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宿征友     
我园小四班的“家教园地”在“征友”。征什么友?看了您就知道了,是小四班在给住宿的孩子征友。对于三岁多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住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开班的第一天,豪杰小朋友就住宿了。这孩子聪明、大胆、顽皮,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使他非常快乐。但当热闹的活动室只剩他一个人时,我发现小豪杰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轻轻地把他搂在怀里,可最后他还是号啕大哭起来。他家离幼儿园很远,父母也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孩子住宿一定没问题。可没想到,第一天班上只有他一个人住宿。接下来的几天,他父母只好不辞辛苦天天来接孩子,但孩子的情绪显然不如第一天了。海容妈妈工作忙,每天晚上七点才能到幼儿园接  相似文献   

2.
4岁的小沈力,两天前永远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这一天他回到杭州的父母身边刚刚过了23天,距21世纪还有12天。他闭上了自己的眼睛,身上伤痕累累,无不让人为他一掬同情之泪。究竟什么原因,让不谙世事的小沈力命丧亲生母亲的老拳之下?又有什么深仇大恨,让孩子的母亲痛下杀手的呢?  相似文献   

3.
花香满径     
父母的考验英国小说家巴里在《小白鸟》中, 描写一位母亲照顾孩子上床睡觉。她望着孩子的脸,心里涌起一个问题: “我对这孩子尽了我一天的本分吗?”做父母的若能少一点想到要求孩子做什么,多一点思考孩子希望我们为他做什么,可以做更好的父母。子女需要父母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这孩子是出生在一个贫农的家庭里,父母非常喜爱他,可是这孩子从小就不会说话。现已七岁了,家里的人曾想尽了办法,但仍然不说话,在生活中,彼此以比手势代替语言,离了大人就不能生活。他的父母常悲伤地这样叹惜:唉!苦脑了,苦脑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孩子到什么时候才能说话呀?!……  相似文献   

5.
10岁的小S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课上总是瞪着迷茫的眼睛,不知在想什么,一打下课铃他立刻就精神十足,一提作业就头疼。从他的父母处得知,他是家里的惟一的男孩,小时候很受宠爱。上学后,父母认为该严格管理了,于是孩子一犯错误,父母就是拳打脚踢,很少讲道理,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分析学习上的问题了。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假的一天,表姐来到家中,带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表姐说这是她小叔子的孩子成。成的父母在去年遇到了一次意外的车祸。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他的母亲就不行了,他的父亲奇迹般地活下来,但双腿却不能再站起来了,就这样孤儿寡父生活。平时吃饭穿衣什么的,就依仗表姐了。我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孩子:身材瘦小,文静清秀,细长的眼睛里透着聪慧,静默中有股倔强,极像他的父亲。表姐低沉着声音指着成说:“就数这孩子可怜,母亲去世,父亲瘫痪,初中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现在要自己养活自己,真不容易啊!”霎时,屋里静下来。望着炉中…  相似文献   

7.
孩子才十几岁,就开始和父母疏远了。一天没有几句话好说;跟同学打起电话来,能说上老半天。这令父母很伤心,也很苦恼,那个整天缠着自己的孩子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夺走了孩子的心?这是很多父母的苦恼。  相似文献   

8.
家庭对于子女不正确的教育,较普遍的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娇生惯养,不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有所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学生在家时一直在便盆小便,偶尔到院子里去也有父母陪伴,上了初中住校后,第一天,由于父母亲不在跟前,他竟然在脸盆小便.受了批评后,家里人送来了便盆.一天晚上这个学生要大便,不敢到院里去,就大便在宿舍地上,弄得宿舍臭气熏天,大家都指责他,他受不了却要跳井自杀.从这件事情看,孩子胆小父母为什么不能及早培养他的胆量呢?孩子十二三岁时仍不敢在黑夜独自到院子里去,那么作父母的要陪他到什么时候?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立,还谈什么创业成才?其二是缺乏自主意识.一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往往因束缚过紧,使孩子缺乏自主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了依赖性,无论遇上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家长,而家长往往又不能替孩子做正确的抉择,使孩子不  相似文献   

9.
一个蹒跚学步的小男孩摔倒了,父母赶紧跑过去扶起了他,望着孩子又欢快地继续向前跑,父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时,站在一旁观察良久的一位老人提醒这对父母:在你们扶起小孩时发现他掉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东西吗?这对父母很疑惑。老人说:“孩子忘了说声‘谢谢’,丢了一个人最起码的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回报精神。尽管孩子小,可这种东西理应从小就培养。”  相似文献   

10.
我和丈夫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时候,孩子出生了;我们在没有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时候,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晃,我们的孩子已经几岁了。这时,我们忽然发觉自己作为父母是多么的不称职。也就因为这样,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启蒙佳期,当我们开始抱怨孩子如何呆滞、蠢笨的时候,难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为了补上做一个合格父母这一课,我和丈夫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如何做父母的书,以及后来读到的如获至宝的《家教博览》。现在我期期都要读,而且还把有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好文、好句、好…  相似文献   

