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衢州晚报·你拍我拍》这个图片版面的编辑,笔者每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众多读者发来的图片中,选择好的、合适的图片。之所以说这个工作是在所有流程中最难的,原因很简单,图片版编辑必须在几十张完全不搭界甚至互相冲突的图片中选择,并且力求版面平衡和统一。所以,《你拍我拍》版选择图片“不求最好,但求最对”。  相似文献   

2.
在全民战"疫"期间,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这些图片被网友通过撰写图文故事等方式进行传播。许多人担心未经允许转载使用这些图片会侵犯相关权利人的著作权,那么如何使用图片才能不侵权呢?无论是利用相机拍摄还是通过电脑创作完成的任何一张图片,想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首先必须构成作品。而《著作权法》上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相似文献   

3.
“一图值万言”道出了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铁道建设报》每期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共同为一版服务的新颖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一版版面严肃中不失活泼、稳重中透着灵巧的版面特色。编辑部给我的《铁道建设报》第2089、2090、2092期,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主办的、有全国统一刊号、邮局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首先,吸引我的是该报的一版,均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构成整体框架。有两张报是由两张图片与一幅漫画以“品”字结构支撑整版,另一张报则以右上左下  相似文献   

4.
党报摄影记者与都市报摄影记者相比,前者政务活动多,自由采访时间少;后者以采访社会新闻为主,活动面大,自由度大。1993年,笔者担任《平顶山日报》摄影记者,刚创刊的《平顶山晚报》也采用我的稿件,最多时一个月发103幅新闻图片。要知道,这些照片都是在传统的暗房中一张一张洗出来的!1997年,笔者担任《平顶山日报》摄影部主任,一个月有一半时间"泡"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市委机关,承担政务新闻采访、拍资料照合影任务。作品在报纸上越来越少,找我采访的人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5.
张晴晓 《新闻窗》2005,(4):37-38
一张好新闻照片的标准是什么?中国新闻摄影界比较公认的提法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一任会长蒋齐生在1985年提出的“新、真、活、情、意”的标准。《华盛顿邮报》评判新闻图片分五个档次:即“信息含量、形象价值、情感因素、亲切感、观点性”也被国内一些媒体图片编辑认可。这两种标准有一个共同点:新闻照片应该具有情感的感染力,也就是说,要想让照片打动读者,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就必须具有“情感力量”,以情动人!1993年我在《中国青年报》学习期间,我的指导老师就是拍摄《我要读书》(大眼睛姑娘)的作者解海龙,这位著名的摄影家给我的教益颇深:“要定格最佳的一瞬间,只有用真情触动快门,自己才会先被感动,拍出来的画面才有情感力量,才能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6.
挑选好照片的原则:“你要让我吃惊” 曾:中国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摄影记者,少有图片编辑。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变,一些重视摄影报道的报纸开始高薪聘请图片编辑,还有些新兴的报刊聘请专职的图片编辑,使用摄影自由撰稿人。中国新闻摄影界目前也十分关注图片编辑的工作方式。《解放报》的图片编辑是怎样工作的?一张照片从选择到最终印刷,大致流程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杨发维 《新闻前哨》2004,(12):34-35
一张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刊登要经过许多关卡,从记者采访、图片编辑、部主任审稿到发至出版部,中间环节很多,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也就是两部分,前者为生产,后者为销售。生产的事多是在摄影部门完成,销售则依赖于出版部门。  相似文献   

8.
郑丽萍 《新闻知识》2002,(12):48-48
1979年10月,我从内地调到深圳市工人文化宫从事摄影宣传工作,担任多家报刊的摄影通讯员。20多年来,在各报社编辑记者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发表图片2000多张,有多幅作品获国家及省、市摄影奖,并出版作品集,年年被各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下面就如何提高新闻图片的见报率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观点。 一、虚心向摄影记者学习,主动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报社专职摄影记者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在纷坛繁重的事物现象中,独具慧眼,摄影通讯员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多向他们请教,深入生活,深入现场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35):10
最近,光明图片与《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会计报》、《平度日报》三家媒体签订合作协议,为商业客户及摄影师提供更宽广的图片电子商务平台。光明图片自2012年年初正式运营以来,图片数量已经突破20万组幅。来自全国各地、各领域、各行业的摄影师陆续签约光明图片,截至11月20日已达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以前,两位法国同行来访。其中一位是《巴黎竞赛》画报的记者。他介绍另一位时说:这位是欧洲著名的图片编辑。由此而触动我的联想:图片编辑也能因其自身价值而在新闻这一行当中占据重要位置吗?中国何时能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图片编辑权威呢?由此促使我将图片编辑应当如何当的种种杂想写下来,以期引起各方对这一不受重视的行业有所重视。点子:编辑的权威性所在  相似文献   

