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劲涛  刘国跃  吴英 《物理教师》2006,27(11):18-20
机械能守恒是力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无论是用于理论分析还是对实际问题的处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编者的著述中对质点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阐述却不尽相同.如程守洙、江之永所著《普通物理学》(第5版)对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描述为:“如果一个系统内只有保守力做  相似文献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既是中学物理知识中的重点,更是高考的热点.要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首要的是要弄清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然后正确地判断物体或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最后再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由此不难看出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9):138-140
作为三大守恒定律之一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本文将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其守恒的条件即外非保守力与内非保守力均不做功;其次本文应用经改进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最后本文对在应用机械能守恒时普遍存在的几个关键疑惑予以阐述,整理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所需要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一条重要要的物理规律.机械能守恒律的条件是教学中的难点.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机械能守恒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应尉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运动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个定律可十分方便地解决运动学中的一些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迅速、正确解题.一、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关键和前提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即弄清机械能守恒的条件:①物体系统只受重力或系统内弹力现阶段仅为弹簧的弹力时系统机械能守恒;②物体系统除受重力和弹力外还受其他力作用,但其他力一直对系  相似文献   

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平时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及应用比较关注,但对机械能不守恒的情况练习较少,而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变化)的现象又比较常见,所以,现在我们对机械能不守恒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7.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只会背书上的原话用处不大,而应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除了多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和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以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是否机械能守恒,笔者认为用好机械能守恒定律,关键必须做到"三抓".  相似文献   

8.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要彻底掌握其应用,首先要判断物体或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尤为重要.现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三大守恒定律之一,本文在比较了若干种教材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不同阐述后,从强调概念清晰的原则出发,提出某些表述的不妥之处,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0.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重要的守恒规律 .它们研究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而且只研究系统的始末状态 ,不必过多地考虑中间细节过程 (并不是不要分析物体运动的全过程 ) .但两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有所不同 :动量守恒定律强调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方程是矢量方程 ;机械能守恒定律强调系统只有重力、弹力作功 ,其它外力不作功或作功代数和为零 .机械能守恒方程是标量方程 .因为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 ,一般都伴随着动量、动能、势能的传递 ,所以 ,对于同一个系统 ,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现象往往渗透交织在一起 .…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train, it is considerably concerned about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 safety issue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under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high-speed train under heavy rain and strong crosswind conditions are modeled using the Eulerian two-phase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impact of heavy rainfall on train aerodynamics is investigated, coupling heavy rain and a strong crosswi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ft force, side force, and rolling moment of the train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wind speed up to 40 m/s under a rainfall rate of 60 mm/h. when considering the rain and wind conditions. The increases of the lift force, side force, and rolling moment may deteriorate the train operating safety and cause the train to overturn. A quasi-static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ment balanc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imit safety speed of a train under different rain and wind levels.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train safe operation under strong rain and crosswin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原则上,合同成立即应发生一定的形式拘束力,除非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阻却事由。对合同形式拘束力的限制包括外在限制和内在限制。通常情况下,合同产生形式拘束力的同时也产生实质拘束力.除非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延缓事由。合同实质拘束力延缓的情况包括法律规定须批准或登记的合同及附生效条件、生效期限的合同。  相似文献   

13.
童韬 《成才之路》2022,(9):89-91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为使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化学键及分子间作用力知识,并灵活应用于解题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做好相关习题的汇总,组织学生开展习题教学活动,为学生认真剖析不同习题类型的解题思路,使其更好地把握不同化学键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规律,指引其更好地解题.文章结合相关习题,对高中化学键与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不同电磁场中带电粒子受力的分析,推导了不同情况下带电粒子的运动方程以及运动轨迹,说明了带电粒子在各种电磁场中运动时由于电磁场在均匀性及相关差异方面的不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程存在着差异,从而有其运动面的不同,最后从几种情况中总结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时总的运动规则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伊朗核计划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尤其不安。伊朗的核计划正是由于双方在追求国家利益时发生了冲突。冲突的解决只有两种方式,和平谈判或者诉诸武力。要想和平解决必须要求至少有一方做出让步,而从目前来看,双方都不愿意做实质性的让步。美国目前的国内形势也使武力解决暂时还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重力球沿不同物体表面滚动时的运动分析属经典力学研究对象,本文讨论均质小球沿不光滑旋转球面滚动时,在不计反作用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寻找小球无滑动滚动的实现条件,球心运动轨迹,以及小球在旋转球面上端转圈时的稳定条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改革的实际历程出发,立足改革不同阶段上社会各利益群体对改革的不同态度,探讨了社会各群体态度变化对改革进程的影响,并在进一步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得出人民群众支持是改革重要动力基础的结论,提出在改革新时期应注重保护改革动力资源的主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铬黑T为指示剂,用络合滴定法测量了三聚磷酸钠的螯合能力,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可满足实际需要。测量结果显示,三聚磷酸钠的螯合能力并非固定常数,不同产地、批次的三聚磷酸钠受其生产工艺条件的影响,其螯合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动画中的镜头和电影中的镜头有很大差别。有不同的镜头处理手段,也有模仿和改进实拍镜头的方式。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根据剧情需要拍摄,后期再执行剪辑。而动画片的优势在于它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它具有电影所不具备的表现力。本文重点介绍动画镜头的制作手段、与影视实拍镜头的区别和动画镜头的独有魅力,以及虚拟技术的运用带给影视创作无尽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