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两大领袖之一,是正始时期最重要的文人,他对当时及后世的思想界都有极大的影响。他在对待出仕和归隐的问题上都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嵇康这种心态的产生与他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嵇康研究中长期被忽视而又客观存在的嵇康兄弟之谜作出破解,并进而对嵇康兄弟关系进行细致考辨。文章认为,嵇康当排行老三,有两位哥哥。嵇康长兄因较平庸或史料散佚,今已无从确知其名。由于嵇康出生不久父亲即已亡故,长兄以“半父”身份与母亲共同担负了抚育嵇康的重任,对嵇康的人用形成和整个人生的影响最大。他于嵇康38岁或稍前时间谢世。嵇喜为嵇康二兄。他与嵇康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并且关系较为淡薄,对嵇康的生活与思想影响不大。他在嵇康死后,直到晋初仍然在世。由此,文章论定,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思亲诗》之“兄”系特指,都特指长兄。《思亲诗》写作时间与《与山巨源绝交书》相近,系为长兄与母亲而作。  相似文献   

3.
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首,是魏晋玄学名士中自觉皈依神仙道教的有案可稽的第—人。道教明确把嵇康载入“尸解仙”之列,道教神仙信仰影响到嵇康对待死亡的态度。本文从嵇康之道教信仰层面出发,通过厘清嵇康与道教的深层关系,探讨其多姿多彩的思想和人生,并进一步透视其名士心态,关注其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4.
阮籍、嵇康的哲学思想深受庄子影响,在"任自然"与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方面是相通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了这一思想,阮籍和嵇康作为庄子思想和后世文人之间的桥梁,对后世文人的心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史伟 《华章》2011,(28)
魏晋时期,竹林名士嵇康以其毕生实践着理想人格.但实际中,嵇康对理想人格坚持的背后,时时充满了屈从现实与坚守理想,入世关怀与出世逍遥的价值困惑.嵇康的困惑,虽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可说浓缩了中国传统社会文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因之他的形象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6.
嵇康的思想与道家有着很深的渊源,尤其是庄子的自然哲学和叛逆精神,表现在他的生命观、人性论和理想社会论上。老庄思想对嵇康诗歌艺术风格的影响很大,文章主要从嵇康诗歌的创作入手,以意象、意境、嘲讽与浪漫主义手法为切入点,分析"道"的艺术风格在他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嵇康 克服养生五难 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  相似文献   

8.
嵇康,身处一个政治动荡,党派争权夺利、残杀异己的时代,生命无时无刻不遭受到来自政治纷扰的影响.自身性格因素又使他终身都无法跟时代变局的脉动脱钩,最后成为政治变局下的牺牲者。现实环境的险恶.不仅造成友谊的离散.也抑制了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在嵇康的诗中,充分呈现了他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孤独.其中不乏追求知音的渴望.还有解开世俗枷锁的成仙企盼。嵇康对于精神自由的执著,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世俗、当政者形成对立的局面。这种对立,使嵇康孤立于社会之上,并承受心灵上极大的痛苦。同时,由于其不妥协性也将生命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相似文献   

9.
名士自风流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是魏晋时期真正的名士。他那潇洒的外貌,内在的智慧,脱俗的言行,高迈的精神风范为后人所景仰、赞叹。试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嵇康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嵇康一生有不少矛盾的表现,他本质上是一位养生主义者。追求思想和人身的自由,以及健康和长寿,因此他不肯当官,也不愿意出事其他政治活动;他两次拒绝司马氏的征召,并非政治上的表态,而是为了养生。了解嵇康其人最重要的文献是他的《养生论》,其养生长寿之道归纳为一个字,就是"和"。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嵇康是一位如此充满魅力的人物,以致中国哲学史、美学史、文学史、音乐史、思想史等都不得不关注他、分析他、评判他。嵇康(223—262)字叔夜,该郡S至(今安徽宿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首领。嵇康的美学思想十分丰富,本文限于篇幅,只论述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嵇康十分钟情于音乐,他对音乐之爱好,世间少有。他妙解音律,其一生以音乐为伴,“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至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①,成为千古之绝唱。不仅如此,他对音乐也有…  相似文献   

12.
嵇康爱琴.善琴,摹与他的文学与思想紧密相连。琴成了嵇康的心灵寄托,他把琴人格化、对象化,通过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统治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深挚感情。嵇康不仅仅是弹琴.谱曲,还写了不少的琴诗,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在嵇康特定的性格之下,他的琴声和琴诗必定是自己最真情自然的表述。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他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向人们展示出独特的人生风范。  相似文献   

13.
嵇康是一个魏晋时期的缩影,他融合了时代的纠结.因此,要了解嵇康接受诗学,必定要从他的时代出发,从他的文化背景说起,探寻不同的文化思想对他的接受诗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儒学式微,道学复兴,玄学兴起,不同的文化背景促使嵇康形成了多元异质的思想特性,使他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嵇康通过比较、综合儒道思想,确立以“无”为体,以“有”为用的玄学思想,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他的接受诗学,肯定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和接受对象的独立价值,并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予以论述,致使其文思缜密,便于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嵇康,字叔夜,魏之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生约当公元二二三年,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三年)因与专擅政权的司马氏不合而被杀害。嵇康下狱时,有大学生数千人为其请愿,可见他在当时思想文化界的影响。嵇康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所作四言诗“文辞壮丽”、风格“清峻”,所写草书“自然意远”,所奏《广陵散》琴曲“声调绝伦”。他的音乐论著《声无哀乐论》和《琴赋》,在我国音乐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惜乎其美学意义较少为人们所阐发。本文试图以上述两篇乐论为主,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15.
读阮籍是在多年前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他的认识也在深化。我曾对他的个性不大欣赏,我喜欢刚烈的人物,比如阮籍身边的嵇康。我太喜欢他身旁的嵇康了,以致老拿嵇康的优点去比他的缺点,殊不知这“缺点”正是他的特点,正是最正常不过的人性,且是人性优点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6.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表面的洒脱不羁与内心的执着痛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魏晋文学内在的美学深刻。"心之忧矣,永啸长吟",嵇康就是其中的典型和代表。嵇康的文学风格和他的思想性格、处事方略是密不可分的,其性格刚直,直言不讳,嫉恶如仇,因此他的诗文清峻通脱,本文分别对嵇康的诗和文论展开分析,并进而论述"言必尽意"之"美"在嵇康诗文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在"竹林七贤"中,山涛年纪最大,官也当得最大。山涛推荐嵇康去当官,嵇康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在信中说山涛让他做官,就是让他拿上屠刀,如果不是和他有深仇大恨,是不会来逼他去做官的。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作为一个文人 ,他的文化心态是复杂的 ,有许多看似对立、不包容的方面 ,在他那里却能兼蓄包容。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 ,对他早期以及后来的散文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然观是嵇康思想的核心。嵇康认为“自然”是指宇宙的本源,其认识论基础就是他的名实观。嵇康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元气自然、人性自然和度、数(规律)自然待方面。  相似文献   

20.
嵇康所关注的,是士人个体在现实条件下的生存困境与社会责任。通过老庄思想,他论证和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人格建构的理论。嵇康的人格思想集中体现在养生论中。他提出了养形与养神的关系问题,从而把个体生命的长延与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融为一体。嵇康又提出以音乐养神、山水养神的思想。嵇康的人格实践,从内到外,闪烁着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