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待征结论中如含有时,可设法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1.(加拿大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设c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a、b分别是两直角边的长。求证, 思路:欲证,可设法构造出线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出现了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探索题,现举几例说明.一、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例1(2004年济南市中考试题)如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如图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  相似文献   

3.
<正>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直角的平分线分直角所成两个45°锐角,在45°锐角的一边上取一点,向另一边引垂线,即可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具有直角边相等,斜边等于直角边长度的2(1/2)倍等许多性质.下面剖析一道人教版9年级上册数学教材87页的例题,运用不同方法探究直径与弦相交所成的几条线段长度问题,并得出一般结论.例题如图1,⊙O的直径AB长为10cm,弦AC  相似文献   

4.
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斜边对应相等且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有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4)一锐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对于(1),由两条边“对应相等”可知有两种情况:一是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二是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两者皆有公理保证其正  相似文献   

5.
桂文通 《数学教学》2008,(10):25-26
1.问题的产生 如图1、2是两个相似比为1:√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如图3放置,小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大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重合。  相似文献   

6.
一、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基本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相交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两角对应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4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5三边对应成比例 ,两三角形相似。2 .相似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一锐角对应相等 ,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3两边 (直角边、斜边或两直角边 )对应成比例 ,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二、熟练使用判定定理证明比例线段…  相似文献   

7.
(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2)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与一直角边的夹角等于另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的理解和体会.(2)掌握性质中直角三角形、30°所对直角边、斜边的3要素.(3)通过具体例题,在多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性质,逐步了解和掌握在三角形中边长成倍数关系的证明方法.2. 过程与方法(1)体验用不同方法证明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2)初步探求用性质解决与证明问题.  相似文献   

9.
毕达哥拉斯定理有种种变形,比较早的,又比较有趣的一种应该是公元前300年希腊数学家帕普斯所提出的:将毕氏定理中论及的,立于直角边和斜边上的正方形,变形为立于直角边和斜边上的任意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利用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并按以下步骤构造: (1)在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上,构造任意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2)延长平行四边形的边,令其相交于  相似文献   

10.
在《勾股定理》一章的学习中,涉及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一、数形结合思想例1(济南中考)如图1是用硬纸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图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aa图1图2(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运用图1中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8,则斜边上中线的长为——. 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为2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3.如图,由RtΔ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cm,则正方形M与正方形N的面积之和为cm^2.  相似文献   

12.
勾股定理是中学数学中几个重要的定理之一,也是考试中的热点之一,下面举例分析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常见的题目类型.一、勾股定理的证明例1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图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3)假设图1中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运用图1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分析由于所给的三个三角形都是…  相似文献   

13.
[知识要点]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 两锐角    ;(2) 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3) 30°的角所对直角边等于    ;(4) 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角等于  .2 勾股定理:                 .3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典型考题解析例1 (2002年四川省)要求tan 30°的值,可构造如图1 所示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 作Rt△ABC,使∠C =90°,斜边AB = 2, AC = 1,那么 B C = 3, ∠AB C = 30°,∴ tan 30°=ACB C=13=33.在此图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可求出ta…  相似文献   

14.
勾股定理     
A组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 6 cm和8cm ,则斜边长 cm ,斜边上的高长 cm .(第 2题 )2 .如图 ,A、B、C都是正方形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正方形A的面积为 10 0 cm 2 ,则正方形B、C面积的和是 cm 2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4 cm和 6 cm ,则另一边长的平方是 cm2 .4 .如图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 ,斜边 AB长 13cm ,直角边 AC长 12 cm ,现将直角边 BC沿直线 BE折叠 ,使它落在斜边 AB上 ,且与 BD重合 ,则 D E长是 cm .5.如图 ,用一根橡皮筋在 3× 3的钉板 (上下及左右相邻两个钉子的距离为 1)上作一个最大三角形 …  相似文献   

15.
<正>直角三角形的全等比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多一种"HL"的判定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直角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时候只要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就行了呢?下面给出几种合理的解释.证明一如图1,已知Rt△ACD与Rt△ABD的一组直角边和一组斜边对应相等,即AB=AC,AD=AD.将这两个三角形两直角边AD重合拼接成一个等腰△ABC,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可知当  相似文献   

16.
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正方形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解(证)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题时,可考虑以斜边为对角线,或以直角顶点为中心将原图形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对一道选择题的解法作一探究,供参考.题目下面4个命题:1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2斜边和周长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3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4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1 3(B)1 4(C)2 3(D)2 4原编著者给出的答案是B.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现通过两种方法加以说明,敬请各位同仁赐教.命题"斜边和周长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可以转化为如下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大家熟知的一个重要定理,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有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在初中平面几何课本上,射影定理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的.本文给出了射影定理的另外四种证法,供大家参考.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这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及斜边的比例中项.如图1,即CD~2=AD·BD  相似文献   

19.
<正>一、应用勾股定理探究图形面积例1如图1,在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a,b,c,若a=5,c=11,则最大正方形的面积b是多少?思路点拨:根据“AAS”可证Rt△ABC≌Rt△BED,则BC=ED,由勾股定理易得b=a+c=16.变式1:如图2,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FC、等腰直角三角形AHC、等腰直角三角形AEB,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请同学们尝试证明)  相似文献   

20.
项昭 《湖南教育》2007,(3):42-43
一、第一次数学危机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门人希帕索斯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不可公度,即以直角边边长为单位,度量其对角线长(设为x),其结果不能用整数的比表示.因为由勾股定理得:x2=2,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