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闻贵在“新”字,不新就不是新闻。于是,不少通讯员的眼睛老是四处寻找所谓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对于那些旧题材则视而不见。但新题材并不是天天都有,特别是基层,范围小,新题材更难有,怎么办?笔者近几年来在实践中体会到,旧题材也可出新意,还是一大“新闻泉”。怎样使旧新闻出新呢?今年5月,市委宣传部组织我们十多位通讯员到一个乡采访,乡党委书记介绍说,他们新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希望我们能写一写。对于这一题材,有的人不愿去写,因为这已不是新题材,如果写,也只是写成一句话新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去采访,采访中…  相似文献   

2.
社区新闻因贴近市民生活而受到读者喜爱。但素材相对单一,题材难以突破,是社区新闻的一个"瓶颈"。将普通的社区新闻写出新意,写得鲜活,是目前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郑州晚报》的系列报道《望女成凤》,为新闻工作者在如何挖掘新闻、整理新闻、追踪新闻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平时大家评稿,曾经议论过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的新闻报道题材从哪里来?除了来自党的方针政策,来自实际工作以外,还应该多一点来自人民生活、社会面貌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大为人注意,但仔细观察一下,确实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很有意义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写作要打破老一套的公式化,总得向散文的写作借鉴一点什么,把新闻写得更散文式一点,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我们宁可向散文靠近,也不要不知不觉地去向文件简报、总结报告之类的模式靠近。我们的国内报道在写作上要改进,可不可以提倡向我们自己的对外报道学习学习?同样一个题材,对外报道的文体往往就写得比国内报道的文体更有可读性、更吸引人。我们的新闻报道,除了发挥其宣传指导的功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外,可不可以再要求它也能产生一点美学欣赏价值?新闻也是一种创作,理应和其他创作  相似文献   

4.
记者的首要工作是选择新闻题材,捕捉新闻题材,而选择、捕捉新闻题材实质上是记者对进入自己认识范围内的生活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是衡量新闻题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确定与捕捉新闻题材的过程也就是记者用新闻价值规律去筛选生活事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换着思维写新闻──从钱书远捐林报道看重大新闻题材的多向开拓重庆黔江日报社姚元和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都希望遭遇重大新闻题材。然而在具体处理时,一些人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使“新闻富矿”因提炼不够而浪费掉了。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我写了一组有关...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基层的通讯员,缺乏新闻线索、重大题材,采写实在太难,我也有同感。与一位资深编辑谈及此事,他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新闻多的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就有不少新闻题材,关键在于自已是否用心去观察、思考,并把它变成文字。”于是我便当起了有心人,今年以来还真的写了不少新闻与新闻评论,并有不少见了报,且反映良好。诸如有人砍树开荒,我便写了《树重要还是人重要》;早锻炼路过菜场,见两个菜贩为争摊位而大吵大闹,我便写了《让他三尺有何妨?》;看到有人践踏草坪与绿化带,我便写了《珍惜我们的家园》;针对“沙风暴”猖獗,我便写了《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灾难》;针对不断发生的火灾、爆炸与交通事故,我便写了  相似文献   

7.
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需要从报道题材、报道形式、写作方法、语言与文风等多方面着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报道题材的选择与确定。报道题材亦被称为新闻题材,指新闻报道所表现的对象或采写的内容。确定报道题材,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提与开端。经济新闻所具有的政策性、业务性、保密性强的特点,对于其报道题材的选择多少会带来一些影响,加之过去我们理解上的片面性,把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8.
这里说"靓新闻"指观点正确、尺度把握恰到好处、题材出众、写作新颖,让读者看一眼就能留下痕迹,很久以后还能娓娓道来的新闻。这些新闻或因题材难得、典型;或因标题制作"鹤立鸡群"而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9.
刊林漫步     
怎样才能将新闻写得有深度 写出深度,就要善于根据事物的特点来开掘新闻的思想意义,努力反映能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东西。新闻写得是否深刻,同选择题材、提炼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说来,题材和主题重大,内容丰富厚实,新闻便容易写得有深度;反之,题材和主题平淡,内容单薄,新闻也往往写得浅显。然而,有的看  相似文献   

10.
把握好价值取向。在有阶级的政党时期,就是要实现新闻和宣传的双重价值。这个问题,通过全国好新闻评选,我作了点研究。为什么有的新闻能够入选,有的新闻不能入选,有的新闻入选的档次很高,有的新闻档次上不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能否实现双重价值,实现双重价值的程度如何。在文艺上,我们反对题材决定论,就是说根据题材的好坏来决定作品的好坏,否定了艺术构思和创造。那么在新闻上,我要提倡题材决定论。因为,新闻跟文艺不一样,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没有有价值的事实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发现题材这是很重要的一关,写好这个题材是第二关。发现题材就是发现这个新闻事实是否具有价值,写好这个  相似文献   

