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制定划分富农标准的过程是中共对中国革命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土地革命的中前期,中共没有一个统一的富农划分标准,各革命根据地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各自作出解释,不仅标准五花八门,更存在不当和错误;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中共大批领导人的努力,毛泽东在领导中央苏区查田运动的过程中,制定并颁布了比较科学的富农标准,为以后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在任弼时等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共的富农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富农标准的确定,是制定正确的农村阶级政策的前提,也是中共事业兴旺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乡村社会中,富农是具有标示意义的社会阶层,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农村其他社会阶层。在中央苏区革命发展中,中共最初实行"中立富农"政策。然而,随着土地革命的兴起,中共由中立富农政策改变为限制富农政策,它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里,没收富农土地和其他多余的财产,而且在分配领域里对富农课以重税。这种双重限制政策既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体现,也是中共认为这种革命必须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苏区时期,中共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推行了"反富农"的政策。中共承认,土地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富农的本质属性是农村资产阶级,由此从理论上无法得出土地革命时期"反富农"的合理性。然而,通过考察土地革命的实践,发现中共的"反富农"政策依然具有逻辑自洽性。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政坛角逐中各种政治力量皆有自己的言论立场及阵地。从传媒层面看,扮演着言路角色的报刊既面临着社会主义的传播,也面临着欧关殖民主义的渗透。中共及其领导下机关报《向导》强调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统治。陈独秀高度重视报刊所呈现的舆情,旨在以重建的精神进行国民革命。早期中共报刊的政治宣传的成功与否涉及社会结构、行动、话语等。思想启蒙者或革命者如何从话语层面唤醒民众,显然涉及政治观念及其认同,而报刊又以什么样的革命话语进行呼应舆论,这涉及报刊报人的世界视野与中国目光的关联与互动。以陈独秀与《向导》关系为中心作分析,可以呈现这一历史风貌之侧影。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9月,《史学月刊》副主编翁有为教授在"第二届中国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近代富农问题是中国乡村史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如果从近代乡村史角度来看,富农是近代中国乡村社会中具有标示意义的阶层,它是近代乡村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如果从中共党史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共农村革命中界限模糊、难以处理的革命"问题"。正是由于富农问题的复杂性,引起了中共在土地革命中富农政策的多变性,导致中共富农政策的正确与错误并存。也许由于富农问题的独特魅力,它一直是学术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陈崇正 《文教资料》2013,(34):12-13
在“十七年”文学中,革命与革命者的关系是定型的,革命具有天然的神圣性,革命者也都是笼罩着光环的英雄。在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特别是在李锐的《旧址》和《银城故事》中,革命和革命者不再是单一的关系模式,而是处在多重的牵制和悖反之中,这种多重的关系最终使黏附于那些被扭曲的“革命”中的神圣,崇高,正义被消解。鲁迅的《药》可引发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革命到社会革命,这中间缺少一种过渡和转变的逻辑可能,加之知识分子的书生意气,这就注定了陈独秀后来的悲剧性命运。但陈独秀毕竟是一个杰出的知识分子,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者,即使被革命抛弃,他仍然保持了革命者的人格。本文对陈独秀的贡献及思想转化作了令人折服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建立了川陕苏区,并成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在苏维埃政府建立后,川陕苏区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和分配了富农的土地和其他财产。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损失,富农加入革命队伍,并想方设法取得苏维埃政权,以此来阻止土地革命的推进。中共为了清除土地革命的阻碍,必须改组苏维埃政府,把富农赶出去,因此,川陕苏区政权改造是土地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从分配生存资源的角度看,中共认为分配富农土地和其他财产具有革命的正当性,然而从富农土地及其他财产来源分析,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改造的合理性则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话语表达,是认识和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视角。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话语表达具有三重逻辑:反思与批判话语表达的精神觉悟逻辑,是对自鸦片战争至五四以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自省,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抨击。启蒙与救亡话语表达的五四运动逻辑,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精神催动了新思想新文化新话语的生长,五四运动为先进知识分子确立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救亡新时代。改造与革命话语表达的马克思主义逻辑,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创造另一种新生活、另一种新社会的主流话语,坚定走俄国人的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劳动群众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一个优点和特点。这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现实动力,指引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把"革命话语"看做是新时期文学的某种"元话语",那么,王蒙的《蝴蝶》在某种程度上将被视为这种"元话语"的教科书;王蒙在《蝴蝶》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革命话语体现在作家对主人公张思远的情爱结构、父子关系二个隐性层面的叙述上;在某种程度上,革命话语在新时期初期的小说中再次成为一种"显学",隐喻了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主体重建的一种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丁玲在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影响下步入文学界,以其大胆的描写和具有女性关注的细腻获得了当时文学界相当高的地位。在三四十年代时期的作品中,《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它一方面表达了当时革命主义者的诉求和启蒙主义的艰难前行,另一方面也表达着女性意识在男权主义革命时代的抗争,兼有女性和革命者双重身份的丁玲在这篇文章中叙述了复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王瑞芳 《红领巾》2004,(5):10-13,100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富农成为农村最有经济势力的阶层,并日益成为限制和斗争的主要对象.对土改后农村富农及其经济状况作系统考察,分析中共对待富农政策的转变及其内外原因,并着力考察富农在土地改革及合作化运动中的复杂心态,借以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共限制、消灭富农政策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联系日渐紧密,社会变迁飞速进展,新时代科技革命实现巨大突破,互联网飞速转型升级,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被赋予了新内涵,发生了新变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构建设置了新议题。面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构建呈现的新特点,应当凸显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政治指向性,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话语;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艺术性和通俗化表达,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话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精神动力,突破空间的限制,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理话语,从而在跨越时空背景中宣讲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1,(7):12-13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后被许多史料引用,也是许多革命者就义或逝世前表达对党的热爱、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必胜信念的惯用话语。  相似文献   

