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接本刊2008年第9期)三、高中生的零花钱调查发现,父母是中国高中生零花钱的主要来源,他们给孩子零花钱最普遍、最随意。定期给孩子零花钱的父母日本最多,  相似文献   

2.
法国“全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作了一次题为“孩子的钱袋”的调查,首次对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这一问题作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调查在6 ̄25岁、尚未获得经济独立的青少年中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中,有3/4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另外,孩子11岁,即升小学六年级时,家长一般会给孩子开一个邮政储蓄账户,通过转账方式,往孩子的账户划一小笔钱,让孩子逐渐学会理财。近日,法国心理学家阿内·巴舒对这项调查作了分析,并就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巴舒的意见是:家长不应该让孩子避开“钱财的世界”。当孩子开始学会数数时,就应该让他们认…  相似文献   

3.
观点     
■少儿消费缺乏有效指导从一项对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的道德状况调查看到,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有86.7%的孩子平时兜里装着零花钱。虽然相当多的孩子把零花钱用在了帮助他人或孝敬长辈上,但“给同学买礼物”、“与同学聚会”这些人情消费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达34.5%。调查中,有12.7%的孩子明确表示赞同“生活节俭太小气”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自述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一般”、“困难”三种不同情况的孩子,在所给出的10项零花钱用途中,只有一项的比例比较接近--“给同学买生日、节日礼物”。也就是说,在…  相似文献   

4.
谁都知道,美国是最有"钱"的国家,可美国孩子花起钱来,往往却不象有的中国孩子那么"大方"、随意,甚至不顾一切,他们对"钱"的理解也比中国孩子深刻得多,这得益于美国家庭早期的"金钱教育"。其一,教孩子如何使用钱。在美国,许多家长都把教孩子如何使用钱作为必修的一课。教育孩子多是从使用零花钱开始的。具体指导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等。同时,家长尽可能将孩子零花钱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额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过程,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当一  相似文献   

5.
麦肯锡公司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每年直接消费和为他们而产生的消费总额达2900亿元。中国城市青少年每年的零花钱高达600亿元,家庭每年在青少年子女身上的花费近2300亿元。根据调查数据,中国青少年时尚意识强烈:65%的受访青少年认为紧跟时尚潮流非常  相似文献   

6.
行阳 《家教指南》2006,(11):1-1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公布了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根据对上海市徐汇区的一项调查显示,父母养育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万元(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最近,中国经济网也有消息称,麦肯锡公司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的12—17岁的青少年消费者的调查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每年的零花钱高达600亿元,而家庭每年在青少年子女身上的花费近2300亿元,消费总额达2900亿元。看罢这两…  相似文献   

7.
海鹏 《家长》2008,(12):9-10
如今,许多家长都给孩子零花钱,而且零花钱的数额在不断攀升。零花钱多了,如果放任不管,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助长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家长不能什么事都替他做。家长要借助给孩子零花钱这一契机,教孩子打理好自己的零花钱,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理财技能。  相似文献   

8.
幼教博览     
早教频道每个孩子都有权利获得零花钱德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近就儿童零花钱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79%的德国儿童零花钱有节余,平均每人的储蓄额为750欧  相似文献   

9.
我女儿圆圆像很多孩子一样,从小也表现出对钱的喜好,其占有欲表露得毫不遮掩.在她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姥姥逗很爱吃糖的她说:“这么爱吃糖,长大找个卖糖的人结婚吧,天天能吃到糖.”圆圆想想说:“不,我要找个卖钱的人结婚.”全家人被她的话惊到,笑叹这小小的人儿对钱还真有感觉. 爱钱是人的天性,所以我绝不做反天性的事,我要满足孩子的天性. ·一定要给孩子零花钱 从圆圆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每月给她固定的零花钱,3元到5元,圆圆管这笔定时发放的钱叫“工资”.我给圆圆的这个数额现在看有些低,不过依当时的消费水平,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还是合适的,因为她的零花钱仅限于买校门口小摊上那些“没用”的东西,如小贴画、小卡片等.数额及开销内容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制定的,双方都很乐于接受.圆圆很在乎这笔收入,每个月都能清楚地记得哪天该“发工资”了,到时就会提醒我们.  相似文献   

