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一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王枫 《考试周刊》2008,(8):144-145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虽然其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但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依然延续着.本文以刘震云等几位"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为例,探讨了"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章旨在将新写实小说和五四以来(1917—1949)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作一番比较,由此展开对新写实小说局限的反思。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高扬,二是浓郁的悲剧意识;而新写实小说却有着与此完全不同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丧失,二是悲剧意识的缺乏。显然,相对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新写实小说呈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双重倒退。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以追求精神维度为旨归的现实主义题材陷入困境而新潮小说也趋于疲软的情况下,以追求实利为内核的新写实小说腾空而起并蔚为大观。作为代表人物—池莉,正是在新的现实主义原则下,描摹出了市民社会的庸常生活与凡俗人生,并提炼出了新的市民精神。因此,新写实仍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与传承,是对现实主义的回归与深化,并且其精神内核与写作风格丰富了现实主义创作园地,并依然或隐或现地影响着当今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现实主义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或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或试图将现代主义艺术纳入现实主义理论模式加以阐释,出现了卢卡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费歇尔的“当代现实主义”和加洛蒂的“无边的现实主义”,从而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方方的早期作品以写实为主,但又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不同,故她与刘恒、刘震云、池莉等一起被称为"新写实"作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在对"新写实"的定位进行研究争论,争论最多的就是它与现实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的关系.新写实做到了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写实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写实精神的继承.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之间尽管存在差异,然而在严格忠实反映现实生活这个基本点上,现实主义和自然自主义没有区别.自然主义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续与发展,就是现实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方方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小说语言既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写实精神,又汲取了现代主义的种种技艺,大胆创新,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她围绕小说语言所作的种种努力都对准着一个目标客观、冷静地描写现代社会的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11.
大陆新时期现实主义学创作,从主体意识到本表现都出现多样化并构成复杂状态。从现实主义基本审美原则出发,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主义学主要有三种精神类型:理想性现实主义,批判性现实主义,个人化现实主义。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特征和本表现,可以认为现代现实主义客观世界的描述已不追求“形似”而重在透视生活本质的“神似”。这在新时期现实主义学中也有明显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荣琰 《文教资料》2009,(18):84-85
冰心是"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首席作家",其问题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广泛地深入社会提出问题.本文从冰心的问题小说入手,认为冰心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去关照社会,呈现出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的精神色彩.但也由于其人道主义的立场,减弱了冰心问题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的力度,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基本上是外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传入的结果.本文将从客观性、批判性、人道性和典型性四个方面追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思潮的外国渊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五个方面评析了“新写实”与方方小说创作的成就。肯定此派的创作方法是对政治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拨 ,又是向传统现实主义的复归。指出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往开来 ,以平民的审美视角 ,深刻的个人体验 ,全方位人性开掘和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吸纳 ,突现了时代特点 ,走出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世俗取向与精神下行--池莉创作片论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小说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通过还原生存本相,消解了过往文学中肤浅的乐观与虚假,但由于放弃了对存在的勘探和对意义、价值的追求,表现出屈服现实的世俗取向和精神萎顿.池莉小说也为我们反思百年文学现实主义的坎坷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从伤痕文学到反思、到寻根、到新潮、到新写实等一系列演进过程,体现在力图将西方人道主义、现代主义思想引进我国,而且又表现出对回归传统的依恋。特别是新写实小说的可贵尝试,使人们把目光投入到现实主义,但这是现代化基础上的新的现实主义,是对小说现代化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以创造性学术姿态和宏阔的批评视野,解读世纪之交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最新景观,重视和追求理论创新,从整体上把握新现实主义小说思潮脉动并确认其在当代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深入剖析其审美品格、理性主义、批判精神及其人情怀,在理论上对“反腐学”首次给予科学定性定位,使现实主义学理论得以深化与延展,为中国当代学史后续书写提供了可贵的参照。  相似文献   

19.
经过19世纪20年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后,30年代的俄国文学呈现出文体的丰富多样性,现实主义文学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了。这时期以普希金和果戈里为代表的小说影响较大,他们的小说区别于感伤主义的小说,具有重大的现实的、社会的意义,从而丰富了俄国文学的主题内容,建立了俄国现代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5,(7):65-68
欧美文学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上产生了后现代写作思潮,荒诞、表现主义以及垮掉一派等。世界荒谬的现实状态,人的价值观已经不能给现实社会带来指导意义,新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约翰·契弗就是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国郊区的契科夫"。他在借鉴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的同时,还在传统现实主义中拿来精髓,甚至加入了现实魔幻主义色彩。通过对约翰·契弗文学作品的解读,抛弃后现代对于价值观的解构,将情感的零介入和原汁原味还原生活为主,力图将语境即世界还给读者,从而带来真实的阅读冲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