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良永 《科教文汇》2010,(9):148-148,166
"体育后进生"在每所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要是能够减少体育后进生的人数,学校体育的质量就会更上一个层次。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体育后进生是可以向先进生转化的。体育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研究这一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探寻能帮助他们提高体育成绩的方法,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锋凯 《科学大众》2013,(3):140-141
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发展他们的智力,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具有优良品质。因此,中职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主要作用进行分析,并提供了几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终身体育逐渐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瞄准于学生未来生活,教给他们必备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产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施孝平 《内江科技》2010,31(2):152-152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一项辅助教材和诱导手段,通过它可以使一节枯燥的体育训练课变得兴趣盎然、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增强体质和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在足球基础训练阶段中穿插体育游戏。可以增加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对足球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乐向阳 《知识窗》2012,(9X):42-43
<正>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成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体育教学的内容就必须具备身体练习的趣味性、困难性、合作性、惊险性和竞争性。只有使学生处于上述的心理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适宜的心理负荷,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心理体验。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身心才能同步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  相似文献   

6.
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心、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教育中贯彻阳光教育理念,必定会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德育阳光化和教学阳光化两个方面阐述阳光教育。  相似文献   

7.
张洪伟 《科教文汇》2008,(26):101-101
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心、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教育中贯彻阳光教育理念,必定会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德育阳光化和教学阳光化两个方面阐述阳光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体育教学与美育的关系,阐述了作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采用灵活的方法,用美的仪表来吸引和感召学生,用高尚的情怀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起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下培养起对美的认识、理解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体育能力是指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是体育知识、技术、体能和智力的有机结合。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上的变革,即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秀红 《科教文汇》2009,(27):209-210
学校体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体育教学与美育的关系,阐述了作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采用灵活的方法.用美的仪表来吸引和感召学生.用高尚的情怀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起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下培养起对美的认识、理解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带给体育经济市场以空前活跃的势头,体育为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的内涵得到了扩展,进而,体育与经济相互关联起来,成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课题。体育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经济现象,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董显福 《科教文汇》2009,(21):207-207
体育能力是指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是体育知识、技术、体能和智力的有机结合。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上的变革,即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沈阳市城市居民冬季体育消费行为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体育服务消费水平;缺乏完善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是制约体育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消费价格、余暇时间、兴趣爱好都对体育消费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旨在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城市居民冬季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体能、终身体育技能以及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大学阶段获得职业实用性体育知识和技能,较快的适应职业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社会发展。在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实现人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本科新生在入学初期产生许多不适应。高校应抓住体育专业本科新生的思想特点和不同类型学生的特性,教育和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顺利渡过适应期,实现个体心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促进体育专业本科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专业本科新生在入学初期产生许多不适应.高校应抓住体育专业本科新生的思想特点和不同类型学生的特性,教育和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顺利渡过适应期,实现个体心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促进体育专业本科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高校在职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体育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体育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体育消费行为的产生,体育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中师生正值年轻气盛,心理变化快,心理问题也很多,但可塑性很强,而且他们很爱体育运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体育教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巧妙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够事半功倍,达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对高校体育产生非常重要的价值,能有效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品住和层次,对高校学生具有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提高对竞技体育价值的认识,使竞技体育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能等素质,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由于生源的地区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异、体育基础参差不齐,因而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采用体育课分组教学法,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入手,全面考虑与其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效果评价等问题,使不同身体素质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和锻炼,体验体育运动带来愉悦成功的满足,掌握一定体育锻炼方法,为实现终生体育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