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份认同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后殖民作家迈克尔·翁达杰提供了身份认同过程的全新模式——跨界,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身份认同,这种观点在他的作品《英国病人》中表现尤为明显。跨界有助于阐释身份认同与语境的关联性,化解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
身份认同是后殖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眷恋》是英国小说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了1977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取材于七十年代,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通过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巧妙地体现出这种关系的矛盾冲突。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析女主人公卢西自我身份的迷失和找寻。  相似文献   

3.
2009年发表的《夏日》,是库切继《男孩》和《青春》之后的又一部自传作品,从而也构成了他的“自传三部曲”。而《夏日》也如同一面重现的镜子,年近古稀的作家在此真诚地回顾了盛年时初登文坛的自我。通过文中那些虚构的事实,众多他者主观性视角的叙述,库切拒绝了任何关于本质版本的自我建构.其个性气质的内容也不断从中突显出来,作家多重的文化身份在这里不断地协商、演现,而这些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者和评论家多选取后殖民视角,以9·11事件为切入点,对巴基斯坦裔作家莫欣·哈米德的第二部作品《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文化创伤、身份建构、多元文化主义、霸权主义等元素进行解读与诠释。本文将以修辞性叙事理论为基础,以叙事进程和叙事判断为切入点,剖析哈米德如何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在他精心构建的叙事进程中,充分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把握读者的叙事判断,从而将读者动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上海女孩》是新一代美国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力作,小说以主人公秦珍珠的口吻讲述了一对姐妹如何经历曲折最终在美国洛杉矶生活的故事.本文主要将福柯的空间理论和身份理论相结合,分析叙述者在空间的位移下对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变化过程.在权利与规训的融合下,通过构建"异托邦",叙述者逐渐消除身份焦虑,重新获得了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6.
英籍加勒比海女作家简·里斯是一位有着多重文化身份的作家。简·里斯出生在英国殖民地西印度群岛的多米尼加,父亲是英国威尔士人,母亲是欧洲移民的后代克里奥尔人。这种既不属于英国人又不属于殖民地人的复杂背景导致了其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文化认同危机。简·里斯是一位置身于西印度群岛文化夹缝中的边缘人,文化身份中的无根性和边缘性在她的作品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探讨简·里斯的文化身份问题,分析其小说《藻海无边》中的女主人公安托万内特的文化身份危机,揭露父权制和殖民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7.
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和庐隐的《父亲》在叙事内容上都蕴含着“父子冲突”的意旨。叙事方式上,《斯人独憔悴》侧重空间叙事,《父亲》偏于时间叙事和心理叙事。两位作家共同的年龄代际、时代背景和性别身份是两篇小说意蕴趋同的原因,个性心理、性格气质的不同又使两个文本的艺术呈现出现差异。对冰心、庐隐的重读在今天依然具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香港文学新天后”这一称呼稍显俗气,但也表明了韩丽珠作为香港重要新生代作家的身份。与坚持空间叙事试验的前辈一样,在韩的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长了四十六颗门牙的女子与母亲——‘家’的想象——九七后香港记忆”这类如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重叠的空间书写。值得说明的是,当下空间的概念大多并不限于马克思所说的地理意涵,在丰富的空间内涵中本文将借鉴“空间乃是一种秩序”[1]这一概念。并对前人的空间理论加以融合,从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两方面对韩丽珠的作品《缝身》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哈金的两部作品《等待》和《自由生活》的主要华人形象,由处于中国文革时期边缘化的停滞落后形象转型为容身于美国社会的华裔移民新形象,对比分析了两种华人形象具体的异同点,揭露了哈金作品中华人形象转型背后的意义,即哈金作为作家自我东方主义倾向的消解和作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建构的变化,并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移民的文化身份是一种在异质文化中不断从冲突走向融合,并摒弃了二元对立的更为开放性的、包容性的杂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
战后新一代作家白先勇,留学美国著《纽约客》一书,延续了《台北人》的"漂泊"主题,不同于《台北人》的被迫漂泊,《纽约客》中刻画的任务因不能忍受空间焦虑,主动开始异域漂泊之旅。该书描述了他对文化身份认同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美国霸权文化下纽约客们的空间焦虑和文化认同危机,到跨越东西方文化沟壑,构建身心和谐的文化认同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后殖民理论视阈下的“第三空间”概念入手,探讨了文化翻译与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具体阐述了建构“第三空间”理论的原因和路径.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为人们从事文化翻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原则与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眷恋》是英国小说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了1977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取材于七十年代,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通过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巧妙地体现出这种关系的矛盾冲突。本文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模拟与杂糅的概念,对这部小说的模拟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意义上的解读,提出东西方文化模拟杂糅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打金枝》的产生至成熟呈现出从正史到野史、戏曲的发展轨迹.剧中主要人物身份都与《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资料所录相符,而“打金枝”的经典情节则未见记载,《资治通鉴》只记载了郭暧与公主口头相争一事.《庆丰年》、《隋唐演义》、《满床笏》、《唐宫二十朝演义》、现代《打金枝》等文人创作先后增加了“拜寿”、“打金枝”、“连升三级”等具体情节,并提炼出了表现“郭氏一家富贵”和“唐代宫廷礼仪与民间礼仪的冲突”等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4.
厄德里克在长篇小说《爱药》中,描述了后殖民时代和工业时代期间,印第安人在本民族文化和白人文化双重文化的影响下流离失所的生活状况。本文通过探讨印第安人寻求部落文化的回归,渴望夺回失去的土地以及民族身份的追寻三方面揭示印第安人在生存的边缘仍旧坚守本民族的传统,维护部落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空间叙事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西方文艺理论批评方法,用空间视角来考察性别文化,为解读文学文本提供了全新视角。20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在《法国人的港湾》中寻求空间结构与女性反文化书写之间的关系。借空间叙事理论,以抽象的空间、具象的空间以及融合的第三空间探讨作者如何利用空间三元辩证法阐释女性反文化书写的困境,以及如何实现最终的成熟与超越,传达作者对女性生命的关怀。  相似文献   

