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高校体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体育教学应得到进一步加强。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形式 ,是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为中心 ,过多地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知识和提高运动成绩 ,只重视眼前短期教育效果 ,忽视学生长远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素质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发展性 ,实现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变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中心 ,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 ,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 ,改变高校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1 俱乐部式教学的意义俱乐部式教学形式就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满足学生兴趣、爱好 ,发挥其运动特长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及自锻能力的培养。俱乐部式教学即在学校条件 (师资力量、场地器材 )允许的情况下 ,开设多项体育运动项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及个...  相似文献   

2.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体制变革走向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之路将面临着发展观念的大转变,即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转变,从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指向向着体育大国的目标指向转变,从体育利益单一主体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观的转变,从渐进式自然发展观向“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系统发展观转变。发展重心的大转移,即体育工作重心将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竞赛体制的大变革,即体育体制改革将以机制改革为核心,以竞赛体制的变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从而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中国体育体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现实的,又是塑造未来的事业,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必须具有前瞻性。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从现实做起,又要具有超前意识,着眼于未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过程中,也意味着体育技术、技能中心向体育方法、体育动机转移。其中,学生体育动机对其终身体意识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面向未来,激发体育动机,提高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运动项目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运动项目运作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开始凸显。承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的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运动员(学生)培养工作亟待强化和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分析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运动员(学生)的培养导向、身份定位、能力养成和培养设计等方面,探讨运动员(学生)培养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揣利利 《灌篮》2021,(3):142-14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必备素养,而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我国高校中水平高低不一,提高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是为培养新一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究其运动实践的维度,其要素即运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准,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大学教师应该如何改变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创设教学模式,凸显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3)专攻一门项目学“通”学“精”。研究表明,培养大学生运动能力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评价体系,为培养大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为目的来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体育教学中,新课标应运而生。它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人受益。所以在各个项目的教学中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7.
张丰 《精武》2012,(32):95-96
学生在发展终身体育时应注意与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的需要相结合,从应掌握的体育知识、主要的运动项目和技能、技巧、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入手。本文主要探讨职业体能融入大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周宗惠 《体育博览》2011,(7X):88-88
从教育改革出发或是从现在倡导的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而言,大学体育教学都应该突破单纯的运动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1998版和2012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广州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更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现本科培养方案滞后于社会发展,课程结构不合理,未能凸显武术的优先地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建议设置“显”、“隐”并重的课程体系,在显性课程设置时要紧密联系社会;在隐形课程设置时,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龙宇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58-459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其实施与学科专业、就业工种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特殊职能、技能和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实行实用性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主要结论:体育教师的职业现,要从职业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从单纯从事运动技术教学的教练员,转变为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的教师.建议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核心素养内涵下的学科实践、学科育人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旋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在前期践行基于学生学习的“一单·四化”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以水平一新增操控类基本运动技能“原地单手侧向投掷沙包”一课为例,以明确行为与表现性学习目标达成的“评价先行”方式逆向设计学生对知识、能力、思维等素养生成的学习活动,探索、实施基于学生学习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借鉴日本山本贞美的教学实践“8秒跑”及“往返耐久跑”实例,在充分考虑学生运动能力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练习内容,使共同学习目标与个体学习目标相结合,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组织学生分层学练,帮助学生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4.
美国SPARK项目对我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介绍美国开展范围广泛、时间持久、成效显著、对学生和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的全国性的体育教育运动——SPARK项目。该项目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新颖、强调终身体育、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和实施综合性学校体育计划。SPARK项目对我国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积极借鉴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重点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运动能力早期性与持续性、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结合;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促进;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运动竞技性与健身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结合体育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产生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应急保护能力。 一、摔倒 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或强烈的身体对抗等。 处理:不管向哪个方向或以什么样的姿势摔倒时,都要设法降低身体重心,立即屈肘,上臂内收于体侧,前臂和手紧贴胸前,低头团身收腹,以肩、背着地,并顺势以滚翻缓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基础,从学生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角度入手,概述了核心素养视角下“趣味田径”体育课程建设的新机制、新思路,期望通过教学形式、结构的转变优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支持学生在热情洋溢的学习环境中凝聚体育精神,实现体育能力和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进行素质教育,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方针,培养体育教师的母机--体育教育专业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重点改革目前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体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从单纯的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曝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能让学生既轻松又愉快,又能学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面临的重要问题。体育教学要树守“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向结合的方针,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赵华 《体育教学》2024,(3):40-42
创新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是当前的重点任务,体育模块化教学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体育学科发展的必然。笔者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在教学上融合与专业相关的体育活动,注重技能培养与职业实用性,让学生在展示个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体能;并将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构建“1+N”课程新体系,分为基础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和拓展模块,建立模块课程配套资源库,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研发特色校本课程,使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体育教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比较。中国大陆高校体育教学强调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体育技能为主,评价重心放在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和运动能力上;台湾高校体育教学强调休闲化、自主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以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和个性为主,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