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孩子到了幼儿园大班末期 ,许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入学准备的事了。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十几年的我对大班 90名孩子的家长做过问卷调查 ,2 0 %的家长认为孩子就要入小学了 ,不能再贪玩 ,玩具要收起来 ,电视也要少看 ;70 %的家长认为 ,既然小学一年级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两门课 ,那么孩子入学准备教育就是让孩子识字、学拼音、做算术 ;10 %的家长认为 ,幼儿园会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 ,因此无需家长多费精力。以上结果表明 ,许多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做法也是不妥的。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教育 ,首先要了解孩子入学面临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暑期过后,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如果把孩子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看作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那升入小学就该是又一次“社会性断乳”了。面对独立性要求更高、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和崭新的教育环境,孩子能适应吗?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呢?这期“难题解析”。我们编发了一篇家长来信和一篇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文章,以满足此类家长和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6月,大班孩子家长一定在考虑为孩子选择学校上学的问题了。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尚小,要不要再晚一些时候上学,更多的家长则为孩子能否顺利实现幼小过渡而发愁。本期,我们特约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在职博士钱志亮老师给家长朋友谈一谈关于孩子要不要提前入学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请来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李静老师和家长朋友谈一谈入学准备的话题。希望本期的“特约谈话”能成为大班幼儿家长的“及时雨”。  相似文献   

4.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这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考验。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5.
入学,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转折点。为了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家长要替孩子做一些学习、心理、体力、物质等方面的准备。为此,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幼儿园专门召开了家长座谈会,主题是——  相似文献   

6.
经调查,部分学龄前儿童家长认为孩子快上学了,马上步入学习文化课的阶段,应该把家里的玩具收起来,减少室外活动,让孩子收收心,不能再贪玩了。也有不少家长把让孩子识字、做算术和读英文作为入学准备的主要内容,以便适应小学里要学习的语文、数学和外语。这样的认识与做法是不妥的,家长确实应关注这方面的教育,但是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以及采取哪些手段等,是孩子能否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前,也就是说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应安排各种入学准备教育活动,比如给孩子留作业等,实行“小学化”的准备。我认为,把入学准备的重点放在教幼儿学习汉语拼音,读写汉字,做数学题,让幼儿提前学会一年级课本的一部分内容,这种把准备入学变成提前入学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会上,老师从养成孩子学习习惯角度谈及孩子入学准备问题,家长们忧心忡忡,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的生日小,上学吃亏想再蹲一年幼儿园;有的家长觉得早上学没问题,“我当年就是提前上的学”。其实上学年龄只是参考,关键看孩子是否已经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所谓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从视知觉、听知觉、运动能力、数学准备、神经协调发展水平判断孩子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一、视知觉的技能测试视知觉的技能主要有空间关系、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等几个方面。——空间关系是…  相似文献   

9.
孩子5岁以后,直到上小学之前,家长一般都重视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工作。家庭怎样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呢?有些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孩子找一个好学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入学准备教育。这样即使好学校找到了,孩子却没有做好入学准备,会造  相似文献   

10.
家长要摒弃“孩子越早入学越好”的错误看法。小学入学年龄一般都在六七岁。这一年龄规定考虑到了儿童生理、心理和智力水平、小学学习内  相似文献   

11.
家长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转变“角色”,培养入学意识,幼儿园应积极为幼儿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同时,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组织“家长会”、“专题讲座”。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十分了解,感到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不让你念幼儿园了,早点把你送入小学……”,这就造成孩子对上小学的恐惧心理。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使之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意义?首先,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大班的学期工作计划,介绍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如:带幼…  相似文献   

12.
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80后”与“90后”家长担当家庭教育主力军的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持以更高的关注度。“幼小衔接”是幼儿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家长在面对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诸多差异以及孩子入学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时,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育儿焦虑。调查发现,在入学准备阶段,大班幼儿家长的育儿焦虑程度中等偏上;焦虑内容呈现多样化;学习焦虑显著突出;育儿焦虑在幼儿胎次、幼儿园性质、家长学历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为纾解育儿焦虑,大班幼儿家长要加强学习反思,树立科学的衔接理念;学校要构建合作机制,优化评估指导实践;政府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为家长减负降压。  相似文献   

13.
家长为孩子作好充分的入学准备,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起点,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改革,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新生家长对孩子的入学培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谁笨?     
女儿6岁,很快就要入小学了。看到别的家长斗志昂扬地为孩子做着入学前的考试准备,平时扬言“任其自由发展,不给孩子施加压力”的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据知情人透露:考小学时不但要考20以内的加减法,还要问许多问题以测试孩子的知识面是否广  相似文献   

15.
入学准备是多方面的,家长在儿童入学前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学习态度方面的准备 首先,对孩子进行热爱和向往学校生活的教育,使孩子爱学习,愿意在集体中生活。不要随意用学校和教师来恫吓儿童。如有的父母常常恐吓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这是不对的。更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老师,这不仅有损教师的威信,而且会使孩子对学校生活望而生畏。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把儿童入小学当作大事来办,学校和家庭都举行隆重的仪式。如电视剧《阿信》中就提到,为庆祝阿雄入学,举行了仪式,还特地把外祖母也请…  相似文献   

16.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目前家长、幼儿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幼儿园入学准备过度或者无效,与小学入学适应过短或缺失,造成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感受到“断崖式”的落差。做好“幼小衔接”,就是要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的双向衔接。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和“双减”政策的教育背景下,科学推进幼小衔接,是当下学前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幼儿园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了我们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怎样为他们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这是教师和家长共同探讨的问题。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二者互相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要对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研究,自然就能更充分、科学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真正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顺利衔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行为习惯主要是在三岁以前和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朝阳 《今日教育》2007,(8):39-40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一个转折,如果家长能够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就可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如平 《云南教育》2014,(23):24-25
近来,一些地方的社会培训机构热捧“小学预科”,误导家长提前退园送孩子到幼小衔接培训班进行学习,以期全面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阅读》2009,(11):63-64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要让孩子适应这一转折,父母应了解这两类教育机构的差异,并通过合适的“衔接教育”,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