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夜喜雨》是诗圣杜甫所写的一首诗,其中几句很有意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静静思来,这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真,真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如果教学能达到这样自然的境界,那这样的课堂就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就是诗一样的课堂。一、“好雨知时节”——挖掘生活之源布鲁纳说过:学生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材料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性、时代性、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让“知时节”的“好雨”降落在课…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的组织领导者和管理教育者,其工作极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充满着艺术性和辩证性。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用辩证法的原理处理好以下十种关系。1.身教与言教的关系。身教与言教统一,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是一个班的总负责人,对学生的要求也最多。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当我们一丝不苟地履行“言教”这一职责时,千万不可忽视“身教”这一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身教”的意义和效果大于“言教”。以身作则,既言传又身教,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活生生的教材。…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犯错误时,如何运用批评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认为教师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做到有情有理。节度适宜,掌握好批评的“火候”,使批评真正达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历代教育家教育实践的结晶。常言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看一看。”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对学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言教,也需身教,但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不仅符合学前儿童年龄小,善于模仿的特点,而且易于被接受。因为身教不带任何强制性,它能通过教育者无声的行为影响儿童,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注重身教,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我国教育者的优良传统。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学生不重以“言教”,而重以“身教”,处处以实际行动感化、影响学生。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  相似文献   

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于成都草堂所作。此时,诗人从长期的颠沛流离中得到定居,生活较安定,心情较恬静,因此,在这首诗中,杜甫怀着喜悦的心情,描写了春夜细雨的美妙情景,是写雨诗中难得的佳作。前人评为“遇体精妙”,绝非溢美之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开始诗人就以兴奋的心情写道“好雨知时节”,点出之所以是“好”雨,因为它“知时节”,它怎样知时节呢?“当春乃发生”。正当春天万物发芽生长,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它就来  相似文献   

7.
第五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这条原则和方法要求班主任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作风,以使自己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和表率。一、这条原则和方法的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认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通过人格感化教育学生。对于那些懂得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教师来说,贯彻这条原则和方法时,表现是自觉的、主动的;反之,则表现为不自觉的、被动的。无论是自觉的、主动的身教,还是不自觉的,被动的身教,也无论是正面的身教,还是反面的身教(或称积极的身教与消极的身教),身教的巨大作用都是存在的。不因以身作则好而有,也不因以身作则差而无。这是因为,身教不同于言教,它具有客观性、形象直观性、动情  相似文献   

8.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想教育工作者应当像当春的“好雨”,好在“知时节”,不失教育时机,并知道对谁深一点“滋润”,对谁又浅一点“滋润”,而又“随风潜入夜”,无声无息地进行。清晨,在菜地边散步,无意中目光移到黄瓜架上,发现黄瓜秧  相似文献   

9.
谈师德     
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谈到学生素质的提高。“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应清楚地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要时时刻刻注意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相似文献   

10.
李有余 《教育革新》2009,(10):17-1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这首唐诗,贴切地反映了德育工作的方式及功效。“好雨”,即为良好的方式、方法。“知时节”,即为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时间、地点、场合。从人性出发,以人为本.时刻顾及学生的面子。并不是越给学生难堪效果越好。相反,越给学生面子,教育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风雨有知     
张立新 《湖北教育》2003,(12):63-63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番风雨多么温馨,多么惬意。风雨如诗,风雨如画。风调雨顺,是农人的诗情;斜风细雨,是渔人的画意;和风细雨,则是一道教书育人的优美风景。莫道风雨无情,其实风雨有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教师的眼中,这“好雨”便是教育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教育理应就如春风化雨,细滋慢润。当然,并不否认,新颖活泼的教育教学形式,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对于学生思想的转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把这诗意用于师生关系协调上,的确恰到好处。你瞧,一场和风细雨“入夜”,“无声”地“润物”,多像良师挚友在细语润耳、倾心交谈呢! 教育是一门艺术,奥妙无穷,要想达到教之目的,师生关系是否协调当属重中之重。 可为什么不少学生总与教师唱“对台戏”呢?为弄清这一问题,我对某市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调查。从中发现不协调、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专制型。有些教师受陈腐的封建教育思想影响,认为教师对学生享有绝对权威,拥有对学生任意赏罚的权利。他们不考虑学生的独立性,一切由教师决定,毁誉褒贬全凭教师好恶。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做什么,不能有所违拗,否则就痛斥、惩罚以至体罚。二是放任  相似文献   

14.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雨之所以是“好雨”,是由于春天万物萌生,正需要雨水的滋润,它来了,来得应时,好象知道万物生长的季节似的.而且,它不是倾盆而下,它象随风偷偷地钻进夜幕中来,微风细雨的,滋润着万物,却悄然无  相似文献   

15.
衡量教学手段真正价值的重要标准是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对教育目标实现具有真正意义。从课堂教学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的角度反思,传统教学板书价值有所失落。传统教学板书不仅是一种教学工具性存在,更是一种教育价值性存在。它在“慢节奏”中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参与,更好地体现教学交往的意蕴,能够以“身教”展现教师示范作用,并且具有培养学生审美精神的价值。优秀的教学板书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综合素养,能深刻正确理解课程,坚守学生立场,同时也需要学校以积极的教学文化为导向。理想的课堂教学依靠教学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在高品质课堂教学追求的共识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两课”中的说理教育方式,是教师以语言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阐述、论证,使学生接受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的教育方式。新形势下进一步改革说理教育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说理教育方式要以反映教学各要素的本质联系,借鉴多种教育方式,处理好知与行,教与乐,理与情,说理与身教,继承与创新,灌输与自学等关系为原则,并要把下列几个方面做为改革的落脚点和切入点: 一、求真。即以弘扬和传播真理为己任,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耀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它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主观主义附加与曲  相似文献   

17.
润物细无声     
春天的濛濛细雨,随风飘动,润物无声,滋润着复苏的大地,既不打坏禾苗,又不冲毁堤坝。这使我想起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实,好的教育方法就应该象春雨润物那样,潜移默化地去陶冶学生的性情。就是在各科教学中,也应该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于相斌 《家教世界》2013,(6):287-288
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又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才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从而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因此学校的党组织要把加强培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当作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一堂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又表现在学习兴趣上。教师的情感好…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虽然很多,但总不外乎“言传”和“身教”两大方面。基于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体育教师的“身教”比起其他学科的教师就显得更为重要。体育教师集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与体魄的光荣职责于一身。除对学生摆事实、讲知识“晓之以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身教“动之以情”。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热爱体育教学事业和真正地热爱学生。因为动情需靠有情人,通情始能达理,情理交融方能获得较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