10.
豫人 《家教指南》2004,(7):22-25
有位教育家曾指出:在经济高速发展、家庭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理性消费,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广大家长朋友做得如何呢?以下两则消息可见一斑:据沈阳市统计部门近日调查,该市约一半家庭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近万元,占家庭日常消费的28%。据广州市某青少年研究所一项关于广州青少年消费行为的最新调查显示,广州青少年虚荣消费和冲动消费行为倾向较强,而理性消费行为较弱。他们每月动用少者百余元、多者数百元的零花钱主要是用来购买衣服鞋袜、休闲用品、参考书刊和到西式快…  相似文献   

11.
父母茶座     
《家庭教育》2005,(6A):16-17
杭州读小梁来电话问:“我的孩子经常乱花他的零花钱。我本想再也不给他零花钱了,但孩子有时确实需要有点零花钱。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星星点灯     
法国孩子向往美满婚姻中国孩子醉心有趣职业法国孩子向往美满婚姻,中国孩子醉心于从事有趣职业。近日,一份名为中法青少年梦想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中法两国青少年在人生追求目标上存在不小差异。本次调查由上海的《吸引力》杂志和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联合主办,调查对象是12~18岁的青少年。调查结果显示,52%的法国孩子把建立美满家庭看作生活成功的第一步,而中国孩子更醉心于事业,倾向于从事有趣职业的中国孩子占到53%。同时,41%的中国孩子把成为富翁看作事业成功的标志。对此,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表示:“法国已经进入一个富裕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孩子又输给了日本孩子。前不久,来自中日韩三国的320名大、中学生,一起参加了一项定向挑战对抗赛,这是国际青少年体能训练营的一个项目。结果,中国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韩日学生——人家说“一点都不累”,而我们还没等比赛结束,就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有的甚至因为吃不消而中途退出。为什么要说“又”呢?这话说起来可长。那是在1993年,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报道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报道中说,在一个中日两国少年参加的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的优良体能、坚强意志、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中国孩子的骄娇二气形成了鲜明…  相似文献   

14.
从一项对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的道德状况调查看到,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有86.7%的孩子平时兜里装着零花钱。虽然相当多的孩子把零花钱用在了帮助他人或孝敬长辈上.但“给同学买礼物”、“与同学聚会”这些人情消费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达34.5%。调查中,有12.7%的孩子明确表示赞同“生活节俭太小气”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相关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5.
李娟 《江西教育》2006,(14):15-16
课题的确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选择这个课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娟 《江西教育》2006,(7):15-16
课题的确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品质。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选择这个课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14日《羊城晚报》讯英国的私立学校管理特别严格,校规一大堆。和中国父母直接把零花钱给孩子不同,在这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每个星期都要从学校领零花钱,而且必须先登记。因为学校的“零花钱制度”是父母把钱打在舍监的账户中,如果学生用钱,必须通过舍监才能拿到。学校规定,每周三学生都要把自己计划的消费金额填表上报,最多只能填10英镑,到周五才能领到钱。  相似文献   

18.
零花钱     
“零花钱”这个名词的确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字眼儿。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这种诱惑力就来得更大。我几乎每天都是在它的召唤和等待下生活的。  相似文献   

19.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家长都会给一些零花钱让孩子自己支配.什么时候给孩子零花钱,给孩子多少零花钱,这些问题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来说,好像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管理比较严格,觉得孩子年龄还小,或者想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极少或几乎不给孩子零花钱,将孩子所有的日常花销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不可...  相似文献   

20.
Q杭州读者小梁来电话问:“我的孩子经常乱花他的零花钱。我本想再也不给他零花钱了,但孩子有时确实需要有点零花钱。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A主持: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有了更多的余钱给孩子用。数量虽然不一定很多,如果孩子使用不当,则会使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家长的担心正在于此。我们看看杭州市时代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家长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吧。观点1好习惯要靠家长积极的培养。孩子以前在寄宿制学校读书,没有钱的概念。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卖烤肉、烤鸡翅的小摊,就在小摊上买烤肉吃,本来吃完了,但他禁不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