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为期一年的《新体育》体育散文无奖征文已经结束。参加此次征文的既有专业作者,也有业余的业余——第一次拿起笔写作的朋友;既有大学生,也有大学的老教授;既有在体育战线上的教练员,也有普通的体育迷;还有来自海外留学生寄来的带有异国他乡气息的稿件……不过是一次无奖征文,却赢得这么多人的支持,这在眼下各种大奖、抽奖、摸奖比比皆是情况之下,无奖而为众人喜爱,实在说明大家对于体育的喜爱。将体育融于散文这一框架里,实在象采来自家果园熟悉而熟透的果子,装满盈盈一筐,那般自然而合体。体育真真是不仅仅属于明星和球迷,也与我们每人紧密相连。体育,渗透在我们每人的生活之中。体育,是无须翻译的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沟通着我们彼此之心。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中国有着世界上基数最为庞大的体育迷。造成这样误解的根源,是混淆了喜欢和参与。可以说,中国大部分体育迷,是喜欢“看体育”,而非亲身参与到自己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来。  相似文献   

3.
娜拉 《新体育》2008,(12):46-46
体育是美国人生活的图腾,在男性占主导的家庭中.一个体育迷可能决定一家人的投票倾向.体育是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金融风暴面前.有人选择改变,有人则在坚持。  相似文献   

4.
体育赛事观赏中必须把握两种距离,一是物理距离,一是心理距离。对于体育迷来说,物理距离越近越好,而心理距离则要“若即若离”,即调整观赏心态,淡然面对胜负;享受耳目之乐,投入狂欢之境;体验体育之美,领悟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5.
奥运看什么     
我是个体育迷,不限于网球项目,只要是任何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的节目,只要打开,我就绝不会换台。今年对体育迷来说可谓难得的机会,奥运会是四年一次决不能错过的体育盛事,又赶上了欧洲足球锦标赛(欧洲杯).从欧洲杯决赛落幕到伦敦奥运大幕开启,中间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我等体育迷调整睡眠,  相似文献   

6.
语境     
《新体育》2012,(7):15-15
“中国人太多是电视机前的体育迷,我期待的是,我们都能成为体育的参与者,而不是观看者。在后北京奥运时代”,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投入体育,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金牌,才是该有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体育漫画     
体育迷趣事之(4助忘乎所以王春生成功了一半王国宝就因为中国队翰了一球薛余庆篮球骄子迈克尔·乔丹 刘长青体育漫画@华君武~~  相似文献   

8.
体育的魅力     
一场体育比赛,成千成万的体育迷们狂呼于场内,数以亿计者在场外“揪心”。一次大型国际运动会,并不比联合国大会逊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风俗,能在瞬间融合。一个足球,有时会牵动一个地球。这就是体育的魅力? 有人说:体育是生命的形式之一。人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获得了使生命延续不衰的机制,即运动。运动是人的本能,与生俱来,无时不在;运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具备有钱和有闲的消费条件,如何把具备消费条件的潜在体育迷变成现实的消费者,赛事经营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消费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迷的体育赛事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体育迷消费动机、身份突显、心理依附、体育代表队的认同、体育代表队的承诺、卷入度,并得出体育营销者要想使体育迷在赛事消费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资源,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动机过程,体育迷身份的显著性,体育迷对体育代表队的依附、认同和承诺的程度,体育迷卷入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南木  刘天祥 《新体育》2003,(5):60-60
如果说一年一度的世界十佳评选活动是《新体育》杂志为中国体育迷提供的一座欣赏世界体育风景的桥梁,那么在成功举办17届之后,世界十佳评选的本身也已经成为体坛一道独特的景色。就如诗人卞之琳在那首著名的《断章》中所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如此形容《新体育》杂志和世界十佳评选、体坛明星和体育迷的关系,应该是最贴切的“断章”取义。 4月16日,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体育》杂志主办、北京中烟集成广告有限公司协办、河南许昌帝豪集团独家冠名赞助的“帝豪杯”2002年世界十佳运动员评选活动在京揭…  相似文献   

11.
只要是体育迷就知道,马刺是一个夺得过4次总冠军的王朝球队,但绝大多数人肯定不知道这支球队是用一美元买来的——关于NBA的财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群百万富翁坐在场边,看一群千万富翁在场上打球。NBA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侯海波 《体育科研》2006,27(6):40-40
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68%的中国人因为奥运会这场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而对奥运赞助商的品牌表现出比外国消费者更大的兴趣,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和欧洲仅为17%和11%。该数据来源于SportZ的最新调查结果,这是由WPP集团授权、明略行公司(Millward Brown)进行的一项新的调查研究。明略行公司是一家领先的专注于品牌、媒体及沟通的调查公司。在今年的调查中,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超过11000名体育迷被问及他们对45种运动、50项体育赛事及60支世界住体育队伍的兴趣、参与度、观点及印象。中国共有来自10个城市的2000名16岁以上的体育爱好者参加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15日,北京奥运会体操平衡木金牌获得者约翰逊,在纽约获得第79届美国"苏利文"奖.该奖项是美国业余运动员的年度体育最高奖,由全美国AAU官员包括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体育学院的信息主任等著名体育人士和体育迷网络投票决定.  相似文献   

