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先后发表了四次抗日宣言。宣言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本质,号召工农兵和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共满洲省委抗战宣言的发表,率先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号角。  相似文献   

2.
1933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东三省之后,又侵占热河省。5月,又向长城各口、滦西、察东等地进犯,迫使蒋介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协定”不但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而且将冀东的大片国土划为停战区,甚至以所谓“随时用飞机及其他方法以行视察”为尔后日本扩大侵略寻找借口埋下伏笔。6月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发表了谴责国民党政府出卖平津华北宣言,反对《塘沽协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协定”的签订,进一步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于是冯玉祥、吉鸿昌等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自祖国北方崛起。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九&;#183;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民族义愤。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及时发表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相似文献   

4.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宣言指出:因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党政府加紧卖国,亡国之险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呼吁各个党派、各界同胞、各部分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六千余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要  相似文献   

5.
古小丹 《兰台世界》2006,(9S):64-64
1935年8月1日,红军还在长征北上途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言历数日本侵华罪行,谴责了蒋介石国民党步步退让丧权辱国的行径,发出了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大团结的伟大号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即刻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12月,中共中央在其驻地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进一步强调了“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的“反蒋抗日”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中国东北地区迅速沦为日本的占领区.中国共产党面对前所未有的民族危难,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发表要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行径的宣言,这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宣言反映了广大民众要反抗侵略的决心,得到东北人民和全国广大群众的拥护.在罗登贤任...  相似文献   

7.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立刻申明严正立场。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并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此后,又于同年12月1日、1932年1月15日和2月6日,相继三次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几次宣言层层递进,在明确九一八事变为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呼吁东北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表宣言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了东北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为建立抗日游击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偶翻旧报,读到茅盾先生在《救亡日报》上发表的短文,发表时间是1937年8月28日,题为“对时事播音的一点意见》。在整理我国广播史料的过程中,这是作者发现的中国作家最早评述广播节目的论文。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沪沟桥事变。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号召全民抗战的宣言,抗日峰火燃起在中华大地。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抵抗,英勇作战,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救亡运动。受战事影响,报纸无法正常出版或投递,无线电广播成为当时传播时事新闻的主要工具。针对当时情况,茅盾在文章中首先肯定了播音界一致抗日的…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进入局部抗战阶段。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仍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把主要精力对准中央苏区,不断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号召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作为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报,《红色中华》充分发挥了自身强大的舆论动员功能,积极宣传造势。首先,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丑陋行径;其次,强烈谴责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剿共”;再次,广泛宣传报道中华民族日益高涨的抗日浪潮;最后,及时向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红色中华》的这些举动,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起到了抗战动员的积极作用,为全面抗战时期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上演了一场“伟大预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斗争中的前期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于丹 《黑龙江档案》2013,(2):164-164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直接领导下,以人民抗日武装为主体,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卢沟桥附近的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抗日宣言,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向全国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称“卢沟桥事变”是我国续绝存亡之最后关头,号召全国“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报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中华民族在抗日的旗帜下焕发出了空前的凝聚力,万众一心,同仇敌仡,共赴国难。  相似文献   

12.
1935年8月1日,红军还在长征北上途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宣言历数日本侵华罪行,谴责了蒋介石国民党步步退让丧权辱国的行径,发出了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大团结的伟大号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即刻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12月,中共中央在其驻地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进一步强调“了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  相似文献   

13.
马杰 《黑龙江档案》2012,(3):143-143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战争,蒋介石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日的号召下和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当时东北各地出现了许多自发性的抗日武装队伍。如何团结他们,共同抗日,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迫切而复杂的问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于1933年1月26日给满洲省委发出了《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的指示信(即"一·二六"指示信)。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3,(Z4):151-152
<正>有的事曾在小型座谈会上说过,为《兰台内参》留存资料,还是写成文字吧。当然,也有的事是第一次与各位同仁探究。一、盘山抗日义勇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来的。2010年9月3日,《辽宁日报》第8版,登载了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题为《抗战从这里开始》文章。文中说"‘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上午,街上的枪声还没有停止,中共满洲省委就秘密召开了常委会紧急会议。讨论骤变的形势和应变措施。会议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事变强占东北一事,给中央写出报  相似文献   

15.
苏梦奇 《青年记者》2016,(19):88-89
《救国时报》前身为《救国报》,创刊于1935年5月15日.1935年春,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全面侵华步伐.由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无法公开出版刊物号召广大民众团结救亡,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由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秘书廖焕星负责,在海外出版《救国报》,进一步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报纸发行期内,在号召海内外同胞一齐团结抗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代初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疯狂反共,对日本侵略者屈辱投降,形成了中华民族空前严重的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号召。上海各阶层爱国人民纷纷响应,抗日爱国运动开始新的高涨。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中心。从1931年到1945年,上海地区的广大进步文化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下,创办了230多种抗日进步期刊,开展了声势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在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关系,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这一策略的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3,年1月到1935年8月“八一宣言”发表前,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  相似文献   

18.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中,有一份有关我党收集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的档案:1946年1月末,《东北日报》负责人廖井丹就收集东北抗日联军材料以应对国民党政府关于东北问题谈判,写给周保中将军要求采访的信件。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于8月25日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相似文献   

20.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创办于1937年12月11日.“抗敌”二字,明确指向当时中华民族的共同外敌——日本侵略者.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创办的这份报纸,宗旨就是宣传抗日救亡,动员和号召最广大的边区民众参与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中.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和出版发行时间最长的区域性党报之一,被誉为“民族的号角”,是“抗日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的武器和思想卫士.它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和准备着坚持团结进步的艰巨工作,并已成为边区人民的喉舌和思想武器,其本身就是一种在晋察冀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的抗日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