15.
《夜》是一篇看似简短却意蕴丰富的短篇小说,寄寓了丁玲对于延安时期革命者和革命关系的深入思考.小说在宏大革命叙事下,呈现出忠诚于革命的农民革命者与革命相关的家庭婚姻的不堪现状、以及情感困境的生动图景,在一男三女、单向多维的男女关系中,表现出革命者对于精神家园的困守.  相似文献   

16.
富农问题是贯穿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对富农的政策。往往会影响多个方面的政策,关系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文章通过对土地革命时期各个阶段富农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富农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一、课文特点《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一篇参观记。作者参观的是斯大林同志早年从事革命的史迹。这一革命史迹的特色是,革命者在地下印刷所从事秘密斗争.作者抓住了这个特点,记叙革命者的革命斗争事迹和说明介绍革命场所(地下印刷所)有机结合。题目中的“地下”二字,既指地下印刷所,又指革命者的地下(秘密)斗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车夫形象从作为异国/都市风景被发现,作为劣等国民被轻视,再到作为人被歌颂/消费,在这一系列形象演变中,创作者完成了从家国士大夫向新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晚清时期,车夫凭借先进的器物跻身都市空间,进入知识分子的视野:在现代性话语中,身体、精神逐步被车奴役,主体性受限;在民族主义话语中,车夫受到猛烈的国民性批判;在启蒙、革命者的视域中,车夫形象作为神圣化的象征符号成为知识分子的发声工具与情感意象。  相似文献   

19.
回望世界近代文明,革命的本真在于现代性,中共革命亦是如此。纪念日作为国家现代政治的产物,或是观察中共革命现代性的一种视角。从相关的研究成果看,围绕纪念日,中共既有政治利用的表现,还有话语、仪式和符号等现代权力技术的运用。这种现代性阐释将中共革命定位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上,从中评估中共革命的时代意义,描绘出中共革命创设出新秩序的现代元素,因此发掘"现代性"或是中共革命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自成立以来,对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经过了从建党初期的民族复活到新中国建立前的民族解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民族振兴,最后到新世纪和新时代明确提出的民族复兴的变化。而在抗日战争前期,中共提的比较多的是民族解放,这是中共民族复兴话语的时代表达。《红色中华》作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苏区的机关报,是记录和传播中共民族复兴思想的重要载体,其言论反映了抗战前期中共对于民族复兴的认识,体现了中共围绕民族解放,对民族复兴的目标、主体、道路等方面的深入的思考和积极实践,展现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推进民族国家发展振兴的历史图像。而将《红色中华》与同时代其他报刊的比较,则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前期民族复兴思想的特点及其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