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惯性概念容易,但用惯性知识解决问题往往容易出错。在没有究其原因之前,不少同仁只好进行了误案分析教学,将常见的错误来个事先告知。这个方法虽很凑效,但总不能进行所有误案的分析。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我作了如下的推论:“物体在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是惯性对其各即时状态的连续保持才使得物体作变速运动的。”有了这样的推论后,人们常常把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够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速运动也是物体的惯性运动。至此,学生明白了物体不论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都是物体的惯性所致,惯性是物体静止和做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刘晓东 《职业技术》2007,(4):128-128
在物理“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把概念记得很熟,但在解释和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惯性现象时就容易出错。其原因是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陷入了误区,教师要分析陷入误区的原因,通过大量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把概念记得很熟,但在解释和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惯性现象时就容易出错.其原因是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陷入了误区,教师要分析陷入误区的原因,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惯性"这一概念.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讲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凤霞 《考试周刊》2014,(69):77-77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此为背景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得到广泛运用。它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惯性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尽管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还是很容易犯经验性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清楚,才能让学生学明白。  相似文献   

6.
"情境—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引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而且目标明确,容易迅速进入状态.这一教学法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性的启蒙作用.本文在探讨该教学法对学生数学认知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教学法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案例分析,继而提出使用该教学法进行教学需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王东 《黑河教育》2013,(7):74-74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小组成员针对独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交流探讨并解决问题。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教师常常困惑:为什么有的学生心不在焉?为什么讨论的时候总有学生谈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为什么课堂纪律有时不容易控制?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有效  相似文献   

8.
惯性思维即思维定势。良好的惯性思维常常为分析解答问题开拓捷径 ,节省时间 ;但有时稍不注意 ,惯性思维也会将思路导入歧途 ,造成误答误解。1 “惯性思维”误答题评析1 1 生活知识形成的惯性思维例 1 :图 1是北方夏季一天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 ,其中正确的是 (   )图 1评注 :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两个主要外界因素。很多学生根据常识知道中午1 2时光照最强 ,就认为此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因而误选A。实际上他们忽略了另外一点 ,即此时温度很高 ,蒸腾失水过多 ,导致气孔关闭 ,造成CO2 供应不足 ,从…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九章“力和运动”中的“惯性”一节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惯性”概念很容易就能背熟,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犯经验性的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为惯性昭雪     
法官:本庭宣布,对惯性一案,现在开庭审理.原告,请你首先陈述自己的理由.原告:我认为被告“惯性”犯有读职罪和故意伤害他人罪.其理由如下:(一)众所周知,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即所有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具有此性质.但由于惯性的失职,致使运动的物体有惯性,而静止的物体却没有.如正在运动的物体欲使其立即停下来就不容易.另外,惯性的失职还表现在惯性的大小与受力的大小有关上.如物体受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得越快,这说明了物体受力大时惯性小.(二)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因而,高速行驶的车子越不易…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当教学反思在四平八稳地作惯性运行,或是成为了教学时尚,都容易造成对"教学反思"的遮蔽,致使我们的"教学反思"在喧嚣与死寂之间游走.此刻,我们需要对教学反思的内涵进行重新审视与准确把握,以一种基于重构的深刻洞察、激扬的心态,更加自觉地"激活"教学反思中的"教学因子",从而把教学反思这种"静态化"的理念具体化为"动态生成"的现实教学策略和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12.
解决问题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分析、操作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这一教育功能有别于传统应用题类型教学以及机械解题训练.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教材在编写上将解决问题分散在“数与代数”等各个领域中.突出了问题背景的真实性、解决方法的指导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实行变革。怎样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呢?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高考要求学生自我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真正的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但是我们目前的教学往往易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之中.题海战术是训练条件反射和思维定式的一种机械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无条件地乱套公式、定理的不良习惯.但在我们的三轮复习中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掌握又离不开习题,所以我们就要寻求一条用尽量少的习题,达到最佳掌握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两份预案,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要求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乘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第二,自主探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改变了过去分类教学的模式,要求学生从实际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第三,学会合作,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数学交流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反思,有利于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两份预案,有不同的优势:案一根据借班上课的实际,以小记者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为主线,用故事情境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快乐;案二在平实的课堂、平实的教学中(所选例题和练习均是在深钻教材、深挖教材智力因素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落实数学“双基”,发展和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1学案导学法的内涵“导学案”是指遵循素质教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用以辅助学生进行自学的教学材料“0。“学案导学模式”即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借助于“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而后再由师生共同协作,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导学案进行充分利用,除了可以使学生收获知识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本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各个中学依据自身学校的特点,积极地开设了各具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但由于传统教学体系的惯性,或者教学体系改革的滞后,造成培养目标与具体实践之间出现相应的错位。文章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综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具体环节,通过总结分析,指出目前中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是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理想目标。课堂上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成为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学实际,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制定预习案和学习案组成导学案,以导学案引领课堂学习,利用积极的评价措施激励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思 维和习惯去考虑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思维活动 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其积极作用在条件相似时, 可以较快地理解题意,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 方向和方法;其消极作用表现为思维的依赖性 和呆板性,在条件变化时,会仍然按照原来的思 路和习惯去思考,干扰正确解题思路而产生错 误.这种思维惯性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特 别不适应“3 x”考试.这就需要我们对其消极 影响作以分析,考虑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初中语文第六册就此设置练习题:"这样"指代什么?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认为"这样"指下文"清国留学生"的丑行.很多教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把这一答案一字不漏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前不久遇到好几套试卷,都考了此题,均采用这一答案.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两易"题是指题目落点不同,看上去较为容易,但也容易解错的题目.下题即为一例,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不仅学生容易出错,许多竞赛辅导用书或高三复习资料上也有类似错误,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