16.
陶芸 《职大学报》2014,(5):71-74
托尼·莫里森创作了一系列小说,例如《宠儿》、《爵士乐》和《乐园》等等,侧重于对农奴制与黑人问题的思考和探讨。音乐在黑人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身份和地位。《宠儿》这部小说中折射出黑人多种传统音乐元素:塞丝、保罗·D身上所体现的布鲁斯音乐和贝比·萨格斯所代表的非裔基督教的音乐等。文本弘扬了黑人文化的价值观和魅力,提升了黑人社区中个人自我发展的空间,鞭笞了罪恶的奴隶制。  相似文献   

17.
威廉·索姆赛特·毛姆以犀利的笔触创作了大量刻画鲜明人性的短篇小说。作为爱德华时代雅俗共赏的大家,毛姆有着挥之不去的绅士情结;受制于文化环境和个人成长历程,这一情结在他的作品中一直是矛盾的。《午餐》讲述了青年作家与中年妇女共进午餐的故事。文章拟从绅士情结的角度,解读男主人公对绅士身份的抉择,探寻折射在毛姆自身矛盾的绅士情怀及他的理想绅士观。  相似文献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宗教大法官”一章涵盖了作家最主要的创作思想和宗教意识,是作家本人一生宗教思想探索的缩影。宗教大法官对《圣经》中魔鬼试探耶稣的三个诱惑进行重新解读,围绕着“自由”主题展开有史以来人类对上帝最激烈的质询。沉默的基督与宗教大法官的形象有着鲜明反差,在对大法官的思想认识、两种苦难观及伊凡作为大法官传说创作者重点剖析的基础上可以界定大法官的敌基督身份,窥探作家复杂的宗教思想探索。  相似文献   

19.
纳张元教授是一位当代彝族青年作家。他的作品集《走出寓言》中描写了大量的民族悲剧,这些悲剧阅读后都会给人深深地震撼和启迪,并不断地督促人民觉醒。本文从社会进步与封建愚昧思想矛盾冲突的悲剧意识;人的个性发展与周围环境矛盾冲突的民族悲剧意识;人的需求与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民族悲剧意识;现代文明与本土文化矛盾冲突的民族悲剧意识等方面论述了纳张元的作品集《走出寓言》中民族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魔幻化是20世纪50—70年代拉美文学的突出特征。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文坛的魔幻化倾向愈加普遍和鲜明。魔幻化与文化杂交过程中作家文化身份的演变有着内在的关系,显现出了世纪之交世界文坛发展演变的现象之一: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外来的异质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和互动中,作家的文化身份和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均发生转型演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本土化和民族性将占上风;受此影响,作家在创作中极力突出民族特色,但又因自身文化身份的模糊对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同以往的诠释,魔幻化倾向由此而生;魔幻化在发展中民族的文化转型和民族新文学的建构中是否具有规律性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