11.
写了多年农民的我,有幸碰到山区农民王生智,让我“风光”了一回。一篇800多字的人物消息《农民王生智走出山区资源开发新路》,先后被新华社、《陕西日报》、《华商报》、《羊城晚报》等13家新闻媒体采用,被评为2001年度陕西新闻奖二等奖。消息发表后,20多家企业到洛南考察,日本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一家军兵种报上刊登一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不是说这张图片拍得多么精彩,而是这张图片拍得有点滑稽:图片的主体是前排中间的一位军官,他双手拿着一张打开了的报纸,正在聚精会神的盯着面前报纸的版面,连牙齿都笑露出来了。那位军官的左右后侧众星拱月般围着一群官兵,有十几人,个个笑容可掬,眼睛都望着中间那位军官手中的报纸。围着的官兵中有1人手指着中间军官手上的报纸,还有几个人手中拿着依稀可见“大会开幕”字样的报纸。图片的文字说明是:“某部官兵以饱满热情学习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13.
新闻图片对于报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张报纸如果办得好,那么它的成功之处必然有一个是“善于运用新闻图片”。换句话说,只有善于运用新闻图片、充分发挥新闻图片作用的报纸,才是一张办得好的报纸。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期间,北京日报的《亚运专刊》所以受到好评,照片选用得好、处理得突出,是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时间过去七八年了,有些经验性的东西仍值得总结。《亚运专刊》敢于给好照片以大版面的风格为什么没有完全继承下来?本文试图探讨一下观念上的原因。此外,本人在当编辑的若干年里,在处理新闻图片上有些教训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图片质量好,有较高的保存价值。但图片一多,浏览起来就不那么方便,PHOTOSHOP也好,ACDSEE也好,如果几万张图片一起看,看一张图片,对一个说明,便觉得很吃力。如果在浏览图片时就能了解到图片的大致内容,无疑是方便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光之桥图片工作室是一家专业为各种书籍配图的工作室。工作室有专业的美术和摄影人才,拥有几十万张自有版权图片数据库,以及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公共图片资源。工作室曾配图的有《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世界上最美丽的英文》《、中国文学简史》《、中国艺术简史》《、中国科技简史》《、木头里的东方》、《应该记住的抗日人物》《、应该记住的抗日事件》《、方士的历史》《、流放的历史》等大量书籍。光之桥图片工作室  相似文献   

16.
当今,图片编辑工作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编发图片、修改照片说明,而是在图片产出之前采集线索、策划报道,在图片产出之中参与采写,并在图片产出之后包装报道编辑版面。图片编辑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提升新闻图片的生产力与影响力,挖掘新闻图片的价值与内涵。目前,《南方日报》的摄影专题采访基本上形成了这  相似文献   

17.
在2003年第六届全国报纸运用图片优秀版面评选上,全国共有67家报纸的201块头版和134块摄影专版参加了角逐,是历届参赛报纸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从整体来看,几乎所有的参评报纸头版都有一张四栏左右的大照片,而且近五分之一的报纸头版头条是图片新闻稿,不少报纸还规定头版必须要有三张以上的图片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有些通讯员常常叹息没东西可写,我想就此谈谈个人的体会。我是一名农民通讯员,1990年有100多篇新闻稿件被《农民日报》、《致富报》、《菏泽市报》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我觉得,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就会从各种场合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去年4月的一天,我在乡邮电所与人闲谈,听说我们乡王道沟行政村有位农民,从科研单位引进技术培育苹果盆景的消息。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新闻价值,便骑上自行车赶了十里多路采访了这位农民。此稿很快被《经济新闻报》采用。  相似文献   

19.
曾璜 《记者摇篮》2006,(4):46-46
在图片编辑的过程中,图片编辑要尽可能地回答以下这些问题:照片是否达到了媒介所接受的技术质量?倘若技术质量不够好,是否影响到图片的信息传播?后期的加工处理能否改善图片的视觉表现?剪裁能否增加图片的表现力?这张图片的视觉信息是否为文字所无法表达?这张照片视觉有意思吗?说明怎样写能增图片的信息量?照片在版面上不影响读者接受视觉信息的最小尺寸是多大?什么样的版式可以最好地表现图片?一张图片够吗?是否需要二张?或多张照片来补充?哪张是抓拍的照片?哪张是摆拍的照片?哪张是可信度最高的照片?这个场景允许摆拍吗?哪张照片最真实地…  相似文献   

20.
图片不仅仅是文章的陪衬。首先吸引读者的是图片,然后才是标题和文章。 以图片为主,用组照来反映事件,更直接,更易打动人。我在今年第6期的《公民与法》上,选用了一组反映禁毒体裁的照片——《黑心的爸爸,我恨你!》刊发后,大家反应强烈。吸毒女身上那累累的伤痕,吸毒女那迷惘、悔恨的眼神,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吸毒的危害。穆青同志曾经提出:“图文并茂,双翼齐飞”,点出了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