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的外交首秀博得了满堂彩。短短九天,外交之行展示了国范儿、发扬了国威,也催热了国货。从两位的着装到外交礼品,无一例外都是国产品牌。彭丽媛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将上海老字号护肤霜百雀羚作为"国礼"相赠。这个老上海人印象中印着四只喜鹊的蓝色铁盒,几乎在一夜间找回了昔日的荣光。另外两件礼品是阮仕珍珠礼盒和大熊猫图案蜀绣。其中,阮仕珍珠来自中国珍珠的最大产地浙江,2011年时它就已被国家礼宾司选为中共中央高级代表团赠送重要外宾的礼品。而蜀绣作为四川特色,常年都有政府部门采购,作为国礼亦  相似文献   

2.
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品并不只是体现了它本身的艺术性价值,更有其相关的诸多深远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若缺少了其一,它必然是流星一逝,昙花一现. 六年前,一幅《奥巴马总统合家欢》沈绣国礼轰动中外,一夜之间,沈绣这一沉没于艺海中的珍珠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后《比利时国王夫妇肖像》《普京总统肖像》《菲利普国王合家欢》等沈绣国礼相继走进白宫、克里姆林宫、布鲁塞尔拉肯宫……声誉鹊起,名震中外.沈绣作品成为国家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3.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H韩科技部长会上,中国科技部长万钢不但表明了中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坚定态度,更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手写的电纸书作为国礼赠送给日韩两国,生动彰显了本次会议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马明 《新闻世界》2008,(2):48-48
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的百余件国礼精品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在展览中,有一件国礼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背后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这就是1963年4月,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吴奈温赠送给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金镶红宝石首饰”。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美国代表着世界上两个伟大的国家:前者是具有古代文明的人口大国;后者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作为文化遗产和社会生活真实反映的档案,对两国人民,特别对两国的历史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两国越来越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从而中美两国档案工作者的地位也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流失的国家档案是流失国国家档案全宗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档案流失国来讲具有重要现实管理和历史文化意义.收回流失的国家档案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们可以通过接受捐赠、购买、外交等方式收回流失的国家档案,而这些都离不开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在协商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为此,为了提高国家档案收回的成功率,在开展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构建以下三个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落实机制.  相似文献   

7.
强化职能 服务农业是县级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是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8.
明明笔笔简洁,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华贵:明明色调单纯,却有一种无法比拟的绚丽……建国以来首件大师青花巨作——"国礼青花瓷"大胆融合融古代经典青花工笔、运用水墨画法,结合西洋风格,被誉为当代"青花瓷王"。熊钢如大师绘古希腊卫城及万里长城并橄榄枝装饰,取"起源(企愿)和平"之意,象征着奥运精神从发源地来到中国;王锡良大师绘松柏环抱,象征万古长青;王恩怀大师绘制的云雾山色"天青过雨景"为大写意;三种风格奇妙融合,大气天成!联合国、历届奥运举办国等40余个国家及领导人收藏,造就"国礼青花瓷"的尊崇地位,目前正在全国掀起青花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在出访国主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和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紧密联系.国家政要在出访前和出访期间发表署名文章,一直是国际上常见的做法,我国国家领导人对于署名文章的频繁使用则是我国媒体外交近年来在形式上的突破之一.媒体外交,指"一国政府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达到影响他国民众认知和政府行为的一种外交形式".①作为一种媒体外交的创新形式,署名文章在内容上更直接地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和思路,直接把想表达的内容写到文章里,在主动沟通的同时也能避免误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论 对于国家形象的定义,鲁宾斯坦从传播主体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人或群体传达给另一个人或群体的信息"①.金灿荣则从形象接受者的角度提出国家形象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侧面,客观形象(image)是多数人认同的、相对固定的心理记忆,而主观形象(perception)指的是个体主观的知觉,多个主观感觉的集合构成形象②.法国学者巴柔则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出发研究形象,他认为国家形象应该包含文化和社会两个侧面,即形象是"在文化中,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一国认识的总和"③.因此,国家形象的研究是对一国现状和国家实力的整体认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主权国家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形象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行为及国家本身是否完善,是国家形象的客观基础和基本内涵,但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影响公众舆论,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公众心目中"投影"国家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东西,它的评价主体是传播对象国的受众或广大的外部受众.外部受众大都通过所在国的媒体了解某个国家的信息,而所在国媒体的信息内容除了一小部分为自采外,大部分转引自被报道国家的媒体信息.这就道出了一国新闻报道与该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美国公共外交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外国民众进行交流并推行对外政策,从而促进国家利益的行为.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运用和推行公共外交的典型国家.  相似文献   

14.
紫军 《出版经济》2004,(6):56-59
<波斯经典文库>共收入菲尔多西、萨迪等六位波斯诗人的十八卷诗集,笔者曾参加其中两卷的翻译工作.江泽民主席于2002年四月访问伊朗时,将该书作为国礼赠伊朗总统哈塔米,两人并分别在两套书的几册书上签字,一套留在伊朗,一套带回国内,存于国家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15.
李晶 《东南传播》2021,(11):97-100
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可细分为三个方面:国家形象的构建、国家形象的传播、国家形象的评估.全面把握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需要从多维度来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形象和一个国家的政府、企业、文化、国民和舆论都密不可分.意大利的中国国家形象也是可以从以上维度来认知,没有来过中国的意大利人从文化维度和舆论维度来构建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在中国生活过的意大利人在互动接触中构建其中国国家形象.通过两类国家形象对比,互动接触能够构建出更加真实的一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李丽 《浙江档案》2012,(3):48-49
"彩石镶嵌"是温州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驰誉中外,历史悠久。1920年就已远销到南洋群岛一带,建国后一直是温州出口的重要工艺品之一,曾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2007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7.
观光袖珍国     
西欧12国游中,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等4个国家,在世界地图上几乎找不到,他们比通常说的小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还要小得多,最小的面积不到半平方公里,最大的也不过160平方公里,人们就把它们称为袖珍国。国家虽小,可都是世界上富有的国家。 “金元教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重新审视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国家理念这一重要问题.国家理念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占据着统摄性的地位.一国的国家形象如何,最终取决于一国秉持何种国家理念及其在这种国家理念基础上所进行的国家建设实践.从政治学理论上讲,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经历了国家与市民社会混沌不分、对峙紧张和良性互动三个大的阶段.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理念,应建立在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认识到国家与市民社会在合理分野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国家形象塑造只是国家的事情"的观念;有助于发掘市民社会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真实而良好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  相似文献   

19.
李琳 《大观周刊》2011,(26):104-104
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国家语言了解本国的历史、习俗、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动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程度很高,是一个能够很好体现两国文化差异的方面。本文就针对这个方面对中德两国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柬埔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东盟国家中,也被公认为是与我国关系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伴随着中柬关系的持续升温,中柬出版合作也日益走向深入.文章重点介绍柬埔寨图书业、报刊业及数字出版业的最新发展情况,梳理出版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管理体系、聚焦两国出版业近10年来的合作交流历程,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为中柬两国出版业的未来合作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