11.
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了。参评作品近500篇(件),入选的只有150余篇(件),其中反映出的问题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启示之一,就是题材在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必须肯定。因为题材决定价值,有什么样的题材就有什么样的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抓不到好的题材就会全盘皆空,把题材、价值、效果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是写好新闻的关键。新闻价值的高低,社会效果的好坏,主要决定  相似文献   

12.
常听一些报道员反映:训练报道难写。然而第14期新闻函授一开学,就收到不少新学员写的军事训练新闻。这些稿件虽谈不上多么优秀,却大都一事一报,叙事完整,有的还不乏新意。由此证明,采写稿件也要解放思想,不要因为某种题材的稿件难写而不敢碰它,而要时时提醒自己:试一把!  相似文献   

13.
写新闻,特别是写春种秋收这类日常的、一般性题材的农事新闻,能不能写得生动一些,引人一些?读了第七期《新闻业务》上欧阳山同志关于新闻报道问题的谈话,很受启发。他说:“文章的具体和生动总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具体,它就可能生动。”这话很有道理。最近,看到人民日报9月10日一版上新华社记者郭万里写的消息:《洪湖水上秋色好,社员采菱挖藕忙》之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这条消息,写的是湖北洪湖地区社员下湖采菱挖藕的事情,题材是农事活动新闻中常见的。就因为作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的电视新闻改革,已使新闻题材的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报道开始像新闻了,报道的内容正逐渐接近观众的兴趣。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富有感染力的好新闻仍然不多。我想这与记者的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就同一件事,报纸记者写的可能更有深度,视角更独特,而电视报道却往往显得苍白、浅显。  相似文献   

15.
有的通讯员经常抱怨自己抓不到重大题材,写不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新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通讯员大都工作、生活在基层,地处一隅,抓重大题材的机会毕竟很少,不可能像记者那样“满天飞”。但是身在基层也有优势,完全可以写一些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只要做有心人,采写小题材,同样可以写出重量级的好新闻。近些年来,在地方以至全国获奖新闻中,有些以小见大的作品就出自基层通讯员之手。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十位司令员到一个先进连队参观,连队领导本想好好招待一番,不料首长们只让做顿炸酱面,并交了饭钱。有一个通讯员感到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好题材,便写了一篇《一顿炸酱面招待  相似文献   

16.
全国好新闻评选已进行了九届。从这次评选活动来看,不论是获奖作品或落选作品,都有个强化好新闻意识的问题。那么,如阿才能采写出好新闻作品呢?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有三条: 一要抓题材。抓不到重大题材,就写不出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好新闻作品。有人曾经反对这种看法,说这是“题材决定论。”对文学创作来说,也许“题材决定论”是错的;但对新闻来说,则必须坚持这一条,因为新闻是客观事实新近变动的反映,没有重大题材,则写不出有份量的报道。这一条虽已被大  相似文献   

17.
正改进来自于市县的新闻报道,是新华日报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抓手。去年,笔者参与采写的地方报道,有10多篇在新华日报各版头条刊出,这其中,有些是未曾关注的新题材,有些则是写过的老题材,但都能写出新意写出新闻,核心就是一条:要勤接地气,更要架高天线。不深入基层勤接地气,就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写不出鲜活可感的新闻;而天线架不高,不能站在更高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新闻写得是否深刻,同所选择的题材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题材重大的新闻容易写出深度来.然而,作为军区报社记者,特别是基层新闻干事、报道员,我们所接触到的新闻,往往是一些凡人凡事.  相似文献   

19.
经常听到县市报的新闻摄影同行抱怨:新闻摄影,不好拍!尤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一天到晚就那么点事,实在没什么可拍的,即使拍了,画面也总是机器加人,或者是表彰、会议场景等。 其实,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广阔,可以说无所不在。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新闻摄影题材的丰富多样,关键是我们必须沉入生活的基层去观察发现生动的瞬间,创新运用各种摄影技法,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向生活的深度、广度寻觅、挖掘。 采用变焦镜头,加大光圈,虚化背景,烘托主体  相似文献   

20.
改进来自于市县的新闻报道,是新华日报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抓手。去年,笔者参与采写的地方报道,有10多篇在新华日报各版头条刊出.这其中,有些是未曾关注的新题材,有些则是写过的老题材,但都能写出新意写出新闻。核心就是一条:要勤接地气,更要架高天线。不深入基层勤接地气,就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写不出鲜活可感的新闻;而天线架不高,不能站在更高的政策背景下,更前沿的知识体系及价值观念的坐标系之中,就无法精确探明新闻点、放大新闻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