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新闻漫画家访谈录之六 认识李滨声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杂家”。他曾是热心的京戏票友,上台演过戏,懂得京剧艺术,会画脸谱;他是玩风筝的行家;他会变戏法,而且掌握其中许多高级技艺;他文笔独有风致;喜爱书法、陶瓷,被友人称为“活字典”。后来,当李滨声遇到了漫画.  相似文献   

2.
一、讽刺画美国出版的一本漫画集《社论漫画和政治讽刺画》,介绍了世界上古今著名时事漫画家及其作品。在第一章首页上引用美国前总统林顿·约翰逊的一句话:“我很高兴,李普曼不会画画。”李普曼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一位时事评论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位评论家会画漫画,对约翰逊更加不利。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报刊评论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总统竞选中,评论往往有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而以漫画这种评论形式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一、讽刺画美国出版的一本漫画集《社论漫画和政治讽刺画》,介绍了世界上古今著名时事漫画家及其作品。在第一章首页上引用美国前总统林顿·约翰逊的一句话:“我很高兴,李普曼不会画画。”李普曼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一位时事评论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位评论家会画漫画,对约翰逊更加不利。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报刊评论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总统竞选中,评论往往有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而以漫画这种评论形式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出版的那一期《生活》画报上,用四整页的篇幅,刊登了185个人和动物的漫画形象。(图为部分形象)这些形象均选自读者欢迎的连环漫画(COMICS)的主人公。例如:“马文”(MARVIN)那位胖男孩(下一行左起第一人),他聪明、淘气,而且任性,常拆腾大人“赫尔曼”(HERMAN)把一盘土豆泥扣到上司脑门上。有趣的是,美国报刊漫画家开展联合行动,通过信函,把这些漫画形象手拉手(爪子拉爪子)地画在一起了,以示画家们团结声援某项有意义的事件的共同愿望。去年感恩节时,他们就曾以此方式召唤人们关注世界的饥荒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进曾被老一辈漫画家方成称赞为"漫画快手"。他的漫画以讽刺为主,在创作中探索漫画的民族化,与中国传统绘画和北京民俗等密切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曾10次获中国新闻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6.
回顾我40多年的编辑生涯,有不少往事值得回味,有好多传统值得记取。最值得一提的是编辑与漫画家之间的交往。报纸离不开漫画。版面上缺少漫画,就像菜肴里缺少盐和味精一样没味道。漫画也离不开报纸。报纸是漫画的主要阵地。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编辑和漫画家结成了“天然盟友”。50年代初,新华日报有四支画笔:江有生、柯明(即:吕西安)、马得和田原。我当时是时事版编辑,与他们一同笔耕,一道熬夜,感情深厚。我们的友谊建立在“纸上谈兵”。每天夜晚,在编国际电讯稿时,发现有适合漫画题材的内容,就立  相似文献   

7.
要想了解中国的新闻漫画,就不能不先了解华君武。果然,预约采访时,电话那一端传来华老慢悠悠的声音:“采访过的人很多了,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一代又一代不断更新的读者,一批又一批从读者中成长起来的作者、画者,谁不想多听听老前辈曲折、坎坷、成功、成名的故事。也许是我们代人请教的诚意,华老松口了:“天这么热,你们还要来,那就随便聊聊吧。”3个小时过去了,华老侃侃而谈,依然是慢悠悠的话语,却震撼肺腑,激荡人心。只不过是一幅幅漫画,却像一颗颗子弹,让敌人胆战;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丑恶、善美。华老似乎很满意与我们的“闲聊”,乐呵呵地说:“我很高兴,今天讲了一些我从来没有讲过的想法,有些是头一次讲给人听的事。”我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敬意,笔下多了一份责任。我们应该把华老的故事讲给我们的读者听,主题是华老用他70年的漫画生涯定下的——  相似文献   

8.
“不学无术人”──访我国著名漫画家李滨声本刊记者 张轶群记得那是在1994年初秋的一天,舒乙、爱新觉罗·溥任等政协委员们应邀参观北京市档案馆。他们则于丰富的历史珍藏颇有感触,纷纷挥毫抒怀,气氛逐渐热烈。谈笑间,一位鬓发霜染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瘦高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连续发生几起贬低以至讥讽漫画的事儿。某地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不列漫画这一辞目。有人讥讽“不会画画的人才画漫画”。去年10月30日某报登了一篇《漫说漫画》的文章,内容是介绍一本幽默画集的,但文章一开头竟然说:“漫画……是没有本事的人想要跻身美术界的一种投机取巧。”对漫画的贬低,虽与近年来某些漫画粗糙、平庸有一定的关系,但漫画界的实际情况,也并非一  相似文献   

