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运而生,同时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调解制度,顺应了法律纠纷解决多元化的时代要求。但调解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适用规定较为简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的实际可操作性。为此,我国法律应严格限制调解程序的启动时间、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公告审查制度,同时完善调解协议内容、细化审查标准,以充分发挥调解制度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态文明之路的积极建设,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及公益诉讼制度正在稳步推进,可诉范围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及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概念愈加成为环境保护的研讨话题。为此,首先对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诉范围的否定立场予以纠正,后分析得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诉范围的识别依据有:"环境公益"、对环境的侵害及对环境的侵害行为。在此标准下,阐述污染环境要素与破坏生态稳定是可诉范围的主要内容。以期推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诉范围的理论研究,保护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严重,环保部门在行政执法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值得欣喜的是,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正式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然而,相较于国外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起步较晚,步履维艰。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程序设置、举证责任、诉讼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粗疏和不足,值得我们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特点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既判力扩张理念奠定了基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既判力的扩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预防性功能"属性,其既判力的时间范围从事实审法庭辩论终结之时扩张至事实审法庭辩论终结之后,包括不可预料性事由和预测性判决;基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多元性"属性,其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从当事人双方扩张到其他未参加诉讼的适格主体(国家机关、有关组织和公民);基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公益维护"属性,结合判决结果合法公正的司法实践和纠纷一次性解决的制度设计,其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应从判决主文扩张至判决理由。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18,(1):86-9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虽已入法四年多,但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制度设计的不健全,司法实践仍困难重重。不确定的原告主体、高难度的取证、居高不下的诉讼费用等严重阻碍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顺利开展,环境公共利益仍不能通过环境公益诉讼得到较好的维护,环境污染案件仍频频发生。本文以此为视角,剖析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完善意见,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法律并未规定民事公益诉讼制度,2011年《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虽首次规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却基于种种考虑将公民个人排除在公益诉讼的主体之外,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但无论是参考国家趋势还是从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出发,公民个人进行民事公益诉讼都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相关制度的成熟经验,进而对我国公民个人进行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进行设置和构建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环境公民诉讼强调任何私的主体(个人或组织)能够针对环境违法行为发挥实施环境法律的作用,是确保环境法律权威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更因为其使环境法律实施中充满竞争而导致民主与法治的实现。注重公众参与环境法律实施的加拿大构建了系统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从环境公民诉讼的案件适用范围、原告资格、被告到环境公民诉讼的程序都有细致的法律规定,值得我国在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时吸收和借鉴:我国应当允许公民提起环境刑事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应从过于注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转向"民行刑三位一体";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应该扩大;允许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审查原告诉讼资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明责任应该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是近年来对制度规范的不断完善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重要行为。环境权理论、以人为本思想和公众参与原则是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环境公诉制度的弊端、公民权利意识的苏醒、从司法个案到对整套公益诉讼制度的需求三个方面来阐述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公益诉讼主要采用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但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建立。本从民事公益诉讼的界定、价值、受案范围和主体等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缺失,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似乎有其天然的优势,学者们对其原告身份的正当性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经验。文章通过阐释检察机关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总结了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分析了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并对其在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环境问题的突出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成为热点问题,其制度设计更是问题焦点所在.从我国现存的问题出发,论述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起诉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和诉讼费用等具体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2.
阿尔胡斯公约确立的环境公害诉讼机制,具有三项影响深远的内容:一是在欧洲大陆地区创建了环境公害行政诉讼;二是以公民环境信息知情权和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权为支柱构建环境公害诉讼,明确了环境公害行政诉讼范围;三是明确了公民和环境团体或其他组织的环境司法诉权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一些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例的出现以及在司法实践中许多带有行政公益性质的案件日益备受社会关注的事件入手,提出法院以“该案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或该案的原告不是本案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处理的事实,因而原告资格问题成为阻碍行政公益诉讼的首要问题,为此剖析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成为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维护公益,实现民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股东直接诉讼是股东权保护的重要手段,我国现阶段关于股东直接诉讼的规定尚不合理。在比较各国立法例的基础上,提出从扩大诉讼范围,取消不必要的诉权限制,确定诉讼时效和增加诉讼方式等方面完善我国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诉讼欺诈不同于诉讼诈骗,其外延比诉讼诈骗更广。诉讼欺诈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定性在理论界争议颇大。立法依据的先天不足与理论界的观点分歧导致我国现行法律对诉讼欺诈进行法律规制困境重重。准确定性诉讼欺诈,增设和改造相关罪名,积极推动完善立法是有效规制诉讼欺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主流意识将诉讼手段推崇至解决纠纷的第一乃至唯一手段,加之立法滞后、自身效力薄弱,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纠纷解决体系中日渐萎缩。但“诉讼爆炸”、诉讼迟延、诉讼成本高昂现象的出现,又使社会意识重新转向重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诉讼自身的弊端,形成功能互补、程序衔接、良性互动、彼此支持的有效机制。我国上海等地的司法实践,为探索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有效衔接机制提供了实证考察的标本。  相似文献   

17.
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本身带有的复杂性和性质的特殊性,加之我国现行刑法对其也无明文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此类行为的定性和处罚结果差异甚大,刑法理论界也存在颇多争议。对于诉讼欺诈行为,在目前刑法尚未作出专门评价的情形下,宜按诈骗罪定罪处罚。又因诉讼欺诈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具有独特性,以诈骗罪论处不足以全面和准确评价之,我国刑法应单独设立“诉讼欺诈罪”。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检察公益诉讼》实施以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与日俱增,突显司法效益性和卓越实用性。通过分析黄河流经九省125份一审判决文书,发现问题集中表现在诉前程序、合议庭组成形式、承担责任以及惩罚性赔偿等方面。该制度需要不断探索优化,包括规范诉前程序,确定审判组织形式,实施多元化责任承担方式,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基金以及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等,为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发展保驾护航,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是指国家机关、法人或公民个人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分别以国家和个人名义提起的诉讼。在我国现行的诉讼法上,没有规定公益诉讼制度。有学者主张我国不宜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但笔者从实证、国外经验和理论上全面论证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不仅与单个国家国情有关,且与不同法系下的各国历史传统及现实诉讼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忽略这一点可能导致考察视野上的欠缺。本文从法系角度研讨各国间诉讼费用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