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库切的小说《夏日》创造性地运用了多角度叙述的方法,形成了多重声音的交响。在多重声音中,女性由沉默的他者变为话语的主体,男性话语沦为陪衬,真相趋向多元化。更重要的是,故事的主角已故作家“库切”以及南非社会,在多重声音的辉映下得以立体呈现,并无绝对的价值判断,体现出库切一贯的关于自传写作的观点:自传也是一种故事叙述。  相似文献   

2.
库切的《夏日》是一本虚构式自传,这篇小说整体上就是被采访女性们的回忆式叙述,以主人公约翰为叙述背景,而他的情人和朋友们则成为叙事话语的主体。这种反传统性与小说叙述结构模式的创新性相一致,更与库切作为一个反叛性的怀疑论知识分子的身份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作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欧洲早期殖民思想的作品。库切的小说《福》与该作品有很强的互文性,通过女性叙述者苏珊的抗争和星期五的沉默的描写,库切颠覆了这部经典之作,体现了库切在后殖民语境下对权力和压迫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代表作。本文旨在探索该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的殖民者身份。克鲁索作为殖民者的身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我身份的不断改变和他与黑奴星期五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
《福》运用“经典的反话语”策略,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后殖民重写,颠覆了欧洲经典文本背后的文化霸权意识。通过叙述视角的重大转换,《福》颠覆了《鲁滨逊漂流记》整个叙述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通过对被忽视的星期五的沉默的关注和读解,《福》肯定了他者的主体性存在,释放了被压抑的力量,为殖民地人言说自己打开了话语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朱幸纯 《培训与研究》2010,27(3):16-18,33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7.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8.
库切在小说《福》中以苏珊·巴顿作为小说的第一叙述者,创造了一个女性叙述者形象,对西方经典《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荒岛英雄故事进行了创造性还原。苏珊·巴顿不仅因其女性叙述主体的身份而给男性文本《鲁滨逊漂流记》平添了女性视野和女性话语,而且不同于传统女性,是一个具有女性主义自觉意识的独特形象。苏珊·巴顿面对命运作出自由选择,身处荒岛困境不断质疑传统观念,最后从渴望言说到自觉发声,实现了对男权秩序与绝对价值观的跃起反叛。因此,苏珊·巴顿是一个具有超越性的女性形象和自觉的女性话语者。  相似文献   

9.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自我剖白之作,写作传记时,他在文坛已小试牛刀,写下《萧潇》、《三三》等文章,但尚未创作艺术水平更高的《边城》《湘西散记》,有学者指出《从文自传》衔接沈从文后来的创作,自传叙述的表层下隐含作者的"自我认知",[1]但他并未详细叙述自传中沈从文的自我认知是什么,他如何实现了这样的自我认知。而本文正是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杀戮书写贯穿沈从文青少年时期,尤其能展现叙事自我与经验自我形象,展现"当下"沈从文对"当时"沈从文认知的变化。本文将通过离析《从文自传》杀戮场景中的叙事自我和经验自我叙述,观察沈从文的自我认知:冷静对待自己曾不自知的愚昧,同时宣扬与愚昧混杂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0.
《等待野蛮人》的叙述策略是颇具有原创性和现代意味的.库切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现实,却通过隐喻的形式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揭示和阐发.在这部小说中,库切还对权威发起了挑战,通过对叙述的确定性、叙述者和语言等的解构达到一种对历史、现实和叙述本身的颠覆.可以说,在这个文本中,库切兼顾了文学的伦理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