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集邮》2001,20(7):14-14
4月,邮市在量少邮品的带动下全面升温。5月,由于部分量少邮品涨幅过猛,加之各地公司向北京、上海邮市集中放货,使4月份那些超涨邮品的市价跌去了一半.有的甚至跌去2/3。5月20日以后,止跌企稳。6月初,邮市反弹,人气又开始聚集。在此情况下,《中国集邮》编辑部组织了一次集邮茶座,就今年邮市歇夏还是不歇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马联泓 《上海集邮》2007,(10):26-27
萧瑟的秋风并未吹凉复苏的邮市,今年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成为申城近二年难得的“不速之客”,9月19日和20日,上海大雨如注,狂风暴雨,卢工邮市管理部门安排人员,通宵值班,但撑伞逛卢工邮市同样成为新的“雨中情”,月内上海卢工邮市传言纷纭,诸如:即将公布邮票销毁清单,某种邮品减少发行量,海外倒流多少珍贵邮品等等非官方消息,但市场人士似乎对此已经麻目了,市场呈现出“猴性”效应,部分邮品忽上忽下,成为方寸舞台匆匆的过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杨曦 《中国集邮》2001,(6):23-23
4月初,北京邮市行情井喷式的上升,使许多邮品的价格上升了2-3倍。热门品种价格的上升又带动了相关品种价格的上扬。一时间,行情滚动上升,一日三变,市场上人潮如流,邮币卡又成了投资的主要对象。市场反转速度快、力度大是这次行情的主要特点。4月上旬,多品种上升到一个高位之后,诱人的高额利润导致公司的大批邮品急不可待地涌人市场。市场受到这一巨大冲击以后,采取了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海高温天气大约15天,邮市"歇夏期"是否会按时到来?6月中旬起,邮市人流开始明显减少,市场处于盘整下滑状态,但下调幅度很有限,市场尚未出现想像中的弱势。7月起许多邮品的调整已近尾声,有些邮票版块已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黄梅天”对邮市经营成交量造成影响。入市人流骤减,炒作区也人去巷空,前阶段“热炒”的邮品已溃不成军,邮品成交量缓缓回落,7月18日申城梅雨终于姗姗而去,高温接踵而至,邮市也在逐日升暖。  相似文献   

6.
汉斯 《集邮博览》2008,(5):76-77
自北京成功申奥以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常规奥运邮品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收藏爱好者和邮市投资者的青睐。随着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日的临近,集邮者对奥运邮品的关注度和收藏热情也逐渐升温。除了常规邮品,在近几年的奥运藏品市场上,非常规邮品也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运动项目个性化大版票为纪念北京2008年奥运  相似文献   

7.
1979年,我国恢复集邮活动后,集邮爱好者便迅速打破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邮坛沉寂。在上海思南路口,邮市的雏形悄然形成,邮人在此初尝了邮品的价值,市场经济学也开始渗入集邮领域,在集邮这个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品味到文化与价值的二重属性。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117个城市相继开办了200多家邮品交易市场,对我国邮品投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最有影响的"四大邮市"(上海太原路邮票交换市场、北京月坛邮票交换市场、成都署袜街冻青树邮市和广州人民公园邮市)和今天已形成南北呼应的北京马甸邮市和上海卢工邮市,都在不同时期成为邮品的重要集散地,其交易行情走势以及其它各种信息对于全国各地的邮品交易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曦 《中国集邮》2001,(9):47-47
邮市入夏,历年来都有一个休整的过程,只有高潮期有例外。对今年邮市会不会歇夏,方方面面有许多争论,许多人不看好今年夏季的邮市。然而,邮市7月份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北京邮市7月份不但没有歇夏,反而有出色的表现,市场热点叠起,炒风不断。  相似文献   

