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作为庆祝中国和德国建交40周年“中德文化年”重要活动之一的《穿越·曾成钢雕塑展》于2012年10月14日在德国北部著名的基尔运河之滨、汉堡地区伦茨堡卡尔舒特艺术中心开幕。中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分别致电、致函,预祝展览成功。  相似文献   

2.
雕塑     
《上海文化年鉴》2005,(1):290-296
概况;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2004—2020年)编制完成;上海参加第3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览;“镜头中的上海城雕”摄影作品竞赛;上海住宅小区城雕优秀作品评选活动;日本雕塑家伊藤隆道在沪办个展;法国雕塑家阿曼的《飞跃的马》落户上海;浦东新区举办城市雕塑国际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意大利两个古典雕塑展来沪展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走进拉纳     
初入盛夏,《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在比利时开幕。该展由中国《雕塑》杂志社、北京精卫文化艺术中心、比利时王国里贺塔特市拉纳雕塑艺术中心联合举办,在147位参展者中有62位系中国艺术家,共展出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雕塑360件。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比文化官员和地方官员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共同给雕塑展以高度评价。率16位艺术家参展的中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在其讲话中,热忱邀请比利时艺术家到中国,进行雕塑艺术交流,促进中比两国雕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之所以选择比利时,与欧洲文明古老丰…  相似文献   

4.
范文作品     
参加展览及学术活动: 2007年一《与郎共舞》参加首届全国职业艺术家联展2006年一《鹰击长空》入选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优秀作品奖2004年一((祭》入选中国一比利时雕塑展览2003年一《盼》入选2003长春国际雕塑大会邀请展2002年一《孕》参加第十七届韩国世界杯足球赛雕塑邀请展2002年一《和平》入选2002年河北国际雕塑邀请展.获优秀作品奖2002年一参加中国西部雕塑巡回展2001年一((更快更高更强》获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银奖2001年一《追》入选“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2001年一成都春季学术邀请展2001年一四川雕塑状态展2000年一《友谊》…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7-97
以“粉墨登场”为题的中国戏剧水墨画名家名作展荟萃南北,其首展选择上海,是对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中国戏画”开山者关良先生的最好纪念,也将引起人们对中国水墨戏画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8,(7):92-96
中国举办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活动;艺术大师普杰援助四川灾区;天意莨园《渗透》艺术展在深圳;方世聪艺术人生文献展于沪举办;第一届月亮河雕塑艺术节举办;  相似文献   

7.
由意大利加鲁佐视觉艺术协会、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主办、北京中展丹青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城明会展经营有限公司承办的“物质的微妙能量——意大利当代雕塑回顾展”于1月16日~2月23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出。展览汇集了31位艺术家50余件(组)雕塑作品。此次展览以“物质的微妙能量”为创意主题,展出作品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初,时间跨度长达40年,反映了意大利当代雕塑走向“轻灵”的历史趋势。通过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雕塑家们在“轻盈”的艺术理念下,  相似文献   

8.
去年金秋10月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洋溢着一派浓厚喜庆的中国气氛,在以表演艺术为主的规模空前的“中国化节”上,推出了8项视觉艺术展示。包括来自西安的秦兵马俑原件3尊,由范迪安教授策展的雕塑与装置艺术展“移植的风景”,叶锦添的灵感来自中国剪纸的布幔和拼贴装置“中国红”,由谭燕玉、王薇薇等海外华人设计师共同策划的“新中国时尚”服饰展以及蔡国强的爆破装置“龙卷风”……其中最具特殊意义的,当属由中央美术学院孙景波教授设计完成的两幅壁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34-234
于1月27日~3月27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年度展是上海油画雕塑院集中向观众展示该院艺术家们的艺术观念和学术思考的重要平台,也是社会各界对专业创作机构一年创作成就的一次重要检阅。  相似文献   

