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我在南丹县一个和贵州省交界的大瑶山村考察,留下了当地瑶族人送给我的一条娃崽背带,我看也没怎么看就把它收藏了起来,一直收藏到现在。当时,撞击我视线的,并不是这些瑶族的艺术,而是他们的贫穷。他们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他们甚至还住在茅草屋里,吃红薯野菜;他们自己纺纱,自己织布,他们穿简括的两头暴露的“衣不蔽体”的背心……许多年过去了,几千个日子悄悄流  相似文献   

2.
李瑶 《大观周刊》2011,(13):135-135,96
瑶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历来为学者们所瞩目,瑶族“神判”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独具特色的一项制度,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法律与宗教这个课题提供了绝好的样本。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瑶族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本文试以金秀瑶族“神判”为重点,分析其特点,探讨其宗教维度,并对瑶族习惯法与瑶族现代法治建设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医疗多元"框架下,学界不再简单地将民间医药"概念化",而是展现出其变化和复杂性,但仍然缺乏对相关知识再造及其灵验机制的历史分析。从粤北瑶族医药的知识脉络来看,当下瑶族"土医生"剔除了草药的巫术成分,重申"瑶族祖传秘方"的无可替代性,融合"土医土方"与专业医疗知识。瑶族医药的知识再造,折射从业者身份、行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反映医疗多元格局下"土医土方"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瑶族医药的知识再造过程中,"土医生"通过调整瑶族医药体系与其他医疗体系的边界,展现了自身医疗实践的科学理性、本土有效性和专业性,进而重塑了当前瑶族医药的灵验性。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对瑶族习惯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瑶族习惯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夹杂着瑶人的风俗习惯逐渐步入了人们的视野,近二十年来,尤其以高其才先生的《瑶族习惯法》一书出版为标志,有关瑶族习惯法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概述的同时,也提出第自己认为的一些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2010,(3):147-151,159-160
"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是一种融祭祀、仪式、节庆和歌舞为一体的民族民俗活动,具有祭祀性、仪式性、节庆性和歌舞性等特征。"舞火狗"对蓝田瑶族人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既是蓝田瑶族人自我认同、自我传承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又是蓝田瑶族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自我发展的特色资源。认识蓝田瑶族"舞火狗"文化类征与保护价值,是科学保护蓝田瑶族"舞火狗"的基本前提。蓝田瑶族"舞火狗"的保护,必须在蓝田瑶族人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6.
寻珍归宝     
《兰台世界》2012,(16):50-51,53
"瑶族盘王节"书册及纪录片入藏贺州市档案馆近日,贺州市文联将广西贺州民族研究会出品的《瑶族盘王节》、瑶学丛书编辑委员会出品的《瑶族盘王节祭祀礼仪研究》书册及纪录片影碟送到贺州市档案馆,无偿让档案馆作为馆藏保存。作为瑶族人民纪念始祖盘王的传统节日,瑶族盘王节于2006年5  相似文献   

7.
本丈通过时瑶族石刻档案的研读,初步探讨了瑶族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变迁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瑶族档案《过山榜》是研究瑶族历史的珍贵档案。了解《过山榜》,认识其特点与意义,是了解瑶族历史的基础,对于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档案》2012,(4):14-14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水滨村建立了瑶族历史文化实物档案陈列室,其中藏有反映瑶族人民生产、生活、文化、宗教、风俗等的实物档案。  相似文献   

10.
唐维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1):40-41,44
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该馆开展瑶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现状及采取的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弘扬和传承瑶族文化的策略,以期助力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形式,云南省民间瑶族文字档案文献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存价值。论文以云南省民间瑶族文字档案文献的民间保存现状为切入点,在分析民间与官方征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对云南省民间瑶族文字档案文献遗产征集的进一步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2.
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是指瑶族档案文化通过个人、群体、组织、大众等媒介或路径进行扩散和传播。其传播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瑶族档案文化传播的各个组成部分,即主体、内容、对象、途径、目的、效果;二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研究其体系构成有利于达到其传播目的,实现瑶族档案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瑶族档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一书系统分析了传统环境下瑶族档案文化的传播成就,并结合现代社会的传播手段提出了多类型的传播路径以供选择,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山路夜行记     
我省的最南端全南县有个瑶山村,瑶山村里住着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瑶族。江西卫视“国庆66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走进多彩的生活·花棍舞出新生活》,反映的就是瑶山村的瑶族同胞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而我们山路夜行的故事也就是在重返瑶山补拍镜头过程中发生的。第一次杜鹏和李俊良拍摄回来后,因为设备的缘故,编辑过程中,有几处关键的素材砸了带没法使用,从而影响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部门领导看完节目后,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决定让他们重返瑶山,进行补拍,虽然那时离国庆只有五、六天时间了。临走前一天,杜鹏叫上了我,…  相似文献   

15.
瑶族盘瓠崇拜的犬图腾崇拜性质已成共识,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瑶族支系众多,盘瓠崇拜的表现形态多样,在红瑶这一非瑶语支系中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流变与转型。红瑶对盘瓠神话进行了再创造与重塑,以适应现实生活中用于表达宇宙观、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以及建构集体认同和维持族群边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瑶族盘瓠崇拜的犬图腾崇拜性质已成共识,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瑶族支系众多,盘瓠崇拜的表现形态多样,在红瑶这一非瑶语支系中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流变与转型.红瑶对盘瓠神话进行了再创造与重塑,以适应现实生活中用于表达宇宙观、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以及建构集体认同和维持族群边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主体的有效保护。针对广东省最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连南瑶族聚居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按全面整体保护、特色村寨保护与遗址保护三类标准对连南排瑶传统文化空间予以分类保护,并建立涵盖瑶族民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组织机构在内的文化传承主体保护机制,唤醒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瑶族民众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传统人文土壤里继续生长,使保护工程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学及文化遗产学方法,对比海外现存的瑶族手抄文献著录整理成果,报告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简称"美馆藏")瑶族文献著录整理思路及方法:包括著录整理程序、所著录的民间文献篇名、人名、地名、年代等信息的考释方法,阐述美馆藏瑶族文献类目设置依据和著录原则,报告著录处理结果,为大量流失于境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抢救性整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具有极高学术文化价值的首部全卷本瑶族创世史诗《密洛陀》,近期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瑶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密洛陀》是布努瑶的神话史诗,它叙述了瑶族始祖母密洛陀和远古先民开天辟地、创造万物以及世乱迁徙的曲折过程,反映了布努瑶的原始哲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历史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气势磅礴,堪称布努瑶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口头传承的《密洛陀》篇幅宏大,从头至尾要唱7天7夜,加之流传地域广,各地唱法不同,要整理这部史诗,难度极大。目前出版的这部全卷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鉴定本馆的一顶馆藏的文物——瑶族师公帽的材质,本文运用了燃烧鉴别法、显微镜观察鉴别法、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等三种方法对样品成分进行了鉴别分析。鉴别结果显示,师公帽具有毛发纤维的特征,初步鉴定此文物的材质为头发,即该类瑶族师公帽系人发所编。研究结果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师公帽类的文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