14.
1980年,由美国倡议、得到英、法等国家响应而创办的、具有民间性质的世界运动会,有56个国家的民间体育团体参加.它与奥运会不同,比赛项目大多是流行于民间的体育游戏,因此在体育迷们看来,奇特而又新颖.例如:朝鲜武术、苏联式柔道、蒙古式摔跤、保龄球等.世界运动会注重风格而不大计较名次.为尽量减少国家的格调和色彩,规定在授奖大会上不升国旗、不奏国歌.入场式亦是按项目列队而不是分国家入场. 世界运动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为期十一天.首届于1981年在美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网球天地》2011,(4):12-12
不止是天津网球的骄傲 我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在天津体育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但是在看到这期《网球天地》前,我对天津网球可谓一无所知。并不是因为我不喜好网球,事实上自从雅典神话后,我几乎逢电视转播一场不落,自己也坚持每周打两次以上的网球,天津网球的一众名将如孙鹏、彭帅、张帅等等,我一直对他们保持关注。但说真的,无论是天津体育系统、当地的媒体还是普通体育迷,  相似文献   

16.
<正> 业余竞技体育已成为美国中学生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特别是高中生(8~12年级),广泛地参加各项竞技体育活动。美刊《奥林匹克运动员》1990年8月号报导,根据美国全国高中体协联合会的调查,1989至1990年美国51个州内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高中生人数比前一年略有增加,达520万人。其中男生3,398,192人,比前一年减少18,652人;女生1,858,659人,比前一年增加19,307人。从历年的统计数字看,1977至1978年美国高中生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为6,450,482人。这一数字与美国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人口生育高峰所导致的入学人数剧增有关。近几年,美国高中生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人数较稳定,维持在5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一九六一年,年令在18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坚持经常体育锻炼的不到四分之一,而在今天,却已达五千五百万人,占成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据一九八三年调查统计,在美国全部人口中,仅有百分之三点七的人与体育运动毫无关系,约有百分之四十四的美国人,每天都参加某种体育活动。据美国希尔顿啤酒厂的一次民意测验、美国人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美式足球,它占调查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九;其次是棒球、篮球、拳击、体操、游泳、赛马、田径、足球、冰球和曲棍球。在调查对象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表示,每周至少游泳—次。  相似文献   

18.
虽然伦敦奥运会的大幕早已落下,但精彩绝不会因为伦敦奥运会的结束而终结,中国体育迷们的篮球盛宴仍在继续,——题记虽然伦敦奥运会的大幕早已落下,但精彩绝不会因为伦敦奥运会的结束而终结,中国体育迷们的篮球盛宴仍在继续,曾诞生诸多NBA巨星的美国名校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男子篮球队及其拉拉队在今年8月23日首度来华,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中美大学生体育文艺周"交流活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要重视培养体育小“四才”,即培养体育小干部;体育小运动员;体育竞赛和测验的小裁判员和热爱体育活动的小体育迷。体育小“四才”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也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带头人。做好此项工作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和  相似文献   

20.
李新峰 《当代体育》2009,(15):72-72
作为一名体育迷,我喜欢收集体育杂志,为买杂志可以节衣缩食。就在这时,我认识了《当代体育》。那是在1995年,当时的《当代体育》还是足球与篮球在一起,一半是篮球俱乐部,一半是世界足球和中国足球,还有其它的体育项目,我的感觉是一本综合体育杂志,非常符合我的口味。我最喜欢其中的大幅中插,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当代体育》的中插都是最有特色的。不管是中国甲A足球队还是美国梦三的中插都让我爱不释手。美国篮球巨星乔丹、休斯顿火箭三剑客奥拉朱旺、巴克利、德雷克斯勒,国内外足球明星范志毅、希勒、罗纳尔多、皮耶罗、健力宝四小天鹅,都一一走进我的生活。那时的杂志还是黑白印刷,内容丰富多彩,我就是通过杂志对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介绍才走上资深体育迷的道路的。那时的我刚刚参加工作,薪水虽不丰厚,但购买《当体》成了我每月的固定支出。作为一个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还坚持购买杂志的人的确不多,我就是其中一个。我把书里的中插贴在卧室墙上,建立了一个体育图片室,主要是足球,因为我是一个十段足球迷,这些都是我引以为豪的资本和极其珍贵的资料。我把它们按照年份用相机拍成照片,可以在电脑上经常观看,还制成桌面背景,与同事和学生一起赏析,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