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故诗人以此诗作答。  相似文献   

2.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诗歌向来以冲淡平和著称,当时在诗坛上有“韦柳”之称。本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重点分析他性格方面的独特性,由于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再加上中唐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切铸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特征。在他的性格中有仕与不仕的矛盾冲突,但在两者的冲突中诗人终于找到融合点———心理达到平衡。韦应物诗歌给人以冲淡的感觉,其实在这种冲淡的风格下隐含着诗人性格的孤独因素。  相似文献   

3.
邵芳 《文教资料》2010,(26):10-11
中唐诗人韦应物一生创作颇丰,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他有着追求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但他一世为官.在这种出仕与入仕的两难中,我们透过《滁州西涧》这首诗的赏析可以看到原来韦应物是个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人。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高二选读教材《唐诗宋词选读》(2007年6月第3版,丁帆、杨九俊主编)里《寄李儋元锡》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次年春作此诗寄赠好友“李儋元锡”。教材和教参上把李儋、元锡作为作者的两位友人。对此,笔者心存疑问。  相似文献   

5.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写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诗人当时在滁州任剌史。西涧在州城之西,俗名上马河。诗中描绘西涧春雨中的景象,题意显豁,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在唐诗,宋词中,分别写的是我省两处名胜古迹。其出处,一为中唐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诗人在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罢任滁州刺史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高二选读教材《唐诗宋词选读》(2007年6月第3版。丁帆、杨九俊主编)里《寄李儋元锡》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次年春作此诗寄赠好友“李儋元锡”。教材和教参上把李儋、元锡作为作者的两位友人。我在教学此文时,学生对此有疑问,为之争论不休,教学进度一时难以推进。  相似文献   

8.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唐诗人韦应物(737-792)这首《滁州西涧》非常有名,后二句尤为脍炙人口,宋人曾经略加改造,成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经验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及其两篇译文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功能语言学在古诗语篇分析和古诗翻译研究方面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和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都是山水诗中的代表作,而且二者在取景上极为相似。但由于两位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心态不同使得这两首诗歌给人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试从这两首诗歌的观察视角、感官选择、意境风格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对比这两首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山水诗方面,《滁州西涧》就是其中的一篇。他的诗,闲静恬淡,含蓄简远,颇得陶渊明的赏识。明胡应麟曾说:“有以高闲、旷逸、清远、高妙为宗者,六朝则陶,唐则王、孟、储、韦、柳。”(《诗菽》)从上面这首《滁州西涧》诗,可见他的这一风格。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初夏,韦应物自尚书郎出任滁州刺史。大约在兴元元年(784)或贞元元年(785)春,他罢滁州刺史任,但仍留在滁州闲居西涧约半年,于德宗贞元元年(785)秋改任江州刺史。诗大约就写在此…  相似文献   

12.
韦应物是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是唐诗处于开元、元和两个诗歌高峰时的重要诗人。他对盛唐辉煌的诗歌艺术有所继承,同时对下一个诗歌高峰的到来又起到引发作用。并且,韦应物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清远=派诗风得以继续发展的关键性人物。所以,我们可以说韦应物在唐代诗歌史乃至中国诗歌史上都是一个重量级的诗人。韦应物在诗歌史上的丰功伟绩并不  相似文献   

13.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一生经历相当复杂,15岁时就当过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因遭人轻视便折带读书。举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韦应物有意学陶渊明。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其诗语言简练,绝去雕  相似文献   

14.
诗人韦应物一生都是以追求浓郁的生命情怀作为人生观的根柢。韦应物人生经历的陡变、安史之乱的突发以及儒释道思想的融合,是导致他人生观转变的因素,也是诗人不断提升生命情怀追求层面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沈崎 《文教资料》2007,(29):7-8
本文通过具体诗作的分析,认为韦应物不是一个政客作官僚,而是一个诗人、隐士作官僚,是一种典范的诗人官僚形象,他的纯粹、清澈、从容令身处浊世的人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16.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京兆长安人。一生经历相当复杂,十五岁时就当过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因遭人轻视便折带读书,举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韦应物有意学陶渊明,写了许多山水田  相似文献   

17.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诗歌向来以冲淡平和著称,当时在诗坛上有“韦柳”之称。本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重点分析他性格方面的独特性,由于诗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再加上中唐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切铸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特征。在他的性格中有仕与不仕的矛盾冲突,但在两者的冲突中诗人终于找到融合点———心理达到平衡。韦应物诗歌给人以冲淡的感觉,其实在这种冲淡的风格下隐含着诗人性格的孤独因素。  相似文献   

18.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诗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境优美,经常成为画家的素材。据武汉大学王兆鹏先生统计,《滁州西涧》在所有唐诗名篇中的综合排名在第19位,足见其魅力之大。  相似文献   

19.
苏建兵 《现代语文》2013,(10):53-54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这首山水名篇,是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期间所作是其久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尤其,"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对后世影响很大。欧阳修曾经借该句入词:"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采桑子》)。  相似文献   

20.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外观形态上具有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现分述如下 :绘画美。诗人在描述他构想的生活意象时 ,是以绘画的线条、色调作为框架或基点的 ,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诗歌所提供的语言符号加以绘画性的描述。例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紧扣“涧”下笔 ,“独怜幽草涧边生”是涧边之景 ;“上有黄鹂深处鸣” ,是涧上之景。诗人俯仰上下 ,收尽了西涧的优美景色 ,形成完整的山水画幅。画幅里 ,百草丰茂 ,都郁郁葱葱 ,是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诗人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