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反映.但是情绪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形式的内心体验.情绪对幼儿行为动机、心理活动组织、个性形成及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幼儿情绪的因素对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物"作为幼儿的一种独特的交往对象,对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车俊伟 《课外阅读》2010,(12):102-102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如喜、怒、哀、乐,易随情境变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周波 《现代语文》2005,(3):97-98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喜爱、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等基本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亦即需要的主体与他有意义的客体的关系在他的头脑中的反映。而情感活动则是产生情感体验的主体与对他有意义的客体二者广义上的种种关系。情感体验的产生,离不开认识;而适中程度的情感活动,将学生的情绪引发至兴奋状态,则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提高教育效果,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逐步深化的。  相似文献   

5.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它反映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情感和情感教育情感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原动力,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体验,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  相似文献   

9.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情感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态度。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尊敬、自豪等态度,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认识过程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反映或体验,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  相似文献   

13.
王岳玮 《现代语文》2009,(12):78-79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是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的态度特征。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将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徐玲 《成才之路》2010,(22):68-6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学美术的人就应该是一个注重情感、感情丰富的人,而作为一位美术老师还应该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以激情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  相似文献   

19.
语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语学习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