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酷爱读书,也勤于写作。高中三年,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文章时常被老师作为范文评读,在全校征文比赛中也曾获得过奖励,高三年级时,已经有新闻作品在省级报上发表。由于兴趣与爱好,我最终把自己的憧憬锁定在充满诱惑而又神秘的新闻路上。  相似文献   

2.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低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个高三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多年执教高三,多次尝试朗读教学方法,’让朗读回归高三语文课堂,还语文教学一片生机,曾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低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个高三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多年执教高三,多次尝试朗读教学方法,让朗读回归高三语文课堂,还语文教学一片生机,曾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今年高三了。六年前我来到了这里,看着高中部大哥哥们长着胡子很是嫉妒,嫉妒他们的成熟与老练.我听校长在讲话时说我们是小弟弟小妹妹心中甚是不平却又无可奈何。当时只盼望时间飞逝,快快长大,最好一下子就升到高三,就不会有人再说我们小了。  相似文献   

5.
我在刚上高在的时候,跟部分读者一样,对高三的生活也有很多困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曾在我的一篇作文的主语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山时自见分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触动。当我真正走过这段岁月时,才发现其实高三的生活也不过是帮我们完成一个由高中到大学、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高三     
我曾经固执地认为高三的天空是阴暗的,那黑压压的云下压着的考生们,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不知不觉地,我也进入了这个“炼人炉”。慢慢地,我发现高三的生活竟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充满激情,尽管它是那样的紧张!  相似文献   

7.
马保国 《辅导员》2014,(8):69-69
我从事了很多年的语文教育,深知读书对中小学生有重要意义。但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书。我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想通过各种方式去启迪学生读书,但发现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我积极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调查研究,我才发现孩子不喜欢读书大致有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认识误区 都说远水难解近渴,于是好像约好一样,高三的老师与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了。绝大多数学校高三的语文课都是按照考纲所列考点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练下来。由“语知”到“现代文阅读”再到“文言文阅读”……笔者以为,对语知这一块进行强化训练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不认为用一个月或者二个月的时问来集中训练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能有多大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从高一入学起,我所带的年级前30名的实验班学生便开始了每周至少两则读书摘评、两篇随笔的读书写作之旅。即便是到了冲刺的高三,同学们依然还始终如一地坚持着。很多人——家长、老师甚至学生——都会觉得,高三年级应该更关注做题与模考,至于类似读书、观影等举措,即使不是洪水猛兽,也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做法。但是,我却以为,恰恰是在高三,孩子们更应该利用时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意义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学习很努力,原来的成绩在班级算是中等,可升入高三后,发现学习气氛很压抑,成绩也落下去了。前几天,我的好朋友不读书了,回家到一个工厂里上班,月薪3000多,让我很羡慕。我想要是参加高考的话,我最多上个二本、三本什么的,出来也未必有他赚得多,所以我也不想读书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平凡的职高生。出生在农村,我家姐弟三个,都在读书,我和孪生姐姐在同一所学校读高三,弟弟在家乡读初中。姐弟同时读书带来的经济压力非常大,父母不得不到外地打工,一两年才回来一次。我们姐弟三人也是一个月才能见上一次。每当过节的时候我们都好想爸爸妈妈,好想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高三语文备考的关键是什么呢?我的体会是,关键在于高三复习教学中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五年前的秋天,我读高三。那时,我是一个忧郁的女孩,常一个人躲在校园的树林里,担心病中的外婆有一天会像树上的枯叶一样飘落。  相似文献   

14.
窗外的天空,近乎透明的蓝.我在冬日难得的温暖阳光下坐在电脑前,试图记录关于高三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5.
我样高三     
没上高三之前,我们遥望着高三年级所在的教学楼,听着关于他们的传奇。而今,我们身在高三,所经之事和当初听来的,一样又不一样。我在高三,我样高三。  相似文献   

16.
让语文像花树一样美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深扎在“大语文”肥沃的土壤上 大概是从小喜欢读书吧,我总觉得自己注定要与语文结下不解之缘。在那功课不多的日子里,读书听广播成了我最为享受的生活,看小儿书、连环画,听评书连播让我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7.
进入高三,我开始“从良”。不要以为我是因为我妈唠唠叨叨跟我说了一大堆高三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考个重点大学出来报效祖国、报效人民,所以才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认真读书,而是我碰到一个比我还厉害的主儿——我的同桌蛙妹妹。无  相似文献   

18.
准高三时代     
不知怎么的,心里突然很难受。就在这个无聊的假期结束了返校之后。不知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炎热让我变得烦闷,还是因为校园内压抑的气息令我难以忍受。于是我就在这种烦闷中迎来了我的后高二时代,高三的学生们高考之后已经走了,所以,在这个偌大的没有了高三学生的校园中,我们竟理所当然地成了老太。于是,老师们都说我们已经是高三生了,虽然我们仍然在讲高二的课。  相似文献   

19.
攒钱买书     
张静雅 《小学生》2009,(11):22-22
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女孩,象牙色的皮肤和一副厚厚的“大瓶底”早已泄露了我爱呆在书房看书的秘密。我喜欢读书,为了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愿意从牙缝里省下钱来。  相似文献   

20.
《山东教育》2004,(21):122-123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