11.
一缕飘香 《家长》2015,(1):40-43
在一个星期之内,有三位妈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孩子‘偷钱’怎么办?"我给"偷钱"两个字打上了引号,在我看来,这是孩子私下拿了父母的钱,不能过于武断地定义为"偷"。在咨询中我发现,孩子私拿大人的钱,发生在10岁左右的非常多。其中有一个11岁的男孩,妈妈发现他拿钱买了游戏币,另外这个孩子以前还拿钱买过小玩具和零食。孩子每次被发现后认错态度都很好,但还是重犯。其实,只要关注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就能理解孩  相似文献   

12.
孩子磨蹭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孩子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父母们只好在后面不断扯着嗓子喊“快点儿”、“快点儿”,可无论怎么喊,始终不见效果,孩子还是不急不火,弄得父母也常常没辙。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笔者特别采访了一些家有“小磨蹭”的父母们,从他们那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高招儿,也许这些办法会对您的孩子有用,不妨试一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案例:我儿子刚刚7岁,上学以后,我们发现他做什么事情都慢,让他刷牙,喊了五遍,回头一看,他还站在那里摆弄牙膏盖儿呐;洗脚也是,愣能洗半个小时;上厕所也能在里面玩一会儿;洗澡…  相似文献   

13.
点中了     
《新读写》2009,(1):15-15
一天、两天……我扳着手指算着,还有七天就是爷爷的70岁生日,送件什么礼物给他呢?蛋糕,太俗套了,吃完就没有了.送样小玩意,爷爷已70岁了可不能把他当老顽童。哎呀,到底送什么呢?我绞尽脑汁,还是什么也想不出。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现在电台里为父母结婚纪念、  相似文献   

14.
这几天难得有些空闲,周日也可以外出买些日常用的东西,好久没有这样轻松的心情了。坐在家乐福地下通道的咖啡厅里,喝着咖啡,邻桌四个女人的对话吸引了我。四个女人是好友,其中三人的孩子在家乐福附近的什么补习学校上周日班,另一位的孩子只有一岁多。三个孩子已上学的妈妈不断地向那个孩子小的妈妈介绍着育儿经验: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会什么,晚了就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5.
一位母亲在电话里哭泣着向我们咨询,她说她的儿子非常优秀,曾经代表学校参加全省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位优秀的孩子还见过很多大场面,多次面对上千人、上万人表演钢琴独奏。可是令她困惑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杰出的儿子,却不能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我问她孩子都不能面对哪些小事,她说:“我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很坚强,可是他却特别爱哭,遇到什么小事都哭。比如,铅笔芯断了,带到学校的水杯打不开了,他都会哭。总之,这个孩子好像很让我们失望。“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投入就很大,作为父母我们深知…  相似文献   

16.
开栏语: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可以用笔在纸上倾诉自己的苦乐哀愁的时候,他心灵的门扉或多或少地在悄悄地对着父母关闭。这就给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制造了障碍。“童心传真”这个栏目的开设,意在给孩子一方倾诉的天地,给家长一个了解孩子的窗口。孩子有什么不便对父母说的心里话,这里可以敞开说;父母对孩子有什么不理解的,也可以在这里看,这里问。主持人/刘秀英  相似文献   

17.
真爱互动     
真诚的爱是双向互动,在体验中产生,在互动中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期望中的深情,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买了蛋糕、蜡烛给他过生日,这个小男孩很认真地问:“我怎么没见过爸爸妈妈过生日呀?”“爸爸妈妈的生日当然应该由儿子操办,你还小嘛!”爸爸回答说,“你爸的生日是下星期三……”到了爸爸生日那天,小男孩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不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断地跑到窗前,向楼下张望。原来,他把幼儿园发的两粒糖果…  相似文献   

18.
以前朋友间聚会,父母一句话,转天全家老小就出现了。不知什么时候,父母开始犹豫,先是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然后看看孩子的安排,即使就是为了孩子搞的聚会,也要看他喜欢否。局外人一定会问怎么回事,回答常常是:“等你的孩子大了,就知道了。”孩子大?多大?一般我们讲的是孩子的少年期转入青春期,从初中升入高中阶段。似乎这个时期的孩子,自身像一个雷达,随时可以测试出任何使导航中的父母失控的最有效方式。对于父母,这是一段最伤心、最难以忍受的时期,就如美国一位教授所描绘的:父母最爱干净,而孩子却一定要把自己的房间搞得…  相似文献   

19.
当您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哭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离开父母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出生后的最初六个月里,他不知道自己和父母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自己和保姆是什么关系,所以谁想抱他都可以,谁给他提供食物都无所谓。然而,六个月大之后,孩子就开始一个一个辨认身边的人,对父母和保姆产生强烈的感情。他还开始有了“目标定位”的概念,当父母离开房间时,他会记着这件事,并且思考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实际上,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是一种积极的迹象,这意味着他依恋父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比…  相似文献   

20.
1.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过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以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他4岁时智力水平已达到50,在4—8岁可以发展30,在8-17岁之间只能发展20了。可见,婴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高速阶段。而没有早期教育意识的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