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小学《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组成、分解、加减法口算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而退位减法又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这部分内容,想尽办法把它教好.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其主要内容包括1—20各数的认识;一位数加法和与它相对应的减法;市尺、市寸的认识。新教材比旧教材适当提高了程度,它删去了旧教材中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而增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编排上,把1—10各数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11—20各数认识和20以  相似文献   

4.
(一)云南省农村小学四年制数学第一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13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册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认数和计算适当结合。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因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买书》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中的内容,与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七单元《加与减》(三)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儿童接受新知的过程是儿童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因此,《买书》虽然讲的是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全新知识,但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学生已对10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如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等),已有了一个充分地…  相似文献   

6.
认数与计算—下一一下丁下万下万下下一一-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 法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H一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 位减法钟面的认识( 看整点钟)结合数的认识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角形和圆求总数求剩余J荟|l|esl第一册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元、角、分的认识结合数的认识、数的大!求两个数相差多少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乘法的初步认识2一5的乘法口诀和表 内乘法 和简单的计算尺、寸的认识和 简单的计算小比较、数的计算进…求相同加数的和一步认识长方形、正}连加两步计算应用题方形、三角形…  相似文献   

7.
1.2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尽管第二册已学到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为了检查学生20以内口算的熟练程度,建议再复习一下加法表和减法表。教师可以让学生顺次说出得数是11、12、13、14、……的加法并作板书。即: 进位加法表  相似文献   

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运算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基本内容,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知识。只有使学生正确地完整地获得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第一册包括那些内容,编排上有何特点? 这一册包括: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认数和计算适当结合。教材把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10以内数的认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第一册(下)四、11~20各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因此这部分内容仍分成两部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掌握了11~20各数的读、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杜小学数学室编著的这册教材,主要包括教科书、课堂练习和学生学具片,供五、六年制小学一年级下学期使用。五年制教材的内容有: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厘米和米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去,元、角、分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六年制教材的内容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立体图形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元、角、分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相似文献   

13.
“九义”教材第四册把万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编排。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编排了万以内一些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珠算加法、不退位的珠算减法,为教学比较复杂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  相似文献   

14.
“九义”小学数学第一册(六年制)第五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学会解答“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夯实计算基础 因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用“想加做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而任何多位数加法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都要分解成一位数加法,多位数乘法的计算也经常要用到加法,所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是小学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该内容是学生发展运算能力、形成和发展推理意识的基础,是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教师如何凸显100以内进位加法运算的一致性,帮助学生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呢?笔者从计算方法、运算规律、数学思维出发,建构了如下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的基本口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20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相应的退位减法(其中包括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口算能力。一、打好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10以内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我教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认识数和数序的基础上,抓住10以内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教数8时,抓住8的组成这个重点,启  相似文献   

17.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 20以内进位加法和理解加减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两位数及多位数减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突出重点,适当开放   1.突出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只是相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而言的,教材没有表示出“退位”的含义,也没有出现退位的标记,是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即“做减法想加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就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注意突破难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整数四则运算教学中我们分别注意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学上的难点。一、在加、减法运算教学中,注意突破“进位”“退位”难点。例如在教百以内加、减法时,进位、退位都是难点。这是因为,做进位加法,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做退位减法,要从十位退一作十,这些道理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于理解的。在计算的时候,他们往往把进位的数或由于退位应该减去的数忘记了,以至发生错误。为了突破这进位、退位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复习好百以  相似文献   

19.
数学第二册     
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共分五节,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00以内数的口算,100以内的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1.100以内的口算。根据教材编排的体系,要求在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知识基础上,讲清下列几种口算方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部编六年制第一册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单元的复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律,寻求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记忆的方法,从而能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通过复习,使学生不但掌握表格式应用题的结构,能正确解答求和、求剩余的表格式应用题,而且能学会口头表述简单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