9.
田林 《中国集邮》2000,(12):26-27
邮市,顾名思义是邮品市场,主要是买卖交换邮品的场所。从广义上讲,目前我国的邮市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拍卖市场。由于一级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现在以销售新邮为主,因此属于官方发行邮品的市场,一般人除了购买其发行的新邮外,无法涉足其间的交易。而拍卖市场交易的主要为高档邮品,且只有少数拍卖行一年举槌一二次,涵盖面不广,因此同样不是主流的邮品市场。所以,目前邮人所指的邮市属于狭义概念,即仅指二级市场,本阐述的就是二级市场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歇夏期对邮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多数邮品成交明显萎缩,市场人气也较为低迷。不过,7月中旬以来,邮市却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如"毛泽东"小版张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上扬了30%,创出了发行以来的新高,而"恭贺新禧"小全张也再度回升到20元附近,其它大量热点品种的价格也收复了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跌的失地。如此表现自然令邮商等投资者松了口气,尽管大家都知道后市仍然存在着反复的可能性,可毕竟在这次反弹修复中已清晰看见了今年歇夏期的底部。  相似文献   

11.
马联泓 《上海集邮》2008,(10):18-18
精彩非凡的北京奥运会已成功地拉上了帷幕,部分奥运会邮品东山再起,让执着的爱好者似乎看到了一丝邮市复苏的曙光,但定于9月2日发行的《中国电视事业暨中央电视台创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1枚,上海各邮政窗口均未见对外供应,有关部门也未及时出面解释,仅有少量首日封应应市面,市场上邮票货源极少,面值1.2元的邮票市场叫价5元以上;9月6日,中国邮政发行了2枚一套的《北京2008残奥会》纪念邮票,上海各邮政窗口都有票、封供应,但数量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2.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8):38-39
7月份虽有热门新邮问世,尤其《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形成了新的热点,但是即使如此,整个市场仍然没有摆脱歇夏期低迷的桎梏。7月中旬开始,近期邮品价格下挫、入市人流减少、出摊率下降、成交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13.
图书简介     
由著名邮市评论家宝木先生撰写的《邮品投资实战技巧》一书近日由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编辑出版。自集邮市场出现以来,邮品已成为一种投资品种。既然是投资,就是一门学问,就应当去学习,去研究。《邮品投资实战技巧》一书在邮  相似文献   

14.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5):41-41,47
邮市升温了!近期邮品的价格暴涨了!打折的邮品越来越少了!邮人期盼4年的邮市回暖,终于在3月20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00年下半年纪特邮票发行量之后出现了,而且这次以近期邮品为主的修复行情,走出了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飚升走势。  相似文献   

15.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0(10):34-34
今年的邮市已走过了8个月,整个市场的表现由低迷向邮品井喷转变,然后又复归沉寂。在进入歇夏期之际,又出现了平淡的现象。邮品的成交量由小向大变化,再出现回落的现象。可以看出,市场在7个月内演绎出了大喜大悲的逆转,行情的走势峰回路转,令市场人士无所适从,以至于到了8月初,投资对后市的看法,已形成了严重的多、空分歧,市场在歇夏期临近尾声之际,重新回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北京最佳邮品评选揭晓颁奖活动于2004年7月17日在北京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66号的北京市邮票公司新址举行。北京最佳邮品评选活动是由北京市邮票公司和《集邮》杂志社联合推出,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12届,这项活  相似文献   

17.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经常能够听到集邮活动滑坡、邮票市场低迷、集邮协会会员流失的议论。如:“邮政部门为了一时的利益,不规范的发行邮票,制作大量邮品向市场倾销,造成集邮者队伍日益缩小,集邮活动严重滑坡。”(《中国集邮报》2006年8月1日)。“邮市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邮》2000,(4):11-11
7月4日,多位邮友与本刊编辑部全体成员齐聚北京方寸斋邮市,交流最近的邮市情况,与此同时,茶座参与者竞相发表了促进邮市繁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来笔者将《集邮博览》2004年12月的《寄售部寄售邮品目录》中的J、T邮票价格与今年第一期至第三期中的同类邮票价格作了一个粗略的比较,最新的价格比去年12月份的价格大体上涨了10%以上。2月上旬,1974年至1982年的J、 T邮票价格由去年年底的6000元上涨到6500元。从北京、上海邮市的情况来分析,上海邮市J、T邮票货源紧缺,北京的货源更缺,往往要从上海、或者是从香港进货,到货达3版的J、T邮票就算量大了。品相、题材好的J、T邮票,有时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20.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倒记时1周年”成为近期的热点,这些纪念邮票的接踵而至,掀起了上海卢工邮市的阵阵波澜,使63年来罕见的高温也黯然失色,较前一阶段,各种邮品价格都不同程度有了回升,歇夏期似乎已提前结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