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事     
翟涛 《中国培训》2004,(6):20-20
日前,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加快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重点培养能够立足市场需要的技工和高级技工,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培养大批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公共技能实践培训基地建设,为社会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服务。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企…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定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已逐步形成共识,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的教学环节。要提高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级技工学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时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是河南南交通运输厅直属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河南交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的任务。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实践教育为民生服务、教育为学生服务,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一、教育为民生服务近年来,河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在教育为民生服务方面不断采取新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4.
探索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预备技师的措施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预备技师是一个新的课题,文章分析了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预备技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论述了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预备技师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预备技师是一个新的课题.文章分析了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预备技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论述了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预备技师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级技工教育因为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因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各高级技工学校都在摸索中自行设置,有的直接套用高等教育模式,以知识学习为核心,有的仍然沿用技校的课程模式,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还使用技工版本的教材,脱离了高级技工目标培养的特点。所以,总结、探索和研究高级技工教育的课程模式,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对于提高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高级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课程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为我国职业技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级技工教育,它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高级技工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教育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6年以来,高级技工教育实现了高速发展,到目前为止,除省城有较为集中的高级技工教育外,各地市级也均有1至2所高级技工学校,使各类从事高级技工教育的学校总数由1996年的30所增长到2003年的约400所,校均(年招)高级技工学生的规模人数由原来的不足30人提高到120人。高级技工教育发展有此成就,首先归功于各地政府对高级技工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这不仅为高级技工教育的创办奠定了基础,还为高级技工教育的规模扩张和内涵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多所本科院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淡化学科,强化专业,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高级技工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校及生源有其独特性,因而培养方向、课程结构、专业基础保障措施及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也要考虑差异化。本文旨在探讨高级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室内设计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体系,突出体系教学的职业性和整体性,使之更好地满足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极其短缺,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培养高级技工的基地,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我国高级技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支持,对目前我国高级技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做了基本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我国高级技工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贯彻《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加快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劳动部确定在“九五”期间,大力发展高级技工教育。劳动部、国家计委于196年11月正式批准19所技工学校改建为高级技工学校,目前全国高级技工学校总数为30所。涉及机械、电力、航空、航天、煤炭...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各种媒体关于我国高级技工非常缺乏的报道层出不穷。在南方一些城市,高级技工的工资甚至远远超过了硕士研究生。据说我们国家某些产品质量不如人意,就与高级工数量不足有关。其实需要高级技工的又何止工业领域,在我看来,教育缺少“高级技工”的现象比哪个行当都严重。当然,提倡教育行业必须有“高级技工”,并不是指要让高级技工做教师,而是指教师应该象高级技工一样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比如,教语文的能写一手好文章,教音乐的能上台唱歌,教理化的能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我始终认为:做一个优秀的“高级技工”是教师应…  相似文献   

13.
高级技工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向企业输送人才,是专门为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部指定教育机构,新的时期下,我们应该本着高级技工院校的办学宗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改革,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更好地完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级技工教育发展前景广阔,高级技工深受企业欢迎,有社会的迫切需求。但在目前发展状况中却遇到了很多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家常说,高级技工好比桥梁,任何知识创新成果没有中高级技工、技师的参与只会停留在图纸和样品阶段。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拥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技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技工比例为35%,高级技工比例仅为3.5-5%。而在西方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技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山东,高级技工短缺情况也比较严重。全省范围内企业职工队伍中,高级技工所占比例不足5%,技师以上仅占1.4%,而且现有高级技能人才相对集中在餐…  相似文献   

16.
我是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第一期金属切削专业高91级学生 ,1993年代表山东省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 ,获得了车工组第七名 ,被国家劳动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荣幸地接受了李鹏总理的接见。我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我们的高级技工教育分不开的 ,所以在此介绍一下我对高级技工教育的认识和一些心得体会。高级技工学校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我们进行培养 ,其主要特点是 :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 ,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我深感高级技校培养出的学生 ,极其适合于当前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最近 ,山东省 委、省政 府下发 了《关 于加 强高技 能人才队 伍建设的 意见》,《意 见》对 高技 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政策规定,做出规划部署。主要内容是: —要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省国民经 ——济主要 行业和各市都要办好高级技工学校,积极创办技 师学院。支持各类高等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把高技能人 才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大力开 展企业在职培训,鼓励民间机构开展高级技工培训。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 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加强培养体制和培养方式创新。积极推 ——行…  相似文献   

18.
河南纺织高级技工学校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顽强拚搏,开拓创新,建立起了以纺织类高级技工专业为龙头、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为重点、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  相似文献   

19.
本栏发表的关于加强培养高级技工的报告等三篇文章,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的“八五”委级重点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读者从这几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到我国高级技工培训的概貌和加强高级技工这一重要人才培养的极其重要性。这一课题另一重要成果是,经作者们三年来的精心努力,编著了《中国高级技工的培训》和《高级技工培训荟萃》两书,借以宣传和推广培养高级技工的成功经验。预计今年九月正式出版,这将填补我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一领域的空白。应各界读者的要求,本栏还将陆续发表该课题中有分析、有见地的一些文章和《中国高级技工的培训》重要章节。  相似文献   

20.
济宁市技术学院(原济宁市高级技工学校)系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创建于1958年10月。经过近50年的发展,学院在师资建设、教学质量、内部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取碍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能培养技师、高、中投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学院。学院先后被省、市政府授予“教学质量优秀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先进单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