10.
李滨声,北京日报高级编辑,著名漫画家。从北京日报创刊起,他伴随这张报纸度过了37个春秋。五十年代初,在党的正确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先辈报人的启发和读者的支持下,他探索开拓了旨在建树社会主义道德的“内部讽刺漫画”的道路。代表作为《喧宾夺主》。同时也有些较成功的歌颂性漫画面世,如《奶奶和孙女》等。近年作品中较突出的有《三十年前后》和《迎客松》,后者获“中国首届漫画全奖”。  相似文献   

11.
二、连环漫画和滑稽幽默画漫画是富于情趣的一种绘画,它适于表现幽默和讽刺性的内容,因此,它除评论性以外,还带有谐趣性的特点。报纸为了适合读者各方面的要求,常常刊登一些文化娱乐性的东西,诸如棋类、桥牌、谜语和各种小游戏以及有趣故事、奇闻等等。漫画也被用来画各种滑稽故事和幽默小品,至今已为报纸普遍采用。这类漫画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节比较简短,可用单幅或两三幅表现的;另一种是有故事性,须用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杰出的漫画大家华君武从13岁开始画漫画,迄今已有73年,这期间他出版漫画类书籍30册,漫画创作数千幅。如今已是86岁高龄的华老仍笔耕不辍,而且他还做到了多数漫画作者难以做到的:漫画创作“不重复”和“不间断”。人们在赞叹之余,不禁会问:华老的漫画点子怎么那么多?花样怎么总是那样新呢?笔者认为:除了画家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很高的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有一个随身推带的小本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我的‘百宝囊’,我会从里面掏出宝贝来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连续发生几起贬低以至讥讽漫画的事儿。某地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不列漫画这一辞目。有人讥讽“不会画画的人才画漫画”。去年10月30日某报登了一篇《漫说漫画》的文章,内容是介绍一本幽默画集的,但文章一开头竟然说:“漫画……是没有本事的人想要跻身美术界的一种投机取巧。”对漫画的贬低,虽与近年来某些漫画粗糙、平庸有一定的关系,但漫画界的实际情况,也并非一塌糊涂,更不是都在搞“投机取巧”。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自1994年6月9日起,先后在一版开辟《草木吟》、《街巷吟》、《市象吟》新闻漫画专栏,由首都的漫画名家作画吟诗,得到许多热心读者的关注和肯定。北京农学院王凤藻同志来信说:贵报自6月以来在一版显要位置开办《草木吟》、《街巷吟》等专栏,由李滨声、英韬等名家作画配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且极富幽默和人情味,寥寥数笔就勾画出市民的喜怒哀乐,堪称佳作。读后如同在炎热的夏天吃一杯冰淇淋,痛快酣畅。我以为,专栏在配合全市环境综合治理中起到了“手术刀”的作用。读者的热情鼓励,使编辑部的同志倍受鼓舞。  相似文献   

15.
新闻漫画     
漫画以其讽刺辛辣、幽默无穷、夸张大胆等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通常见到的漫画大多是用线条表现好,为此,有人对漫画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画漫画简单容易,殊不知,要想画好漫画,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等。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上的一些新闻词语和文体,是大家经常看到的,但是很少有人对它们进行探源。其实它们都有各自的来历,如记者、导语、文章、副刊、号外、漫画、小品、稿费等等,它们的来历鲜为人知。这里仅就手头的资料,简单介绍如下:新闻据《新唐书》载,“新闻”一词,最早出自唐代神龙年间文人孙处玄之口。他曾因当时缺少书刊传播消息而发过这样的感慨:“恨天下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漫画界,江有生被公认为是一位“常青树”.不仅其漫画能常画常新,而且其思想和观念总能跟上潮流.站在时代的潮头。听惯了别人对他漫画赞赏,他总是冷静地回应:“我只是画出了我自己的风格。”常常面对新闻漫画是死是活的争论.江有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过来人特有的平和:“新闻漫画没死,但路途艰难。”谈到新闻漫画的改革,他敏锐地指出:“模仿很必要,但独立的创作更重要。”谈到新闻漫画所遇到的尴尬处境,这位年逾八旬的老者的回答依然掷地有声:“面对困境至少我们还能微笑。” 这就是江有生.一个永远坚持自己的风格.永远保持乐观心态与平和心境的慈祥老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巴拿马总统吉列尔莫·恩达拉对一位政治漫画作者提出了诽谤诉讼,意欲将后者投入监狱,因此引火烧身,在全国新闻界挑起了一场针对总统的“漫画大战”。因为1991年6月份在《新闻报》上刊登一幅政治讽刺漫画而得罪总统的漫画家华金·卡拉斯基利亚指出,“在我们生活的所谓‘民主社会’里,此事纯属(总统)胡闹。”  相似文献   

19.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20.
徐进曾被老一辈漫画家方成称赞为"漫画快手".他的漫画以讽刺为主,在工人日报上辟有个人新闻漫画专栏,作品针砭时弊,构思巧妙,笔锋犀利,造型讲究,同时在创作中探索漫画的民族化,与中国传统绘画和北京民俗等密切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曾10次获中国新闻奖,并因工作成绩卓著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