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科学传播领域的三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公众科技传播会议(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PCST),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简称SCC)和科学传播学会议(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简称SSC),吸引了世界各国对科学传播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展开多元探讨,共同谋划科学传播的未来。本文试图就这三大会议的主旨与议题进行分析,探寻国际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点的发展及其趋势,并提出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发展可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学走向传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今天我们所说的“传播”和“传播学”是对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的翻译,然而中文的“传播”一词往往与“传输、传递(transmit)、扩散、散布、广播(dissemination,spread,broadcast)”相联系,表征的是某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单向“流动”,并没有双向流动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科学松鼠会网站为个案,应用传播学“传—受—反馈”模式、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国内的科学传播现状及其效果,对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话语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其特有的话语方式,探讨其中利弊,为科学传播如何有效的使用话语方式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里,我们请了几位学者谈关于“科学传播”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科学巨大的影响力,“科学传播”本身也开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今天许多中国的大学里设置了这一专业,北京大学的吴国盛先生认为他们开设“科学传播”与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这同时也就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基本社会属性,即当代科学正在成为“人民科学”,为民所有、为民所享、为民所治的科学。而要实现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传播。因此科学传播对科学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传播中心刘华杰教授2011年6月在四川绵阳科学城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上提出了“科学传播的第四主体”的概念,引发了我们对科学传播活动的目的、效果、价值等方面的思考。为此我们特刊发刘华杰教授的“论科学传播系统的‘第四主体’”一文,并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讨论,以期达到求同存异、百家争鸣之效。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科学》杂志在几代中国科学家心血的灌溉培育下,创刊80年来,经历两次停刊而又两次复刊,坚持为传播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科学》于1915—1951年曾为促进新文化运动,普及科技知识,扶持青年成才,引进先进技术,振兴实业,作出了贡献。1985年至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发展作全视野的综合介绍,帮助读者提高现代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科技兴国”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和教育界的关心和爱护。江泽民总书记为她题写了办刊宗旨:“传播科学,提高国力。”  相似文献   

7.
钱雪元 《科协论坛》2004,19(12):42-42
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逐渐深入展开,公众与科学互动的趋势正在加强。通常,科学是研究人员和科普工作者向社会的传播,但现在从社会向研究人员的传播要求日益增长。它反映了“公众”需要“理解科学”的逆向趋势——“科学”需要“理解”公众。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对中国植物园科学传播模式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从传播学出发,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科学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及效果评估,分析中国植物园科学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描述现有的“单向、直线、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最终建构理想的“双向、互动、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会》2001,(12):22-23
科学传播系统与科学素养 现代科普称"科学传播"(SC)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PUS)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不一样.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另一个隐含的预设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优先发展什么都无所谓."而"公众理解科学"则除了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阶传播"外,也强调科学技术的"二阶传播".所谓一阶和二阶,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概念,一阶传播与对象性的科技本身的事实、知识内容有关;二阶传播与科技之过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刘华杰教授认为科学传播先后经历的三种模式(模型)体现了三个层面的利益诉求,即国家、科学共同体等组织、公众。在《论科学传播系统的“第四主体”》一文中,刘教授认为应该有超越于这三个层面的第四层面(或者“第四主体”),“第四主体”的诉求是所谓“文明精英”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民主模型”强调公众通过参与科技决策,同科学家、政府进行平等对话,从而实现科学传播。在交流即参与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民主模型”提供的只是科学传播活动的理论构想。这就需要论述“民主模型”的实践前提、目标及方案,由此展开对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理论研究,揭示“民主模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忽略了媒体的作用。媒体并非只是科学传播的一个中介,媒介技术的改进、媒体自身独立性的增强使科学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体力量的牵制,并影响到科学传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主要依托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术背景,侧重于考察和反思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在科学传播研究经历了30年发展后,原来忽略这一领域的传播学研究者,正在以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基础,推动科学传播的科学化。这些学者考察了人类接受科学信息的心理机制、科学政治化对人们掌握科学的影响、价值和信任在公众接受科学知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测度、以及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传播解决方案。科学传播的科学对于走向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科学传播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传播模型经历了由缺失模型到公众参与模型的演化,但体现的科学传播本质还是传播者向公众传递科学信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嵌入,智能媒体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沟通体系。本文分析了智能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特征,即互动性、动态性、精准性、自学习性,以及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和传播时空的多重性,设计了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媒体科学传播模型。对企业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获取科普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基于205份有效问卷分析了企业家使用新媒体获取科普知识的特点。最后,在理论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媒体环境下面向企业家进行科学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协论坛》2006,21(7):9-9
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的“2006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11日-12日在痃科技活动中心举报,论坛主题为“公众科学素质的建设与科学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许多权威学者都崇尚“有系统的实证性研究”,认为“只有能够实验的理论,才有资格称为科学”。在心理学这个特殊的研究领域也是一样,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等了二、三十年才跻进了美国教科书内,但还是没有洗刷掉‘不科学’的罪名。[1]可以说,精神分  相似文献   

17.
很多科技发达国家都将科学传播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公众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欧盟框架计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增进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结合: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板块和在非科学传播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本研究通过对欧盟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重大科研项目中开展科学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科学博物馆学正在经历一个深刻变化和反省的时期。环顾整个博物馆领域,从摇摆在教育公众和娱悦公众这两种企图之间的‘巨型炸弹’展览,到时间较短、互不相关的陈列,现在的方法正反映出对展览和传播技术、以及不同类型公众的一种新的兴趣。然而,至关重要的则是,找出主要问题,看到博物馆作为传播科学文化和科学方法之手段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理念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以社交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介背景下,学者们研究了影响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传播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科学传播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而有助于未来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欧洲大部分国家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努力和关注度正在上升,面向青少年人群的科学传播尤为如此;政府发起的旨在加强科学家与公众交流的活动很多,非政府参与者发起的活动数量也在增加;大学、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专业机构和私人组织在科技传播中发挥主要作用;传播形式不断更新,新参与科技传播的人员也在增多。对欧洲部分国家公众科技传播活动的基本趋势、特点和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