10.
春暖花开时节,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雕塑》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动力·2009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开幕,该展邀请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以色列、印度、奥地利、希腊等19个国家及中国大陆及澳门特区和和台湾省的艺术家共300件作品参展。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美国著名华裔雕塑家吴信坤的雕塑展。此展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中国华侨联合会副主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已连续几年成功举办国际雕塑展暨研讨会的中国长春雕塑展组委会,委托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文化处为其推荐一位尼日利亚雕塑家参加当年在长春举办的国际雕塑展。经过遴选,我们推荐了尼日利亚首都大区阿布贾艺术委员会的雕塑家提姆先生,组委会很快予以认可并向其发出邀请。提姆先生于当年夏秋之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雕塑家们在长春工作了3个月,他的充满民族个性和独特理念的大型雕塑《和平、团结、友谊》,永久性地伫立在长春雕塑园中。与尼日利亚大多数艺术家不同,提姆先生是一位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美术家,他在阿布贾艺术委员会任文…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7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设计中国(ChinaDesignNow)》展览,是英国第一次举办的最新当代中国设计展,将首次阐释经济发展对中国都市的建筑和艺术设计的影响。此大规模展几乎囊括中国设计艺术全领域,包括奥运重大工程建筑的设计、中产阶级消费的住宅空间,“后毛泽东时代”的设计先锋新锐佳作。而摄影家胡杨的“上海人家”系列和翁奋的“中国家庭照”系列则以真实质朴的影像,全面记录城市生活的各层面。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55-I0055
由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承担的世博会园区雕塑建设任务,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的一项重要工作,演绎了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收藏的大型雕塑作品《气冲斗牛》于9月18日落户大宁灵石公园正门口。该作品由韩国雕塑家金善球创作,作品长4米、高2米。作品使用了金善球一贯解构和穿透的手法,展现猛牛已低头抵足,即将鼎力冲向目标的场景。韩国雕塑家金善球曾获得多项重要的雕塑大奖,其雕塑作品在韩国被誉为“科技时代的英雄颂歌”。《气冲斗牛》被安放存公共空间,成为展示上海城市形象的“艺术名片”。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文化》2011,(6):58-61
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中国雕塑精品专场”于2011年5月24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经过对“西南”、“东南”、“中南”、“东北”、“京津”五个地域雕塑资源的梳理,此专场对中国雕塑的整体发展态势有了更清晰而完整的认知,参拍多为精品。田世信的《唐女》和《猎手》、隋建国的《梦之石》、朱铭的《人间系列》、范姜明道的《再生0601》、俞畅的《诱》、王伟的《十月》、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暑期,上海市档案馆与市文明办、市教委共同主办了寄语“好运中国”短语短句征集活动。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校上万名学生通过参观“上海与奥林匹克档案展”,聆听《上海在历史上的第一》系列讲座,观看相关的音像资料片和参与趣味互动活动,既增长了奥运知识,了解了奥运与中国上海的历史渊源,又被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所深深打动,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纷纷抒发对北京奥运和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9月18日,寄语“好运中国”短语短句征集活动结果揭晓,市文明办、市教委、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39-240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大师的时代情怀——陆俨少人物画展”于10月21日~11月6日在上海中国俩院美术馆举行。展览以上海中国画院藏作品《陆俨少人物散页》为主,同时汇集了陆俨少艺术院和陆亨的藏品。  相似文献   

19.
数码雕塑     
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重庆锦瑟画廊主办,欧特克(Autodesk)公司赞助支持的“数码石雕全国巡回展”(上海站)于11月5~27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及多伦路文化街举行。此次数码石雕全国巡展,历时3个月,途经北京、上海和重庆三地,是数码雕塑艺术在国内的首度亮相。参展的数十件数码雕塑作品由来自美国的著名现代雕塑艺术家布鲁斯·比斯利、肯尼斯·斯内尔森、乔恩·伊舍伍德和罗伯特·麦克尔史密斯,运用最新数码设计技术,并在中国本土高水平雕刻师们的支持和配合下,历经数月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74-275
5月18日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周年纪念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黄浦区文化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承办,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协办的“水磨传馨——海上昆曲文化展”在上海三山会馆开幕。该展是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昆曲文物文献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